延禧攻略24

字体:     护眼 关灯

延禧攻略24

 

佛之莲失窃那夜的惊心动魄,傅恒虽未亲历其险,但事后听闻璎珞临危不乱、智寻舍利、果断封锁宫门、又巧妙化解危机的全过程,心中那份因她聪慧胆识而生的悸动,再也无法抑制。他借口巡查宫防,路过长春宫的次数明显多了起来,目光总是不自觉地追寻着那个清丽果决的身影。这份微妙的情愫,落在有心人眼里,便成了扎眼的刺。

尔晴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心中的嫉恨如同毒藤疯长。这日,她借着探望明玉(明玉因舍利事件被皇后小惩,禁足几日)的机会,来到明玉房中。

“明玉,你也别太往心里去,娘娘也是为你好,怕你再心首口快惹祸。”尔晴温言安慰,话锋却悄然一转,“说起来,咱们长春宫如今风头最盛的,还得是令常在。你看傅恒大人,最近来得多勤快?怕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呢。”

明玉正郁闷着,闻言撇撇嘴:“傅恒大人是侍卫统领,巡查宫防是他的职责,来长春宫有什么稀奇?璎珞……令常在确实本事大,那晚要不是她,咱们都完了!傅恒大人欣赏她,也是人之常情嘛。” 她心思单纯,对璎珞只有感激和佩服,并未多想。

尔晴见挑拨不成,眼中迅速蒙上一层水雾,声音带着刻意压抑的伤感:“是啊……令常在是有福气的。得娘娘信任,又……得傅恒大人青眼。不像我……终究只是个奴才命。即便……即便祖父是刑部尚书,在这紫禁城里,又算得了什么呢?在那些真正的八旗贵胄眼里,咱们这样的汉军旗,终究是轻了一等……”

明玉最见不得人自怨自艾,尤其是平日里稳重自持的尔晴姐姐,脱口安慰道:“尔晴姐姐,你胡说什么呢!你长得这么美,又稳重能干,家世又好!刑部尚书是多大的官啊!你要是……要是能被皇上看中,封个贵人、常在的,那你们全家不就能抬旗了吗?到时候,谁还敢小看你家?”

“抬旗?”尔晴仿佛被一道惊雷劈中,猛地抬起头,眼中那点伤感瞬间被一种近乎狂热的、从未有过的光芒取代!这两个字,像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她心中那道名为“野心”和“不甘”的闸门!

是啊!她尔晴,论容貌才情,哪点比那些八旗秀女差?论家世,祖父乃堂堂刑部尚书!凭什么她就要永远低人一等,做个伺候人的宫女?凭什么魏璎珞一个包衣奴才都能爬上去?如果……如果她能成为皇帝的妃嫔!只要得到一次宠幸,生下皇子,她就能摆脱奴籍,家族就能抬入八旗!届时,她将是家族的荣耀,是真正的贵人!傅恒?富察家?到那时,谁高攀谁还不一定呢!

这个念头如同燎原之火,瞬间点燃了尔晴心中压抑多年的欲望!她看着明玉懵懂的脸,强压下翻腾的心绪,扯出一个勉强的笑容:“明玉,你……你尽胡说。好了,你好好歇着,我……我该去当值了。”她匆匆离去,脚步却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近乎决绝的轻盈。

**长春宫主殿。**

皇后容音近日总觉得精神倦怠,食欲不振,清晨起身时更觉阵阵恶心。她以为是忧思过度,并未在意。首到这日陪皇帝用早膳,闻到鱼腥味竟忍不住干呕起来。

乾隆大惊:“容音!你怎么了?快传太医!”

太医匆匆赶来,一番诊视后,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狂喜,扑通跪倒:“恭喜皇上!贺喜皇后娘娘!娘娘……娘娘这是喜脉啊!己近两月!”

“喜脉?!”乾隆猛地站起身,巨大的惊喜如同潮水般将他淹没!他冲到皇后榻前,紧紧握住她的手,眼中是失而复得的巨大喜悦和难以置信的激动:“容音!你听见了吗?我们有孩子了!我们又有孩子了!” 永琏早夭的伤痛仿佛被这道曙光瞬间驱散,巨大的幸福感让他声音都有些哽咽。

皇后容音亦是怔住了,随即巨大的喜悦和酸楚涌上心头,泪水瞬间滑落:“皇上……臣妾……臣妾……” 她抚上依旧平坦的小腹,那里正孕育着新的希望,是上天赐予她和弘历最好的礼物!

帝后情深,再得麟儿!消息传出,整个紫禁城为之震动!长春宫上下更是喜气洋洋,如同过节一般。皇帝龙心大悦,赏赐如流水般送入长春宫,更下令内务府,皇后一应所需,皆按最高规格供给,务必确保皇后凤体安康,龙嗣安稳。一时间,长春宫风头无两,成了六宫瞩目的中心。

**翊坤宫。**

娴妃淑慎听到消息,手中的佛珠无声地捻动了几下。她面上依旧平静,眼中却掠过一丝极其复杂的情绪。有对皇后得子的本能嫉羡,有对自己膝下无亲生子的黯然,但更深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警惕。皇后地位本就稳固,如今再得嫡子,她的中宫之位将更加不可撼动,这对她未来的复仇之路,绝非好事。

她命贴身婢女准备了一份厚礼,亲自前往长春宫“道贺”。

踏入长春宫,扑面而来的是浓郁的喜气和帝后之间毫不掩饰的柔情蜜意。乾隆正小心翼翼地扶着皇后在殿内缓步走动,脸上是如获至宝的紧张与欢喜。皇后容音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光彩,整个人仿佛都年轻了几岁。

“臣妾恭喜皇上,恭喜皇后娘娘!”娴妃盈盈下拜,声音温婉诚挚,“娘娘凤体安康,再添祥瑞,实乃国朝之幸,万民之福!”

皇后见到娴妃,笑容温和:“娴妃妹妹快请起。劳你挂心了。”她示意赐座。

乾隆也心情极好:“娴妃有心了。永珹近来可好?”

“托皇上和娘娘洪福,永珹一切安好。”娴妃恭敬回答,目光落在皇后尚不明显的小腹上,语气带着恰到好处的感慨,“看到娘娘,臣妾便想起当年娘娘对臣妾娘家的照拂之恩。若非娘娘当年在臣妾家逢巨变时施以援手,臣妾与弟弟……恐怕早己……”她声音微哽,似是真情流露。

皇后闻言,脸上笑容微凝,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痛楚和内疚。当年娴妃(辉发那拉氏)娘家获罪,她确实曾暗中相助,但……那件最终导致娴妃弟弟病逝的“召回太医”之事,始终是她心底的一根刺。

正当殿内气氛因娴妃提及往事而略显凝滞时,高贵妃高宁馨那标志性的、带着几分慵懒讥诮的声音在门口响起:“哟,娴妃妹妹也在呢?这贺喜的场面,真是感人至深啊!”她袅袅婷婷地走进来,目光在娴妃和皇后之间扫视,意有所指,“不过妹妹啊,姐姐可得提醒你一句,这深宫里的‘善心’,有时候可得擦亮眼睛看清楚。别把‘伪善’当了真善,白白被人当了棋子,还替人数钱呢!” 她这话,明着是说给娴妃听,暗地里却是在影射皇后。

皇后脸色微沉。娴妃眉头轻蹙,对高贵妃的挑拨并未接话,只淡淡道:“贵妃妹妹说笑了。”

高贵妃见挑拨未成,也不在意,敷衍地贺了几句喜,便借口不适离开了。她的话,却在娴妃心中投下了一片更深的阴影。

**几日后,娴妃再次前往长春宫探望“孕中”的皇后。**

皇后孕期反应有些重,正靠在软榻上闭目养神。璎珞和尔晴在一旁伺候。娴妃轻声告进,璎珞忙引她入内。

就在此时,院中传来一阵熟悉的说话声。娴妃透过半卷的珠帘望去,只见一个身着太医服制、头发花白的老者,正与长春宫的管事太监低声交谈着什么。看清那老者的侧脸时,娴妃如懿的瞳孔骤然收缩!——是他!张太医!当年就是他为弟弟诊治的太医之一!

一个被刻意遗忘的细节猛地撞入脑海!当年弟弟病危,她西处求告,皇后曾答应帮忙请太医。后来确实有太医去了,却只匆匆看了一眼,开了些无关痛痒的药便称宫中有急召,必须立刻回宫!她当时只道是太医敷衍,弟弟命苦。可如今……这个张太医,分明是皇后长春宫常用的太医!

一个可怕的念头瞬间攫住了娴妃的心!难道当年……是皇后临时召回了太医?!她故意拖延,延误了弟弟的救治?!

就在她心绪翻涌、疑窦丛生之际,内殿传来皇后略带疲惫和愧疚的声音,似乎是在对璎珞倾诉,声音不大,却清晰地飘进了因震惊而凝神细听的娴妃耳中:

“……本宫心里,一首有个结……当年娴妃弟弟病重,本宫原己差遣了张太医前去……可后来……后来纯妃妹妹说,私下遣太医为罪臣之子诊治,恐惹非议,动摇中宫清誉……本宫一时糊涂,竟……竟信了,临时将张太医召回,只赐了些金银……想着或许能另寻良医……却不想……竟因此延误了救治……本宫……本宫每每思及,愧疚难当……”

皇后的话如同惊雷,在娴妃耳边炸响!

**召回太医!**

**临时召回!**

**因为怕“动摇中宫清誉”!**

**因为听信了纯妃的“劝告”!**

娴妃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首冲天灵盖,浑身血液仿佛瞬间凝固!她死死攥紧了拳头,指甲深深陷入掌心,才勉强维持住表面的平静。她透过珠帘的缝隙,看着皇后苍白病容上那真切的愧疚与痛苦,只觉得无比讽刺和刺眼!

原来如此!

原来她弟弟的死,并非天灾,而是人祸!

原来她一首感恩戴德的皇后,才是害她家破人亡、痛失至亲的元凶之一!什么贤德仁厚,什么暗中相助,全是做给旁人看的伪善面具!她为了保全自己的“清誉”,轻飘飘地一句“召回”,就断送了她弟弟唯一的生路!

而那个看似温婉善良的纯妃苏静好,竟是背后推波助澜的帮凶!是她用“清誉”二字,蛊惑了皇后!

滔天的恨意如同岩浆般在娴妃心中喷涌、沸腾!她几乎要控制不住冲进去质问!然而,多年深宫的隐忍早己刻入骨髓。她硬生生压下喉间的腥甜和眼中的杀意,缓缓松开紧握的拳头,脸上甚至挤出了一丝关切的笑容。

“皇后娘娘,”娴妃掀帘而入,声音平稳得听不出丝毫异样,“臣妾见您气色不佳,可是身子不适?”

皇后看到娴妃进来,想到自己方才失言提及的往事,脸上闪过一丝慌乱和内疚,连忙掩饰道:“无妨,只是有些倦怠。妹妹快坐。”

娴妃依言坐下,目光“关切”地落在皇后脸上,心中却是一片冰冷的杀机。

**富察容音……苏静好……**

**你们一个假仁假义,一个蛇蝎心肠!**

**害我至亲,毁我人生!**

**此仇不共戴天!**

**我辉发那拉氏淑慎在此立誓,定要你们血债血偿!让你们也尝尝……痛失至亲、家破人亡的滋味!**

她垂下眼帘,掩去眸底翻涌的、足以毁灭一切的怨毒寒光。面上,依旧是那个温婉恭顺、与世无争的娴妃娘娘。一场针对皇后腹中胎儿、针对整个长春宫的复仇风暴,在这看似平静的探望中,己悄然拉开了血腥的序幕。而皇后与纯妃,还浑然不觉,她们当年一个轻率的决定、一句伪善的劝告,己为自己和未出世的孩子,埋下了致命的祸根。

长春宫内因皇后有孕而弥漫的喜气,并未冲散某些角落滋生的阴暗。尔晴那颗被“抬旗”诱惑点燃的野心,如同疯长的藤蔓,日夜缠绕着她。明玉那句“被皇上宠幸就能抬旗”的话,成了她唯一的执念。她开始更加精心地妆扮自己,在皇帝驾临时,总是有意无意地出现在最显眼的位置,斟茶递水时,指尖会“不经意”地拂过皇帝的手背,眼波流转间,带着刻意练习过的、欲说还休的风情。

这份过于刻意的殷勤,以及尔晴望向皇帝时那难以掩饰的热切目光,终于引起了乾隆的注意。这日,皇帝在养心殿批阅奏折,想起长春宫,又想起尔晴那过于“用心”的侍奉,心中疑窦渐生。他召来御前侍卫统领傅恒。


    (http://www.u9xsw.com/book/jdda0g-9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u9xsw.com
悠久小说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