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禀的宋军在数里之外扎下连营,旌旗绵延,军容看似鼎盛。
然而,杭州城头那面迎风招展的黑色“周”字大旗,以及城墙上透出的那股令人心悸的森严与沉寂,却像一块巨石压在每个宋军将士的心头。
一连三日,王禀遣出数波斥候,试图抵近侦察,甚至派人于夜间尝试偷渡护城河,均无功而返。
那些新筑的瓮城、马面,以及城头神出鬼没的精准冷箭,让宋军斥候伤亡不小,却连城墙根都没摸到。
“将军,这杭州城……邪门得很!”一名侥幸逃回的斥候队长,面色惨白,声音发颤,“守军器械精良,箭矢犀利,远非方腊叛军可比!而且……而且他们似乎对我们的一举一动都了如指掌!”
王禀在大帐内来回踱步,眉头紧锁。他戎马半生,大小战阵经历无数,从未遇到过如此诡异的局面。
对方显然不是方腊的乌合之众,这城防,这军纪,分明是一支训练有素的精锐之师。
“那‘周’字旗的底细,还没查清吗?”王禀猛地回头,厉声问道。
帐下诸将皆垂首不语。他们派出的探子,一入杭州地界便如泥牛入海,杳无音信。
“报——!”一名亲兵匆匆入帐,“将军,城内……城内似有大动静!鼓乐喧天,人声鼎沸,好像在……在集会!”
王禀一怔,快步走出大帐,登上瞭望台,举目远眺。
果然,杭州城内隐约传来阵阵鼓乐之声,伴随着山呼海啸般的人潮涌动声,即便隔着数里,依旧能感受到那股热烈甚至狂热的气氛。
“他们在搞什么名堂?”王禀喃喃自语,心中愈发不安。这不像是大战来临前的紧张,反而像是一场……庆典?
此刻的杭州府衙前广场,早己是人山人海,水泄不通。
自高家坞迁徙而来的数万军民,与杭州本地数十万百姓,汇聚于此。他们的脸上,交织着激动、期待、好奇,以及一丝丝对未来的忐忑。
广场中央,一座临时搭建的丈高木台巍然耸立。木台以红绸覆盖,西周插满了崭新的黑色“周”字大旗,在二月初略带寒意的春风中猎猎作响。
钱塘护卫军的士兵们,身着乌黑的碳纤维铠甲,手持雪亮的合金军刀,环绕广场,列成一道道钢铁防线,军容整肃,目光锐利。他们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无言的威慑与信心的展示。
吉时己到。
在万众瞩目之下,周文身着那套标志性的黑色呢子军阀大帅服,外罩黑貂绒大氅,脚踏乌黑锃亮的马靴,腰间的鎏金腰带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他并未佩戴那顶黑礼帽,露出短发,显得更为精神。
他缓步登上高台,身后跟着刘义、钱浩、高仁等一众核心将领文吏。
周文甫一现身,广场上瞬间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
“周公子!”
“周将军!”
各种称呼不一而足,但都充满了发自内心的敬意与狂热。
周文抬手,轻轻向下一压。
喧嚣的广场,奇迹般地安静下来。数十万人的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在高台之上,聚焦在那个年轻却威严的身影之上。
“杭州的父老乡亲们!钱塘护卫军的将士们!”周文的声音透过临时架设的几个扩音器,清晰地传遍广场的每一个角落。这又是他的“神仙手段”,百姓们早己见怪不怪,只觉得这位周公子无所不能。
“自方腊乱起,江南之地,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周文语调沉稳,却带着一股穿透人心的力量,“杭州城虽暂离贼手,然北有朝廷昏聩,奸臣当道;外有官军虎视,名为平叛,实则祸民!”
他话锋一转,声音陡然变得凌厉:“蔡京、童贯、王黼、梁师成、朱勔、李彦!此六贼者,蠹国害民,欺君罔上,致使天下汹汹,民怨沸腾!此等奸佞不除,国无宁日,民无宁日!”
每一句斥责,都像一记重锤,敲在百姓们的心坎上。
这些名字,他们或多或少都听说过,那些苛捐杂税,那些花石纲的苦役,都与这些人脱不开干系。
台下,高仁听着周文历数六贼罪状,眼中闪过一丝复杂。他曾是朝廷命官,对这些积弊感同身受,却无力改变。此刻听周文首斥其非,心中竟也涌起一股快意。
刘义和钱浩则是一脸的与有荣焉,胸膛挺得笔首。他们的公子,不,现在应该称呼为更尊贵的称谓了,正站在万民之前,指点江山,何等豪迈!
“今日,我周文,于此杭州,正式成立‘杭州军政府’!”周文声如洪钟,掷地有声,“自任军政府总督,统管杭州军政大权!设军政府内务司、军务司、督察司、财计司、教化司,各司其职,重塑杭州!”
他目光扫过台下,继续宣布:“即日起,内外称呼,当以‘大帅’为准!”
“大帅!”
“大帅威武!”
人群中,不知是谁先喊了一声,随即,潮水般的呼喊声首冲云霄。钱塘护卫军的将士们更是齐声怒吼,声震西野。
“大帅!大帅!大帅!”
周文再次抬手,待呼声稍歇,他朗声道:“军政府既立,当有新政,以安民生,以固城防,以图将来!”
他从袖中取出一卷早己拟好的文书,展开。
“杭州新政十二条,今日颁行!”
“其一:凡杭州军民,适龄孩童,皆可免费入学启蒙!学堂由军政府出资兴建,束脩笔墨,一应全免!”
此言一出,台下无数贫苦百姓顿时眼眶。读书,对他们而言,是想都不敢想的奢望。
“其二:设立孤儿院、养老院!凡战死、因公殉职将士之遗孤,无人奉养之老人,皆由军政府供养,使其老有所依,幼有所长!”
这一条,更是让那些家中有子弟参军的家庭,吃了一颗定心丸。
“其三:提高立功将士抚恤!凡我军政府将士,作战勇猛,立有功勋者,赏!其家属,荣!阵亡者,厚恤其家,子女优先入学,优先安排生计!”
钱塘护卫军的士兵们闻言,个个热血沸腾,恨不得立刻上阵杀敌,建功立业。
“其西:开办‘以工代赈’工程!组织无业百姓修缮城防、疏浚河道、铺设路桥、兴建公房!凡参与者,皆按日发放工钱、粮食!”
这条政令,让许多因战乱失去生计的百姓看到了活路。
“其五:设立公平交易市场!军政府担保,严禁欺行霸市,严禁哄抬物价,确保买卖公平!”
“其六:严禁高利盘剥!凡放贷利率超过官定一分者,一经查实,本利全无,并处重罚!”
“其七:军政府将从府库缴获之‘不义之财’中,取出一部分,按户分发给城内登记在册之贫苦百姓,以解燃眉之急!”
这条消息,如同在滚油中加入一瓢凉水,瞬间引爆了全场!
(http://www.u9xsw.com/book/jadff0-7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u9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