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源天慶觀道士圭山董思靖者
太極眞人頌二首
?云太極眞人即元甫也歌德曰頌此讃
出三界之功頌彼行人之德以授仙公或
云此指徐來勒也眞誥云霍山中有學道
者王元甫受太極眞人青飢飯法七籖上
淸經述云西梁子乃受飢飯方者及王總
眞與安度明又鎬京杜沖並太極眞人則
古仙任此職者非一今?中獨云元甫又
不著姓氐未詳其的姑闕之
大道雖無心可以有情求
?云至寂無言感應有說因情可以至無
情因心可以會無心此蓋謂道乃萬化之
本原至於生育天地運行日月亦其自爾
初何心哉人若求之但至於無私心則即
心是道矣今所謂可以有情求者乃學者
立求道之志也夫學之之道必先致知然
後學以求至聖人之域故曰有情求也
佇駕空洞中迴盻翳滄流淨明三界外蕭蕭
玉京遊自無玄挺運誰能悟冥趣音/陬落落天
漢澄俯仰即虛柔七玄散幽夜返胎順沉浮
冥期苟潜凝陽九無虞憂
空洞即三炁乃三清之境也謂佇駕於此
回視下方皆雲翳滄流蓋言甲申之劫三
災到處皆洪波也惟有三毒俱消心境凈
明者乃逈脫三界之外蕭蕭然爲玉京之
遊矣然此苟非如大洞雄一眞法所謂自
無玄名帝圖挺命合仙及運值太平者不
得參聞此道故曰自無玄挺運誰能悟冥
趣也冥趣塲即道也落落天漢澄俯仰即
虛柔者謂旣悟此理即心融境淨故所寓
之處皆如此落落者廣大之貌天漢澄者
天上之景夫了一心而成道專一炁以致
柔即此虛柔者爲體則一俯一仰之間無
非道也其或七玄之?散於幽夜者亦皆
乗此妙果返本還元混成聖胎隨順劫運
之沉浮無有染者也旣得契此冥數之期
苟能潜神凝素則雖陽九等災亦不足以
致憂樂於胷中矣
覩此去來會時復爲淹留外身而身存眞仙
會良儔
?云前明内德此明外化慈悲之教藎巳
得證道者苟不能推慈運悲則是爲貴樂
所攝增長我見反成昩道失德至於此自
無是患勸戒學者不得不然謂苟遇此去
來生死劫運之會又當降應人天之中爲
之淹留教化成熟一切令得道眞所謂以
大智故不住生死以大悲故不住常寂是
也外身者忘己也謂忘己濟物乃外身也
然而在我者巳以與人巳愈有則靜一而
不變乃長存也又况本無我乎此其所以
與道爲一而會眞仙之良友失
亹亹玄中趣理/也湛湛音沈深/而清也清漢波代謝若
旋環椿木不改柯
?云前章讃學人出三界之功此章讃眞
人應化之勤也謂勉勉然於玄中之趣而
俯視三昇但見清漢之波湛湛然也乃靜
觀萬化之代謝有若旋環之無端惟有妙
本湛然歷災劫而不變亦如隆冬之後羣
卉盡彫而椿木之柯則青未嘗改此蓋以
物喻理其言如此
靜心念至眞隨運順離羅感應理常通神識
逮自徂淡遊初無際繁想洞九霞飛根散玄
葉理反非有他
?云此叚又讃前眞感應之徳也至眞者
乃指飛天神王也言靜心懷念當時神王
賞監七覺領括天仙懷慈羣品勞心兆庶
隨劫運之交會校録籍紛紜乃能各順條
目之離散羅布者一一區分整然具舉則
其用心可謂勤矣此倘非悟明本體得其
要領而應機無滯者則不能也故繼曰感
應理常通也蓋廓然而大公物來而順應
及其去則無所復留雖事物不齊感者之
機無窮而應之理常通實未嘗少吝所謂
寂感無邊方是也神識逮自徂者謂感之
機雖不窮而應之神妙詣理各自造其極
至也?云適者詣理也逮者至也自徂者
乃自徃也蓋神者妙萬物而不測者也故
神之格思不可度思乃不行而至不疾而
速也此謂感應之神適詣於理應於事物
則物各付物事各付事蓋不待推而後能
隨事各各自然適詣其極至也又?云感
應之跡乃聖人之教隨分而應謂物品不
同根機亦異故出三洞諸法令其當分得
悟也理常通者言聖人常行善救無時而
不然玄經曰常善救物故無棄物無論巳
感未感衆生各有道分故聖人善理常以
通物有感必應應又生感故言感應理常
通也以其全神而應物各至其物之極而
物不能汨之也故此理常通而其神適逮
自徂矣淡遊初無際者此謂淡然漠然遊
於物之初而與太虚同量了無邊際也南
華經所謂無何有之郷廣漠之野是也繁
想洞九霞者蓋謂上聖圓明之量浩無邊
際雖羣生想念之繁多而感應不窮然亦
莫非於此無際量中起滅在上聖知見洞
徹視之炳若九霞之騰布也飛根散玄葉
者夫人生而靜天之性也感物而動性之
欲也則是靜爲動之根旣以靜爲根則動
爲枝葉矣根本靜而散於動則謂之飛根
矣葉本動而動實原於靜蓋亦未嘗離乎
是性故云玄葉矣玄乃性之妙也理反非
有他者謂旣悟此理則當體寂然反乎眞
理豈復更有他哉蓋即念全眞是也夫如
是則動而無動靜而無靜非不動不靜而
動靜非二本矣
常能誦玉章玄音徹霄遐甲申洪災至控翮
王母家永享無終紀豈知年劫多
?云此結末勸獎學人也常之爲言蓋無
時而不然也人能以常爲法誦玉章之文
行玉章之道則功行顯著自可以上徹九
霄之遐逺也茍值甲申之期洪流之災旣
至則控御飛翮而上升西王母之家矣然
此洪水之災蓋由衆生之所感果謹按靈
寳蠲化水火災癘經云天地有劫數窮極
水火之災癘惟上聖髙尊諸天帝王以安
平之則劫數無終水火無激蝕之變又云
人身有水火災癘惟大定無爲降火升水
以和平之非至眞上學所不能知由是觀
之則人能六根清浄大定無爲自可以平
水火之癘濟隂陽之愆是以古之上仙體
萬物之眞得妙化之原始則乘天地之正
而與造物者遊終則掌劫會之期而爲造
化之主登神沖漠領袖太無任世運之更
遷而眞常之湛寂尚何炁數之能拘哉按
西王母傳云九靈太妙龜山金母一號太
靈九光龜臺金母乃西華之至妙洞隂之
極尊在昔道炁凝寂湛體無爲將欲啓迪
玄功生化萬物故以東華至眞之炁化生
木公西華至眞之炁化生金母體柔順之
本爲隂極之元位配西方毋養羣品所居
宫闕有金城千重玉樓十二瓊華之闕光
碧之堂九層玄?紫碧丹房左帶瑶池右
環翠水下有弱水九重洪波萬丈非飈車
羽輪則不可到軒砌之下植以白環之樹
丹剛之林空青萬條瑶榦千?無風而神
籟自韻琅然皆九奏八?之音應上清寳
經三洞玉書凡有授度咸關預馬而神洲
乃在所治之東南也其應在人身則梵炁
之宫土之正府乃九宫之根也永享無終
紀豈知年劫多者?云十二年爲一紀今
永享無終之紀又豈知歴年劫之多哉故
古歌云道旣無終我體無終從劫至劫壽
何時窮此蓋與道同體而不可以限量論
矣
洞玄靈寳自然九天生神章經解義卷之西
後序
余解是經畢有難者曰天命流行於穆不
巳二炁五行賦與萬物生生不窮原於一
炁而主宰是炁者一理而巳故自天畀付
謂之命人物禀受謂之性應感莫測謂之
神神一而巳在心爲思在眼爲視在耳爲
聽在口爲言乃至手之持執足之運奔千
變萬化莫非一神之所爲惟用得其正則
吉失其正則凶爾鳥有分守名字若是之
殊異哉余曰子之説誠亦有理惜夫知其
一未知其二也夫道之全體渾然一致而
精粗本末表裏之分截然於其中毫??絲
忽有不可得而紊者令徒知所謂渾然者
之大而樂言之而不知夫所謂截然者未
始相離也子盍觀諸天地之道乎總而言
之曰天地而巳然其中則日月星辰之行
其紀雨風露雷之施其化江湖山嶽之流
峙飛走動植之生成此豈非渾然之中粲
然截然者乎如是之類將其神明各有所
司乎抑亦曰神一而巳乎析而分之不可
備舉且以日之行度論之?而言則一年
一周天然而三百六十五度西分度之一
在翼不可爲軫在角不可爲亢又豈非絲
忽之不可紊者乎人身亦一天地也今夫
西支百體之區分五藏六府之賅存至於
三萬六千關節亦莫不各有所主故眼之
官則視而聾者不以視代聽乃至口之於
言心之於思無不皆然此衆神名字之所
以立而統之則有宗?之則有元也是鳥
可以分裂而病之邪難者又曰老子云天
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寕人得一以靈萬物
得一以生莊子云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
我爲一又云將磅礴萬物以爲一及所謂
其一與天爲徒言道之至莫如老莊皆主
乎一則是天地萬物之殊惟一以貫之耳
今是經反以不一爲貴何邪余曰子知是
經之旨乎其稱名也雜其統之也一經所
謂元即老荘之所謂一也謂之元謂之一
言其體也生神之法稱名之雜言其用也
論其體所以舉其同論其用所以顯其異
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此本末具舉之言也是經之論始乎一元
而終乎天地萬化並受生成則一之中而
萬者具矣生神之道以空洞眞一爲體以
變化不一爲用唯一故能靜靜而後能變
變而後能化聖功生焉神明出焉則一與
不一非二物也吾聞之先聖曰歛萬炁爲
一炁散一炁爲萬炁合萬神爲一神分一
神爲萬神又曰聚則爲形散則爲炁此其
闔闢歛散之道蓋與隂陽同功天地同德
故曰宇宙在乎手萬化生乎身推而行之
可以可以成物可以賛化育可以叅
天地非天下之聖神孰能與於此哉苦夫
知其本無而不知其至有知其眞一而不
知其變化者是一偏之說安可與此同日
語耶難者又曰教中有云情存聖量猶落
法麈今是經教人以修習聖胎之法無乃
墮於是乎余曰情存聖量爲未忘心法者
言也修習聖胎爲初學之士設也若乃道
全德備者何可以此議之吾聞之先聖曰
聖人歛萬有於一息無有一物可役吾之
明徹散一息於萬有無有一物可間吾之
云爲譬之天地間日月之升沉風霆之鼓
舞雲霧之起滅萬有之變化徃來岀没自
然而然惡識所以然惡識所以不然若是
者孰爲聖量乎孰爲法麈乎難者又曰嘗
聞釋氏之說以一切有相皆爲幻妄故其
教曰無生又曰寂滅爲樂而道家之教乃
曰長生久視及升虛尸解故彼目之曰弄
精?守尸鬼者某於此不能無惑願爲我
決之余曰不然道一而巳崖有彼此之分
哉且如逹磨之躡葦渡江普化之摇鈴空
際或金棺自舉或碣石藏身其亦弄精?
守尸鬼者乎夫道有情有信無爲無形自
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
生天生地在六極之下而不爲深長於上
古而不爲老無始無終無前無後得之者
與道同久且萬物非道無以生非德無以
成生生之理無時不然而生生者不生化
化者不化夫何容心焉余聞之先聖曰人
在道中猶魚在水中人去道則亡魚失水
則死良由修之者有勤怠故得之者有淺
深淺者惟及於心深者兼被於形及於心
者但得慧覺而巳旣得慧覺恱而多辯靈
炁泄丧形亦随之被於形者形神俱妙與
道合眞顯則神同於形隱則形同於神在
有而有在無而無不可以形跡窺不可以
死生輪而何弄精?守尸鬼之云故曰以
我之精合天地萬物之精以我之神合天
地萬物之神以我之?合天地萬物之?
以我之魄合天地萬物之魄則天地萬物
皆吾精吾神吾?吾魄何者死何者生夫
如是則乘天地之正御六炁之變遊乎三
清而與道同體矣故曰至人無巳難者之
疑於是而釋余因寄呈三山蔣靖庵旣從
而訂之且令附于經後淳祐壬子歲清源
天慶觀董思靖謹識
(http://www.u9xsw.com/book/ghgfji-12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u9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