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客家情缘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6章 客家情缘

 

元旦假期后的第一个工作日,陈志远在仓库门口拦住了张雅婷。

"有空吗?想请你吃个饭。"他递过一张精致的请柬,"今晚七点,湘当有味。"

张雅婷接过请柬,手指微微发抖:"这是..."

"我有话对你说。"陈志远首视她的眼睛,"很重要的话。"

一整天,张雅婷都心不在焉,几次差点发错货。下班铃一响,她飞快地冲回宿舍,翻出唯一一条像样的连衣裙——淡蓝色的,是去年生日时奶奶寄给她的。

湘当有味是家装修典雅的湘菜馆,张雅婷从没来过这么高档的地方。她在门口踌躇了一会儿,才鼓起勇气推开门。

陈志远己经在等她了,穿着笔挺的衬衫,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看到张雅婷进来,他立刻起身相迎:"你今天...很漂亮。"

张雅婷的脸瞬间红了:"谢谢...你也是..."

服务员送上菜单,陈志远示意张雅婷点菜。她紧张地翻着菜单,那些价格让她心惊肉跳。

"志远哥,这里太贵了..."

"偶尔一次没关系。"陈志远温和地说,"点你爱吃的。"

最终他们点了剁椒鱼头、腊肉炒笋和一道清炒时蔬。等菜的时候,陈志远从包里拿出一个精致的盒子。

"给你的新年礼物。"

张雅婷小心翼翼地打开盒子,是一条银色的项链,吊坠是一片精致的枫叶。

"这...太贵重了..."她手足无措。

"枫叶..."陈志远轻声解释,"代表一段过去的缘分。而现在..."他深吸一口气,"雅婷,我想认真地了解你,了解客家人的文化和传统。你愿意给我这个机会吗?"

张雅婷的眼泪夺眶而出,她慌忙用手去擦,却越擦越多:"我...我以为你永远不会..."

陈志远递过纸巾:"对不起,让你等了这么久。"

"不,不要道歉..."张雅婷破涕为笑,"我很开心,真的..."

那顿饭吃了很久,两人聊了很多。张雅婷说起家乡龙岩的土楼,说起客家人重视教育的传统,说起奶奶教她唱的山歌。陈志远则分享了他从南京到佛山再到深圳的漂泊经历。

"所以..."张雅婷咬着嘴唇,"你和雨晴姐..."

"她去了北京,有了新生活。"陈志远平静地说,"而我,也该向前看了。"

回厂的路上,两人并肩走着,手臂偶尔相碰,又迅速分开。深圳的夜风带着寒意,但心里却是暖的。

"雅婷,"快到厂门口时,陈志远突然停下,"客家人...对女婿有什么要求吗?"

张雅婷的脸又红了:"你...你想那么远啊?"

"总要提前准备。"陈志远半开玩笑地说。

"首先...要会吃辣!"张雅婷也放松下来,"其次...要有稳定工作。最重要的是..."她突然严肃起来,"要尊重我们的传统,尤其是...彩礼。"

"彩礼?"

"嗯,我们客家人很重视这个。"张雅婷解释道,"不是钱多钱少的问题,而是对女方家庭的尊重。"

陈志远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这个话题让他想起李孝华和阿燕的故事——当年李孝华为了凑够彩礼,在工地打了两年工。

"我会认真准备的。"他郑重承诺。

开春后,黄总宣布了一个重大消息——公司要在龙岗开分厂,调李孝华去当厂长,陈志远则升任外贸部主管。

"小陈啊,"黄总拍着他的肩膀,"好好干,年底给你分红!"

升职加薪本是喜事,但陈志远却有些忧虑。龙岗离现在的厂区有两个小时车程,意味着他和张雅婷将开始异地恋。

"别愁眉苦脸的,"搬家那天,李孝华大笑着拍打他的后背,"龙岗房租便宜,你和雅婷周末见面更方便!"

阿燕也安慰他:"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就这样,陈志远开始了在龙岗分厂的新工作。外贸部人手不足,他经常加班到深夜。但无论多忙,他每晚都会和张雅婷视频通话,听她讲一天的经历,看她自学英语的进步。

三月底的一个周末,张雅婷来龙岗看望陈志远。两人在工业区附近的小公园散步,张雅婷突然说:"志远哥,我奶奶想见你。"

"啊?"陈志远一愣,"现在?"

"不是啦!"张雅婷笑着打了他一下,"下个月清明节,我要回龙岩扫墓。奶奶说...如果你有空,可以一起去。"

这是见家长的邀请,意义重大。陈志远既紧张又期待:"我需要准备什么?"

"不用特别准备,"张雅婷眼中闪着光,"奶奶很和蔼的。不过..."她犹豫了一下,"我爸妈...可能比较传统。"

"我会让他们满意的。"陈志远握住她的手,"对了,你们那边彩礼一般多少?"

张雅婷低下头:"现在...一般是八万八..."

八万八。这个数字在陈志远脑海中盘旋。他现在的存款有五万多,加上年终奖,勉强够数。但买了戒指后,就所剩无几了。

"我明白了。"他点点头,"我会准备好的。"

送走张雅婷,陈志远立刻给李孝华打电话请教。电话那头,李孝华沉吟片刻:"八万八不算多,但你现在刚升职,用钱的地方多..."

"华哥,我想给雅婷一个体面的婚礼。"

"有志气!"李孝华赞许道,"这样,我借你三万,不要利息,慢慢还!"

陈志远感动得说不出话来。李孝华夫妇对他的恩情,这辈子都还不清。

清明节前一周,陈志远特意请了三天假,和张雅婷一起坐上了开往龙岩的大巴。一路上,张雅婷紧张得不停说话,介绍家乡的风土人情。

"我们客家人很重视扫墓,比春节还隆重..."

"奶奶做的酿豆腐可好吃了,你一定要尝尝..."

"对了,见到我爸千万别提彩礼的事,要等他们开口..."

陈志远认真记下每一个细节,生怕犯错。大巴驶入闽西山区,层层叠叠的梯田和造型奇特的土楼映入眼帘,与他熟悉的江南水乡截然不同。

"到了!"张雅婷兴奋地指着窗外,"那就是我们村!"

村口,几个老人坐在大榕树下乘凉。看到张雅婷下车,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颤巍巍地站起来:"雅婷回来啦!"

"奶奶!"张雅婷飞奔过去,紧紧抱住老人,然后转身介绍,"这是陈志远,我...男朋友。"

陈志远恭敬地行礼:"奶奶好!"

老奶奶上下打量他,目光慈祥而锐利:"小伙子精神!来,回家说话。"

张家的房子是典型的客家围屋,白墙黑瓦,中间有个大天井。一进门,陈志远就闻到浓郁的饭菜香。

"饿了吧?"奶奶拉着他的手,"饭都准备好了!"

餐厅里,一桌丰盛的菜肴己经摆好。一位面容严肃的中年男人站起来,向陈志远点头致意——这是张父。旁边站着个笑容可掬的中年妇女,是张母。

"爸,妈,这是陈志远。"张雅婷的声音有些发抖。

"叔叔阿姨好!"陈志远深深鞠躬,递上精心准备的礼物——给奶奶的按摩仪,给张父的好酒,给张母的丝绸围巾。

张父接过酒,表情松动了几分:"坐吧,吃饭。"

席间,张父问了陈志远的工作、家庭情况,他都一一如实回答。当听到他在深圳有房(其实是租的)时,张父明显满意地点头。

"小陈啊,"酒过三巡,张父终于切入正题,"你和雅婷的事,我们原则上同意。不过..."

陈志远的心提了起来。

"我们客家人讲究规矩。"张父放下酒杯,"彩礼八万八,婚礼要在老家办,婚后每年至少回来两次。"

"爸!"张雅婷急得首跺脚,"现在都什么年代了..."

"我理解。"陈志远打断她,从包里取出一个鼓鼓的信封,"这是八万八,请叔叔阿姨过目。"

餐厅里瞬间安静下来。张父接过信封,数了数,表情复杂:"你...准备得很充分啊。"

"志远哥..."张雅婷眼中含泪,"你哪来这么多钱..."

"我的积蓄,加上年终奖。"陈志远轻描淡写地说,没提李孝华的借款。

张父把信封还给陈志远:"心意我们领了,但这钱我们不能收。"

"叔叔?"

"我们客家人看重的是诚意,不是钱。"张父难得地露出笑容,"你能准备这么多,说明真心对雅婷好。这就够了。"

张母也附和:"是啊,钱你们留着在深圳买房吧。只要你对雅婷好,比什么都强。"

陈志远眼眶发热,一时不知说什么好。张雅婷己经哭成了泪人,扑进母亲怀里。

"傻丫头,"奶奶摸着孙女的头发,"找了好人家,该高兴才是!"

那晚,陈志远睡在客房的雕花木床上,听着窗外虫鸣,久久不能入睡。他原以为会面临重重考验,没想到客家人的淳朴和通达远超想象。

第二天清晨,张雅婷带他去扫墓。山间的空气清新,远处传来布谷鸟的叫声。张家的祖坟修葺得很整齐,周围种着松柏。

"这是我们客家人的传统,"张雅婷一边摆放祭品一边解释,"无论走得多远,根都在这里。"

祭拜完毕,两人坐在坟前的石凳上休息。张雅婷突然问:"志远哥,你真的想好了吗?嫁给我,就要接受我们客家人的一切。"

"我想好了。"陈志远握住她的手,"我喜欢你们的传统,喜欢你们的家庭观念。而且..."他调皮地眨眨眼,"奶奶做的酿豆腐确实好吃。"

张雅婷笑着捶了他一下,然后靠在他肩上。山风吹过,带来远处茶园的清香。

"志远哥,等我们老了,也埋在这里好不好?"张雅婷突然说,"面朝梯田,春暖花开。"

陈志远没有立即回答。他望着远处层层叠叠的绿色梯田,和点缀其间的土楼,突然理解了什么叫"根"。漂泊多年的他,终于在这个客家山村找到了归属感。

"好。"他轻声承诺,"不过在那之前,我们还有很长很精彩的人生要一起走。"

回深圳的大巴上,张雅婷靠着陈志远的肩膀睡着了。阳光透过车窗照在她恬静的睡脸上,陈志远轻轻为她披上外套。

手机震动起来,是李孝华的短信:「怎么样?过关了吗?」

陈志远回复:「比想象中顺利。叔叔阿姨没要彩礼,说只要我们幸福就好。」

「好人家!你小子有福气!对了,黄总问你能不能提前回来,有个德国客户指名要见你。」

陈志远看了看熟睡的张雅婷,微笑着回复:「明天就回。另外,华哥,那三万块我会尽快还你。」

「急个屁!留着买房吧!阿燕说让你们年底结婚,她好准备红包!」

车窗外,闽西的山峦渐渐远去,深圳的高楼大厦越来越近。陈志远握紧张雅婷的手,知道无论前方有多少挑战,他们都将一起面对。因为从此以后,他不再是孤身一人。


    (http://www.u9xsw.com/book/gfb0bb-1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u9xsw.com
悠久小说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