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郡临邛的暮色浸染着邛崃山的雾气,孙权的船队在青衣江缓缓靠岸时,岸上的玄鸟旗突然全部转向西方,旗角扫过湿漉漉的石阶。他扶着船舷的鸱吻雕饰,望着岸边长廊下悬挂的吴地灯笼 —— 那些灯笼明明是建业宫的形制,灯笼罩却用了蜀地特有的竹丝,内里还贴着玄鸟纹的纱纸,烛光透过时,飞鸟的影子便在地面游动。
归命侯府
轿夫抬着八抬云纹肩舆穿过三重月洞门时,孙权的手指在扶手上刻出深深的痕迹。庭院布局完全仿照吴郡的孙氏老宅,连正堂前的太湖石都是从京口运来,石上的弹痕仍在 —— 那是建安十三年曹军攻吴时留下的。但当他踏入正厅,却见乌木屏风上镶嵌的不是吴地的珍珠,而是蜀郡的红珊瑚,珊瑚枝杈间用金线绣着玄鸟衔禾穗的图案。
"主公,后堂的祠堂..." 周泰的声音带着压抑的惊愕。孙权转身走向后院,看见祠堂中央的神龛上,孙策的 "霸王枪" 被供奉在玄鸟纹的锦垫上,枪尖所指的方向,恰好对着墙上新挂的 "汉吴一统" 匾额。他猛地拔出腰间佩剑,剑锋劈向匾额,却在触及 "汉" 字时顿住 —— 那匾额用的是蜀地特产的金丝楠木,木纹里隐隐透着玄鸟的暗影。
印信之争
翌日清晨,典农中郎将送来的青铜印信在案几上泛着冷光。"吴地自治使" 五个篆字刻得圆润流畅,印纽却是蜀地常见的蹲虎形,虎眼镶嵌的黑曜石里,竟能映出玄鸟纹的倒影。孙权将印信推到一旁,命人取来从吴郡带来的 "讨虏将军" 印,两枚印信并置时,汉印的尺寸明显大了一圈。
"告诉汉帝," 他对着来使冷笑,"孙某只知有吴侯印,不知有自治使印。" 话音未落,窗外突然传来孩童的歌谣声,临邛的小儿们用蜀语唱着:"玄鸟飞,江东归,吴地儿郎蜀地炊。" 孙权抓起案头的笔山砸向窗户,却在飞出的瞬间改变方向,笔山撞在廊柱上,震落了柱顶的玄鸟纹铜铃。
山越密信
三更梆子响过,周泰从夹墙暗格里取出蜡丸。密信上的山越文是用 shark 肝油书写,在烛光下显出淡绿色的字迹:"山越八部己聚兵于严道,候主公号令。" 孙权将信投入熏炉,看着火焰吞噬纸灰,忽然想起二十年前,他正是靠着山越部落的支持才稳定江东。香炉里飘出的不是吴地的沉水香,而是蜀地的柏子香,烟缕缠绕间,玄鸟纹的炉盖若隐若现。
"去告诉严白虎," 他对周泰耳语,"让他带五百死士混入临邛的织锦坊。" 窗外的雨不知何时停了,归命侯府的檐角上,玄鸟铜饰在月光下闪着冷光,像一只永远醒着的眼睛。
蜀中学宫
嬴政巡视学宫时,弟子们正在临摹《秦律》竹简。讲堂的青石地砖上,用朱砂勾勒着九曲黄河的图案,而两侧的回廊里,陈列的不是儒家经典,而是各郡送来的农具模型,其中吴地的曲辕犁与蜀地的筒车并列,犁铧上都刻着细小的玄鸟纹。
"虞翻何在?" 他忽然驻足,看着站在《禹贡》图前的老者。虞翻转身时,吴地特有的葛布衣衫下,露出内衬的玄鸟纹中衣。"臣在。" 他的吴语口音己带着蜀地的腔调,"陛下可是要臣去临邛走一遭?" 嬴政点头,手指划过图上的 "三江既入" 处,"告诉孙仲谋,当年大禹治水,可不分吴蜀。"
临邛论辩
虞翻的马车驶入临邛时,孙权正在祠堂擦拭霸王枪。枪尖的寒光映出屏风上的玄鸟纹,他忽然想起虞翻曾在赤壁之战前力主抗曹,如今却成了汉帝的说客。"伯符若在,岂容你等..." 他猛地转身,却见虞翻己站在门口,手中捧着一卷帛书。
"主公可知,这是吴郡百姓写给陛下的谢表。" 虞翻展开帛书,上面盖着吴郡十三县的官印,"他们说,自汉军疏浚太湖后,吴地连年丰收,连山越人都开始学种汉稻。" 孙权抢过帛书,看见末尾处有几个山越首领的图腾印记,其中严白虎的狼头印旁,还画着一个小小的禾穗。
"够了!" 他将帛书掷于地上,却在低头时看见帛书背面的暗纹 —— 那是用吴地锦缎织成的玄鸟,翅膀上的羽毛,竟由 "吴" 字的笔画组成。虞翻弯腰拾起帛书,指着窗外正在修建的互市马市,"主公请看,蜀地的茶砖正换吴地的海盐,山越的兽皮换汉地的铁器,这难道不是伯符当年想看到的太平?"
尾声:玄鸟衔环
孙权最终接受 "吴地自治使" 印信的那日,临邛下起了春雨。他站在归命侯府的露台上,看着雨中的玄鸟旗全部转向东方,旗角的水珠滴在庭院的太湖石上,弹痕里积起的水洼中,清晰地映出玄鸟的倒影。周泰捧着印信走来时,发现主公的手指正轻轻抚摸着印纽的蹲虎 —— 那虎爪下,不知何时多了个用蜀锦绣成的吴钩图案。
洛阳传来的邸报说,嬴政在太极殿设宴,席间展示了孙权进献的 "吴王礼器",其中一柄吴钩宝剑被悬挂在玄鸟旗旁,剑身上的火焰纹与旗上的飞鸟纹,在烛火下交织成新的纹样。而在蜀中学宫,弟子们新刻的石碑上,"汉吴一体" 西个大字的笔画里,巧妙地融合了吴地的水波纹与蜀地的山形纹,碑顶的玄鸟雕像口中,衔着一枚用吴蜀两国钱币熔铸的圆环。
当第一缕阳光穿透雨幕,归命侯府的祠堂里,孙策的霸王枪旁多了一卷蜀锦。锦缎上用金线绣着《临邛盟约》,文首的玄鸟下方,并列着孙权的 "吴侯印" 与汉帝的 "天子玺",两枚印泥的颜色相互渗透,竟在锦缎上晕染出既非红亦非紫的新色,如同雨后蜀地的天空,又似吴郡的晚霞。孙权望着这奇特的色泽,忽然想起虞翻说的话:"真正的太平,从来不是谁吞并谁,而是像这锦缎,经纬交织,缺一不可。"
(http://www.u9xsw.com/book/gefage-6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u9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