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鲜卑遣使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0章 鲜卑遣使

 

青龙西年仲夏,长安城北的草场泛着新绿,鲜卑使者慕容涉归的马蹄碾碎了晨露。他头戴狼首青铜冠,腰间悬着镶满松石的弯刀,望着未央宫前的玄鸟旗,鹰隼般的目光里藏着审视与试探。

"大鲜卑大人轲比能,向大汉天子问好。" 慕容涉归在太极殿行鲜卑礼节,鹿皮袋中滚出三颗匈奴首级,"此乃我部近日斩获,愿与贵国共分漠南草场。"

嬴政把玩着案头的青铜狼首符,这是轲比能送来的 "结盟信物",却故意忽略了狼眼处的曹魏龙纹暗刻:"贵部据有云中、定襄,为何舍近求远与汉通商?" 他忽然展开舆图,"听说轲比能大人上月刚从曹魏换取了三千匹战马?"

慕容涉归的瞳孔微微收缩,没想到汉帝对北境局势如此清楚。他定了定神:"草原缺铁,曹魏铁器质次价高,而贵国的精钢兵器......"

"可以换。" 嬴政忽然打断他,"但每十斤铁器,需换三匹三河良马。" 他指向殿外的蹶张弩,"且仅限农具 —— 兵器,概不出售。"

慕容涉归的脸色瞬间阴沉:"贵国皇帝莫非信不过鲜卑?"

"非也。" 嬴政轻笑,命内侍捧出半箱锈迹斑斑的铁器,"这是朕特意为草原牧民准备的耕犁,若轲比能大人想要兵器......" 他忽然压低声音,"听说并州刺史毕轨正在集结大军,要荡平鲜卑王庭?"

这话如惊雷般炸响。慕容涉归猛然想起,三日前接到的密报称曹魏在雁门郡增兵,却不知汉帝为何知晓。他哪里知道,司闻曹的细作早己将伪造的《并州军事部署图》,藏在卖给鲜卑商队的蜀锦里。

三日后,鲜卑王庭的毡帐内,轲比能盯着面前的 "曹魏密信",狼皮案几上的烛火映得他脸色铁青。信中用汉隶写着:"鲜卑屡犯边境,朕命毕轨率十万大军,秋收前必踏平王庭。" 落款处的曹魏印玺,正是司闻曹工匠用拓印术伪造的。

"大人,汉使又送来了铁器。" 左贤王慕容吐谷浑掀开帐帘,车辕上的铁器闪着冷光,却只有寥寥十箱,"他们说,这是 ' 结盟初礼 ',更多铁器,要等我们与曹魏开战后再给。"

轲比能猛然起身,弯刀划破毡帐:"汉人果然狡猾!" 他忽然想起半月前,汉商在鲜卑诸部高价收购羊毛,却故意透露 "曹魏即将禁售战马" 的消息,导致鲜卑牧民纷纷提前卖马换铁,现在王庭的战马存栏己减少两成。

"大人,毕轨的大军己到雁门!" 探马的急报打断了他的思绪。轲比能望着帐外集结的骑兵,忽然冷笑:"既然汉人想让我们与曹魏厮杀,那就如他们所愿 —— 但我们也要留后手。" 他转头对慕容涉归,"你带五百骑兵,去长安求见汉帝,就说鲜卑愿举族归附,求赐 ' 平北将军 ' 印。"

长安城中,嬴政看着慕容涉归第二次递来的归附表,嘴角勾起冷笑。他知道,轲比能这是要两头下注:若鲜卑击败曹魏,便以汉臣之名割据漠南;若战败,则借汉军庇护保存实力。

"告诉轲比能," 嬴政将刻着玄鸟纹的银印递给慕容涉归,"朕封他为 ' 鲜卑大都督 ',许其自治漠南,但需每年进贡战马五千匹。" 他忽然压低声音,"听说毕轨的先锋军里,有不少匈奴降卒?"

慕容涉归心中一惊,这正是鲜卑与匈奴的死结。他忽然明白,汉帝早己算准,只要挑起鲜卑与匈奴的旧怨,就能让他们在曹魏军中自相残杀。

八月,雁门郡的秋风卷着黄沙,毕轨的十万大军与鲜卑骑兵在参合陂对峙。轲比能故意将匈奴降卒组成 "前锋营",当他们与鲜卑的 "复仇骑兵" 相遇,顿时杀得血流成河。毕轨的中军还未反应,两翼的鲜卑骑兵己借着风沙掩护,用汉地的蹶张弩射翻了曹魏的重装步兵。

"不好!是汉军的弩箭!" 曹魏校尉看着同伴被三棱倒刺箭钉在甲胄上,惊恐地大喊。他们不知道,这些弩箭正是轲比能通过汉商买到的 "次品",虽射程稍短,却足以在近战中造成致命伤。

战斗持续到黄昏,毕轨的大军折损三成,不得不退守雁门。轲比能望着遍地的曹魏军旗,忽然发现,所有战死者的兵器上,都刻着 "司隶校尉部" 的标记 —— 这正是嬴政暗中调换的,让鲜卑以为自己击败的是曹魏主力。

"大人,汉使送来贺信!" 慕容涉归捧着漆盒,里面是十箱精钢刀剑,"汉帝说,这是 ' 盟友贺礼 ',另有五千石粮食,正在运往云中郡。"

轲比能抚摸着刀剑上的玄鸟纹,忽然看见刀柄内侧的小字:"赠鲜卑勇士,斩魏首一级,换铁器十斤。" 他忽然大笑,笑声中带着不甘与无奈 —— 他终究还是落入了汉帝的圈套,成为了曹魏北境的牵制者。

与此同时,嬴政在长安接见了鲜卑别部大人素利。这位与轲比能不和的首领,正带着族中精骑投靠汉军:"陛下,轲比能野心太大,只有汉军能护我们周全。"

"朕可以封你为 ' 定襄太守 '。" 嬴政指向地图上的空白处,"但你要做三件事:一、在边境设立互市,只许用战马换铁器;二、每隔十日,送鲜卑王庭的密报;三 ——" 他忽然抽出鹿卢剑,"若轲比能敢南侵,朕的铁骑,会比冬天的暴雪来得更快。"

素利望着剑身上的秦代铭文,想起族中老人的传说:"汉人皇帝,是大秦始皇帝转世。" 此刻他终于相信,眼前的少年君主,确实有着统御九州的霸气。

十月,鲜卑诸部的使者陆续抵达长安。嬴政在未央宫设宴,让素利与轲比能的使者相邻而坐,故意将 "平北将军" 与 "定襄太守" 的印信同时颁发。当轲比能的使者看到素利的印信上刻着 "汉官" 二字,眼中闪过愤怒与恐惧。

"陛下为何厚此薄彼?" 慕容涉归忍不住质问。

"朕向来公平。" 嬴政举起酒盏,"素利部愿为汉臣,所以有太守印;轲比能大人愿为盟友,所以有大都督印。" 他忽然望向北方,"不过听说,匈奴残部正在联络曹魏,准备合击鲜卑?"

这话如重锤落下。轲比能的使者忽然想起,半月前在草原上发现的匈奴商队,马背上竟有曹魏的丝绸 —— 那正是司闻曹安排的 "偶遇"。

是夜,鲜卑使者团匆匆辞别,快马加鞭返回王庭。嬴政站在城楼,看着他们的背影消失在夜色中,对身旁的诸葛亮道:"轲比能若想 survive,唯有继续与曹魏纠缠。而我们......" 他指向西方的西域,"可以专心对付陇右的郭淮了。"

诸葛亮羽扇轻摇:"陛下这招 ' 以夷制夷 ',比当年班超更狠辣。既让鲜卑消耗曹魏国力,又用互市牢牢拴住他们的战马。"

"更重要的是," 嬴政望着星空,"鲜卑诸部从此知道,汉帝既能赐下铁器,也能断绝铁器 —— 这比十万大军更有威慑力。"

三个月后,曹魏的《讨鲜卑檄文》传到长安,言辞激烈却带着无奈:"鲜卑背盟,勾连汉贼,实乃大魏之患......" 嬴政将檄文投入火盆,看着灰烬飞舞,忽然轻笑 —— 他要的,正是让曹魏在北境泥潭中越陷越深。

鲜卑王庭内,轲比能看着汉商送来的铁器订单,忽然发现,所有农具都刻上了玄鸟纹。他知道,这是汉帝在宣示主权,但他别无选择 —— 草原离不开汉地的铁器,而他的权力,也依赖于汉帝的支持。

"大人,素利部又抢了我们的牧场!" 左贤王的禀报打断了他的思绪。轲比能握紧了汉帝赐的银印,忽然明白,这枚印信既是荣耀,也是枷锁。他望向南方,长安的方向隐约有火光闪烁,那是汉帝正在点燃的统一之火,而他和他的鲜卑,只能在这火焰中选择臣服,或是被吞噬。

当第一片雪花落在草原,鲜卑的商队再次踏上前往长安的道路。马背上驮着的,不仅是献给汉帝的战马,更是一个游牧民族在强权下的无奈与妥协。而嬴政知道,北境的合纵之策只是开始,接下来,他将用同样的手段,让东吴的孙权、西蜀的羌人,都成为他统一天下的棋子。

未央宫的灯火彻夜未熄,嬴政正在绘制新的北境布防图。鲜卑诸部的分布用不同颜色标注,素利部的领地旁画着农具,轲比能的王庭旁画着战马。他忽然放下笔,望向地图最北端的 "瀚海",那里是大秦从未涉足的地方,但他知道,总有一天,玄鸟旗会在那里升起。


    (http://www.u9xsw.com/book/gefage-2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u9xsw.com
悠久小说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