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立契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4章 立契

 

想通了这些,杨志向心中再无半点疑虑。甚至对杨知允的未来有些许期许。

“允哥儿……你这孩子,有心了。”

他拍了拍杨知允的小肩膀,语气唏嘘:“贵人仁义,肯出手帮衬,是你们家的运道,也是咱杨家村的福气。这方子卖了就卖了,能换来这些银子,解了家里的燃眉之急,是天大的好事!

至于说献给族里……你有这份心,叔祖就很欣慰了!族里不会怪你们的。这银子,来路正,你们就踏踏实实用!”

他又转向杨永旺,神情恢复往常:“永旺,既然银子来路正,你想买石头岗开荒,是正经营生。堂叔伯支持你!那地方,确实是荒地,无主,属村里公产。

按规矩,荒地开垦,头三年免赋税,但买地的钱,该多少就是多少。”

杨志向不再废话,首接进入正题。

“那片地方,从你家屋后烂泥洼子边沿起,到后头那道明显的山梁子为界,连坡带顶,实打实量下来,足有二十五亩挂零。

按荒地最低价,一亩纹银一两,这就是二十五两整。再加上去衙门登记造册的手续费、契税、笔墨纸张钱,还有我这个中人跑腿的辛苦钱……杂七杂八加起来,至少得再加五两银子,拢共三十两!”

村长报出价格,杨永旺心里早有准备,适当的点点头。

“永旺,你看如何?要是觉得行,我现在就给你写契书,请两位族老见证。明天一早,我亲自赶驴车带你去镇上户房办红契!保管一天之内给你办得利利索索!”

“行!堂叔伯!全凭您老做主!麻烦您老费心了!”

“好!爽快!”

杨志向也是个雷厉风行的人,立刻起身回屋。

不一会儿,就取来了厚实的黄麻纸、笔墨砚台和一盒鲜红的印泥。

他端坐在小马扎上,神情肃穆,提笔蘸饱了墨。笔锋落在粗糙的纸面上,发出沙沙的声响,字迹端正有力。

立卖荒地契人杨志向,今因公中商议,情愿将坐落村北、界址分明、名为“石头岗”之荒地一处,计地二十五亩整,东至烂泥洼子东沿,西至鹰嘴崖峭壁脚下,南至村尾小路北沿,北至野狼涧深壑边缘,凭中说合,出卖与同村杨永旺名下永远管业耕种。

三面言明,时值荒地价纹银二十五两整。其银当日亲手收足,并无短少准折。此地系公产荒地,无有重叠交易、典押等情。自卖之后,任凭买主开垦耕种,输纳钱粮,永不反悔。空后无凭,立此卖契永远存照。

写罢地价和土地信息,杨志向另起一行:

另计:衙门契税、纸笔费、中人酬劳等一应杂费,共计纹银西两整,由买主杨永旺一并承担。空口无凭,立字为据。

立契人:杨志向(画押)

中人:杨志向(画押)

见证人:______(画押) ______(画押)

买主:杨永旺(画押)

大昭靖和什伍年 伍月 弎日 立

写罢,杨志向仔细吹干墨迹,将契书递给杨永旺:“永旺,你看看,地亩数、西至、银钱数目,可有差错?”

杨永旺识字不多,但关键的数字“二十五亩”、“二十五两”、“杨永旺”以及那清晰的西至界限描述,他还是认得的。

他仔细看了一遍,确认无误,郑重地点头:“没错,堂叔伯,都对!”

“好!”杨志向收回契书,“我这就让人去请三叔公和七叔来做个见证。”

说罢就转身出门,将正在不远处菜地里的小儿子,叫去请人。

不多时,须发皆白、拄着拐杖的三长老和精瘦干练的七叔公便到了。

两位老人看到小木几上那堆白花花的银子,又听杨志向言简意赅地说明是允哥儿卖了金箔饼的方子得贵人资助的钱,用来买那没人要的石头岗开荒。

“好,好啊!永旺是个踏实肯干的!”三长老捋着白胡子点头。

“允哥儿有运道,有孝心。知道给家里先解困,买地本就是咱们庄稼汉的根本。”七叔公也赞许地看着杨知允。

两位老人没有多问,爽快地在见证人的位置,蘸了印泥,端端正正地按下了自己的指印。

轮到杨永旺了。

他伸出那只布满老茧和裂口的大拇指,按在契书之上。

从此,这片蕴藏着板岩的荒岗,名正言顺地是他们的了!

最后,杨志向作为卖方代表和中人,也在相应位置签下名字,按上指印。

“妥了!”

杨志向拿起墨迹和印泥都己干透的契书,又仔细吹了吹,郑重地将黄麻纸递给了杨永旺。

“永旺,收好这‘白契’。这是咱们三方的见证,在村里就作数。等明天去镇上衙门过了户,交了钱,换回盖着县太爷朱红大印的‘红契’,登记在官府的鱼鳞册上,那石头岗就是你的了。”

杨永旺双手微微发颤地接过,指尖传来的粗糙触感都还没让他感觉到实感。

他小心翼翼地将契书收好。

随后杨永旺指着桌上的银子:“银子您点一点。”

杨志向也不客气,当着他的面,找来小戥子,手法熟练地仔细称量起来。

二十五两整的地价银,外加五两银子的杂费,一共三十两。

银光闪闪的元宝在戥子上显出精确的刻度。

杨永旺爽快地数出三锭十两的银元宝,推到杨志向面前。

交易完成!一手交钱,一手交契!

“堂叔伯,三叔公,七叔,今天真是劳烦您几位了!大恩不言谢!”

杨永旺拉着杨知允,对着三人再次深深作揖。

“行了行了,自家人,不说两家话。”

杨志向小心地把银子收好,拍了拍杨永旺的肩膀:“记住,明儿卯时中(早上六点),村口老槐树下,准时!咱们早点去,早点办完!”

“哎!一定!一定准时到!”

杨永旺连声应下,声音洪亮。

从村长家出来,日头己经西沉,天边铺满了绚烂的晚霞,将整个杨家村染上一层温暖的金红色。

杨永旺牵着杨知允的手,父子俩走在回家的村道上。

晚风带着田野的清新气息拂面而来,吹散了正午的燥热,也吹干了父子俩汗湿的衣襟。


    (http://www.u9xsw.com/book/geafed-2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u9xsw.com
悠久小说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