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天光微熹,空气中还带着露水的清润。
当杨知允揉着眼睛从床上坐起来时,屋子里静悄悄的,只有他一人。
今天的农活不多,姜凤英没有给三姐弟安排重活,自己一个人挎着锄头去屋后菜地拾掇了,只吩咐了杨金花照看好弟弟。
杨知允利索地起身洗漱。那猪鬃牙刷好像掉了点毛……
刚擦干脸,就听见猪圈那边传来杨金花的声音:“允哥儿,你醒啦?”
“嗯!” 杨知允应道。
“娘今早特意烙了葱油饼,怕你起晚饼凉了,在锅里热着呢,可香了,快去吃吧!”
“好~”
一听到“葱油饼”三个字,杨知允的脚步不由得轻快了许多。
这小日子,可算有点盼头了!他快步走到灶台边,掀开锅盖……嚯!
一股浓郁的葱油混合着面食焦香的热气扑面而来!没想到面饼的表面,竟然抹上猪油!
这要是换做昨天,想都不敢想!
平日里,连猪都看不到。(今年有猪)。
姜凤英显然不是那种有了银子还死抠着让家人缺吃少穿的人。
杨知允心中感慨,这算是在古代体验了一把“农民翻身,当家做主”的滋味了。
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块饼,张嘴就咬了一大口。加了猪油的糙面饼,入口不再喇嗓子,口感都不一样了。
杨知允“嚼嚼嚼”,大快朵颐,享受这穿越以来第一顿真正意义上“有油水”的早餐。
一个饼子很快下肚,胃里暖洋洋的,连带精神都好了几分。
杨知允满足地舔了舔沾着油光的嘴唇,环顾西周,才发现屋里只有他和大姐。
“咦,二哥呢?” 朝猪圈方向问道。
杨金花正忙着剁猪草,头也不抬地回道:“在屋后山脚那片烂泥洼子里呢,说是要捉地龙喂鸡,让鸡多下点蛋,好多攒几个给你补身子读书用呢。”
“嗷,那我看看去。” 杨知允应了一声,抬脚就往后山脚走去。
绕过低矮破败的茅屋,后面就是一片背阴的山坡地。
地势低洼,常年积水,形成了一片不大的烂泥塘,乌黑的泥浆在晨光下泛着光,周围杂草丛生,湿气裹着淡淡的腥腐味扑面而来,蚊虫嗡嗡地盘旋着。
此刻,杨知荣挽着裤腿,光着脚丫,手里拿着根削尖的木棍,聚精会神地在泥里翻搅着。
旁边放着一个破瓦罐,里面蠕动己经有十几条的蚯蚓。
“二哥!” 杨知允站在稍干爽的坡地上喊了一声。
杨知荣闻声抬起头,脸上溅着泥点,看到是弟弟,立刻咧开嘴笑了,露出一口因为营养和卫生问题显得有些发黄的牙齿。
“允哥儿!你起来啦!快看,今早运气好,抓到好几条大的!晚上拌鸡食,保准下双黄蛋!” 他像献宝似的举起小瓦罐。
“哇!还真不少,够肥的!” 杨知允笑着点头,目光却被泥塘边缘、靠近山脚石壁的一片景象牢牢吸引住了。
只见在茂密的蕨类植物和厚厚苔藓覆盖下,隐隐露出一些灰白色、形状不太规则的片状物。
有些地方的泥土被翻动过,显然是杨知荣刚才挖蚯蚓弄的。
那东西看起来像石头,但表面似乎有……弯弯扭扭的纹理?
嗯?不确定,再看一眼。
待看仔细后,杨知允心中猛地一跳!立马快步走了过去,蹲下身,用手小心地拨开覆盖在上面的苔藓和湿漉漉的腐叶。
“允哥儿,你干啥呢?这破石头脏得很!别弄身上了!”杨知荣在一旁不解地提醒。
杨知允“嘘”了一声,示意杨知荣别出声。
杨知允手指触碰到那灰白色的片状物,入手冰凉、坚硬,但又没有普通石头那种沉重的密实感,反而带着一种……层叠的脆性?然后用指甲用力刮了刮表面。
“簌簌……” 灰白色的粉末和细小的碎屑应声落下,露出了下面更细腻、颜色更均匀的灰白色层理!
杨知允心跳骤然加速!立刻捡起一块稍小的、边缘相对锋利的碎片,走到旁边一块的硬质岩石旁,用力敲击!
“笃!笃笃!” 声音沉闷而短促,带着一种特殊的质感!
杨知允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是板岩!
板岩是质地比较粗糙、含有杂质的页岩!
巨大的狂喜首击天灵盖!
虽然比不上高岭土的细腻洁白,坚固仅次于青石板,但这东西……有用!有大大的用处!这简首是天降横财!不,是天降金矿啦!
“二哥。” 杨知允抬起头,脸上是压抑不住的兴奋,指着那片山脚:“你知道这片泥洼子,还有这山脚,是谁家的地吗?”
杨知荣被弟弟的眼神和语气弄得彻底懵了,挠了挠沾着泥的脑袋:“谁家的?好像……没主吧?这地方又湿又滑,种啥死啥,还挨着后山这光秃秃的石头坡,连草都懒得长。
以前也有人不信邪想开荒,嘿,挖下去不是碎石头就是臭烂泥,白费力气,早没人要了。族里公中也没人管这块,算是个没人要的荒地旮旯。”
杨知荣努力回忆着听大人们闲聊时说过的话。
荒地!无主!简首天助我也。杨知允的心跳得更快了。
看着眼前这片被人嫌弃的泥洼子,这哪是荒地?这分明是座未开发的金山!送上门的银子!
哈哈哈!
板岩可以做什么?
可以做石板瓦!品质稍次又如何?打磨平整后,完全能替代脆弱易腐的茅草和昂贵的青瓦做屋顶!防风、防火、防漏雨,耐用度翻倍!
还有铺地石板! 院子、小路、甚至屋里地面,铺上它,干净又结实!虽然比不上青板石,但是它性价比高啊,老百姓们更用得起呀!
还有土坯增强剂,磨碎了掺进泥里打土坯,墙能更坚固、也更保温!
简易书写板!挑一大块打磨好,配上特制的石笔,用同种软质岩或滑石做的,就是最廉价的“纸”和“笔”,是寒门学子、农家记账的福音!薄利多销,市场广阔!
还可以做粗糙的砚台,发墨效果差?没关系!底层蒙童和普通农户用得起就行!销路绝对不愁!
更重要的是,这东西无主啊!发财了发财了~
只需买下整座山,组建两支团队:一支负责开采,一支负责加工,整个产业链就完整了。稳赚不赔的买卖!
家里不是要修房子吗?这不就能利用起来吗?!
用这些现成的石板,稍加处理一下,屋顶铺一层石板,下面再垫点茅草保温,又省钱又耐用!
院子铺上石板,下雨天不再泥泞了。土坯墙里加点石板粉,更坚固。
妙啊!
等便宜爹回来,让他立马去村长那里把这山买下来!
开采的任务就找族里可靠的人合作,成立简单的采石队!按劳计酬!
加工场就建在采石旁边,负责切割、打磨石板。
技术指导?当然是他杨知允!工具改进小意思!
等先把自家房子打出样板后,就去找沈砚之。瑞和昌路子广,这种物美价廉的实用建材和书写工具,绝对能打开销路!坐着分成数钱的日子指日可待!
到时候产业起来了,杨家村想不富都难!
“二哥!” 杨知允越想越激动,看着眼前这个还在泥里摸蚯蚓、一脸茫然的憨厚二哥,只觉得他现在浑身在发光!
这地方他以前也来过不少次,怎么就没发现这宝贝呢?二哥一来就挖出来了!这气运,这福气!简首是他的招财宝!
杨知允再也按捺不住,冲下坡地,一把抱住还在发懵的杨知荣。
也不顾对方满身泥浆,用力拍着他的背:“二哥!你就是我的大福星!我大大的福星!哈哈!走!我们快回家!”
啥(⊙_⊙)?!
话还没问出口,杨知荣就被拍得喘不上气。
什么福星?我是福星?小弟在讲什么(?人?)。
杨知允也不耽搁时间,弯下腰迅速捡了好几块形状相对规整的石板碎片,塞进杨知荣怀里,自己也抱了一捧。
“咳咳,允哥儿?抱着这堆石块干啥……我的地龙……”
“先别管地龙了!这个比地龙金贵一万倍!”
杨知允不由分说,拉着二哥的胳膊,深一脚浅一脚地连拖带拽地把杨知荣拉出洼地。
两人的身影在清晨微凉的空气中奔跑着,阳光穿透薄雾,洒在他们奔跑的身上,朝着村尾那间破旧的茅草屋飞奔而去。
(http://www.u9xsw.com/book/geafed-1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u9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