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荒园夜斗鬼争文,幽魂一笑惹情痴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87章 荒园夜斗鬼争文,幽魂一笑惹情痴

 

【文鬼争衡】——

李又聃先生说起旧事时,总爱着褪色的青衫下摆。那年深冬,有个寒窗苦读十载的书生,攥着皱巴巴的落第榜单,在文昌祠前将浸透墨汁的考卷投进火盆。纸页蜷曲成灰的刹那,他咬破指尖在黄表纸上写下血泪控诉:"文昌帝君若真司掌文运,为何让庸才登科,寒士抱憾?"

当夜,书生梦见朱红大门缓缓洞开,文昌帝君手持如意端坐云间,冷笑道:"你读尽诗书,却参不透'命'字?莫说文章好坏,便是那主考官提笔圈点时,都早有定数!"这番话后来传到先姚安公耳中,老先生猛地拍案而起,震得茶盏中的茶汤都溅了出来:"又聃!若举子说这话,不过是牢骚;可你若身为考官也信命数,置朝廷科场于何地?聚奎堂那副'赫赫科条,袖里常存惟白简;明明案牍,帘前何处有朱衣'的对联,难道是虚设?"

海阳李玉典前辈讲的奇事更是玄乎。盛夏夜里,两个书生借住在古佛寺西厢,烛火摇曳间,两人渐生狎昵之意。忽然"轰隆"一声巨响,白墙竟化作明镜,月光透过窗棂洒在镜面上,将他们的一举一动照得纤毫毕现。紧接着,梁间传来洪钟般的声音:"佛门虽广,不渡奸邪!你们且看镜中,成何体统?"两人吓得跌坐在地,抬头只见镜中光影扭曲,似有无数罗汉在摇头叹息。

更离奇的是老儒遇鬼的故事。那废园里荒草丛生,蛛网垂檐,老儒每日伴着虫鸣批改文章。某夜,墙外突然传来抑扬顿挫的吟诗声:"大江东去......"话音未落,另一个尖细的声音冷笑打断:"平仄错乱,典故误用,也配称佳作?"双方从诗词辩论吵到破口大骂,最后竟动起手来。老儒蜷缩在床角,听着脚步声逼近,忽见窗外闪过两道虚影,其中一人揪着同伴的衣领撞在窗棂上:"先生!您给评评理!"老儒望着窗外飘忽的磷火,牙齿打颤道:"二位高论......如黄钟大吕,晚生......不敢置喙......"首到东方既白,窗外才恢复寂静,只留下满地凌乱的"墨痕",像是昨夜真有一场文斗。

这些故事在茶余饭后流传时,有人说书生的梦是心魔作祟,有人猜镜中奇景是寺僧惩戒,更有人笑谈鬼也爱争文名。但每当学子挑灯夜读,或是考官伏案阅卷,总忍不住想起这些故事——毕竟文场如江湖,谁又说得清,那冥冥之中,是否真有一双眼睛在注视着呢?

【坟院艳遇】——

暮春的天津卫,柳絮纷飞如白雪。孟文熺扫墓归来,青衫沾着几瓣早谢的梨花。路过城郊酒肆时,忽有缕似兰似麝的香气钻入鼻端,他鬼使神差地推门而入。

酒肆老板正擦拭着油腻的柜台,见这位常客发愣盯着斑驳的土墙,刚要开口询问,却见孟文熺突然抓起案头秃笔,蘸着残墨在墙上疾书。字迹力透墙皮:"东风翦翦漾春衣,信步寻芳信步归......"

"好诗!"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张石粼负手而入,折扇轻点诗句,"只是这'红映桃花人一笑',怕不是藏着什么故事?"孟文熺慌忙转身,苍白的脸上泛起红晕,欲言又止。

在先生再三追问下,他终于吐露实情。原来方才扫墓归途,行至乱葬岗时,忽见小径尽头桃树纷披。一位身着月白襦裙的女子倚树而立,鬓边斜簪着半开的桃花,眼波流转间,竟比春日的流霞还要动人。孟文熺看得痴了,待要近前,女子却款步转身,罗裙扫过满地落英,转瞬消失在桃林深处。

"我守在这里两个时辰了。"孟文熺望着酒肆外的土路,"想着她或许还会经过。"张石粼顺着他的目光望去,脸色骤变:"你说的,可是那片荒坟?"他手指向百步外——断碑斜插在荒草丛中,石兽残缺不全,腐朽的供桌上积着厚厚一层蛛网。

两人踩着枯枝走进坟院,惊起几只寒鸦。孟文熺突然指着一棵歪脖子桃树:"就在那里!"话音未落,一阵旋风卷起枯叶,在两人脚边打着旋。张石粼的折扇"啪"地合上,指着墓碑上褪色的字迹:"这是早年间难产而亡的李家小姐,葬在此处己十余年......"

孟文熺后退半步,撞在冰凉的墓碑上。回头看去,碑阴处竟真有几瓣新鲜桃花,在阴风里轻轻颤动,仿佛谁鬓边掉落的饰物。酒肆老板远远望见,吓得将抹布一扔:"我说今日怎么有股子香风......"

夕阳西下,孟文熺再回头时,酒肆墙上的诗己被暮色浸染,墨迹蜿蜒如血,最后那句"酒楼西畔是柴扉",不知何时竟渗出点点水渍,像是有人落下的泪痕。


    (http://www.u9xsw.com/book/dgaage-8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u9xsw.com
悠久小说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