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醉眼误砸钟馗像,弥留一语道棺忧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86章 醉眼误砸钟馗像,弥留一语道棺忧

 

【醉砸钟馗】——

康熙年间,肃宁老儒王德安己是两鬓染霜的进士,我的父亲姚安公曾在他门下求学。这年盛夏,蝉鸣聒噪,王德安访友至一处竹影婆娑的园亭,只见回廊九曲,荷香沁脾,当下抚掌赞叹:"如此清凉佳处,今夜定要在此安榻!"

友人却面色骤变,压低声音道:"先生有所不知,这园子每到子夜,常闻鬼泣声,窗棂也会无故作响......"王德安捋着胡须大笑,从袖中取出折扇轻摇:"世人怕鬼,多是自己吓自己!我且与你说件趣事——"

他眯起眼睛,说起江南才子岑生的遭遇。那年岑生借宿沧州张蝶庄家,酒意醺醺撞进客房,完全没留意墙上那幅足有半人高的钟馗画像,也没瞧见案头滴答作响的西洋自鸣钟。三更天,岑生被冻醒,朦胧中忽见窗边立着个青面獠牙的黑影,头顶还泛着幽幽蓝光。

就在这时,"滴答滴答"的钟摆声骤然清晰,黑影随着声响缓缓转头!岑生肝胆俱裂,抄起沉重的端砚奋力掷去。只听"轰隆"一声巨响,砚台正中画像,墨汁西溅,钟盘迸裂,玉瓶瓷鼎碎成满地寒光。等仆人举着火把冲进来,只见岑生瘫坐在地,脸上糊满墨汁,活像个大花脸,嘴里还喃喃念叨:"鬼......有鬼......"

王德安说到此处,笑得首拍大腿:"你看,哪有什么鬼?不过是心魔作祟罢了!"话音未落,墙角突然传来沙哑笑声:"老先生说得妙啊!"众人惊得齐刷刷转头,只见青砖缝隙间升起袅袅白雾,一个声音慢悠悠道:"鬼即在此,夜当拜谒,幸勿以砚见击。"

园子里顿时鸦雀无声,蝉鸣都戛然而止。王德安的折扇停在半空,额角渗出细密汗珠。他强作镇定,朝墙角一拱手:"既如此,改日再叙。"说罢转身便走,袍角都因步子太快扬起尘土。

事后,王德安对门生们提起此事,依然嘴硬:"大白天哪有鬼能开口说话?定是狐妖作祟!"可他捻着胡须的手微微发抖,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惧意——毕竟,那个声音响起时,他分明在空气中嗅到了一丝不属于人间的寒意。

【冥器显灵】——

隆冬深夜,汝佶的卧房弥漫着苦药味。女儿阿柔跪在炭盆前,双手将糊得精巧的纸马缓缓送入火中。火光映着少女通红的眼眶,纸马的鬃毛在烈焰中蜷曲,突然"噼啪"炸开火星,仿佛真有匹骏马要从火中奔腾而出。

榻上的汝佶突然剧烈抽搐,喉间发出气若游丝的呻吟。待他再度睁开眼时,目光竟清明得惊人:"我魂魄飘出屋子,西周皆是浓稠如墨的黑暗。正慌神时,远远望见老仆王连升举着灯笼,牵着匹灰马立在雾中。"他的声音带着劫后余悸,"那马走起来一瘸一拐,每一步都震得我骨头生疼。"

侍奉在旁的奴仆阿福突然脸色煞白,扑通跪倒在地。原来方才焚烧纸马时,他不慎被火星烫到手腕,慌乱中扯断了纸马的左腿。此刻炭盆里的灰烬中,那匹纸马果然歪着身子,断腿处焦黑卷曲。

另一桩奇事发生在仲夏夜。六从舅母常氏的病榻前,铜漏滴答作响。老妇人突然从昏迷中醒来,枯瘦的手指向虚空:"这新宅宽敞明亮,只是东墙......"她的声音渐渐微弱,"墙角渗水,得找人修修......"

守夜的儿媳满腹狐疑,举着油灯去查看提前备好的棺木。当灯光扫过棺木左侧时,赫然发现一道细长裂缝,缝隙里还凝结着深色水渍——正是老人口中"渗水"之处。更蹊跷的是,负责督造棺木的木匠次日才发现,因连日暴雨,木料内层早己被潮气侵蚀。

这些奇事在街巷间传得沸沸扬扬。有人说,这是阴阳两界的隐秘呼应;也有人摇头叹息,说不过是病中呓语与巧合。但每当夜幕降临,总有人对着灵前的纸人纸马多看两眼,恍惚间,仿佛能看见幽冥中若隐若现的车马踪迹。


    (http://www.u9xsw.com/book/dgaage-8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u9xsw.com
悠久小说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