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昭昭】——
在高川之地,流传着一段令人心惊又发人深省的故事。侍姬的母亲沈媪每当说起,都忍不住摇头叹息,仿佛那段往事就发生在眼前。
在高川一处偏僻角落,有一座破败不堪的庙宇,那便是乞丐与母亲、妻子的栖身之所。庙宇的墙壁布满裂痕,仿佛一张沧桑老人脸上的皱纹,诉说着岁月的无情。屋顶瓦片残缺不全,如同掉了牙的嘴,每到风雨天,屋内便滴滴答答地漏雨,雨水在地上汇成一个个小水洼。尽管生活如此艰难,乞丐却始终怀揣着一颗炽热的孝心,想尽办法孝敬母亲,在困境中守护着那份珍贵的亲情。
夏日的一天,烈日当空,大地被烤得滚烫。乞丐在田间辛苦劳作了一整天,汗水湿透了他的衣衫,皮肤被晒得黝黑发亮。但他毫无怨言,经过不懈努力,终于捡拾了一斗多的麦子。他满心欢喜,仿佛捡到了世间最珍贵的宝贝,一路小跑着回到家中。他将麦子小心翼翼地交给妻子,眼中满是期待,叮嘱道:“娘子,这麦子来得不易,你把它磨成面粉,给母亲做些可口的食物,让她老人家也尝尝鲜。”妻子表面上笑着点头应下,眼神中却闪过一丝狡黠,没人注意到她心里正打着歪主意。
待乞丐出门后,妻子便开始了她的恶行。她偷偷把好面粉藏在柜子深处,又将粗糙的面粉掺上浑浊的脏水,用力搅拌。那脏水散发着刺鼻的气味,里面还漂浮着一些杂物,可她全然不顾。她将和好的面团随意揉捏成面饼,那面饼看起来毫无食欲,还散发着难闻的气味。当她把这样的面饼端给婆婆时,年迈的母亲看着面饼,心中虽满是疑惑和不适,但为了不让儿子担心,还是强忍着泪水,一口一口艰难地咽了下去。
当天夜里,天空突然乌云密布,仿佛一张巨大的黑幕笼罩着大地。狂风呼啸着,吹得破庙的门窗“吱呀”作响。雷声轰鸣,如同巨人的怒吼,震得人心惊肉跳。暴雨如注,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地砸在屋顶上、地面上。黑暗笼罩着整个破庙,西周一片阴森,让人不寒而栗。
突然,一声凄厉的惨叫打破了夜的寂静,那声音尖锐刺耳,仿佛是从地狱深处传来。乞丐被这声音惊醒,心脏猛地提到了嗓子眼。他慌忙起身查看,借着偶尔划过的闪电光亮,眼前的景象让他惊恐万分。只见一条巨大的蛇正从妻子的口中钻进去,那蛇身粗壮,鳞片在闪电下泛着冰冷的光泽。蛇的眼睛闪着幽绿的光芒,张开血盆大口,狠狠地咬向妻子的心脏。妻子在痛苦中拼命挣扎,扭曲的面容充满了恐惧和绝望,可一切都无法挽回。没挣扎几下,她便没了气息,瘫倒在床上。
乞丐惊恐之余,心中满是无奈和悲凉。他颤抖着双手,将妻子的尸体拖到庙外掩埋。而沈媪说,她当时就在现场,亲眼看到蛇尾垂在那妇人的胸口,足足有二尺多长,那骇人的画面,她至今想起仍心有余悸,仿佛那恐怖的场景就定格在她的脑海中。
这桩奇事很快就在当地传开了,人们纷纷议论,都说这是恶妇不孝,遭到了上天的惩罚。它也成了高川之地的一个警示,告诫后人要心怀孝心,莫做亏心事,否则必将受到应有的惩戒 。
【阴计败露】——
江南水乡的青石板路上,坐落着两栋相邻的书塾。东侧书塾挂着"明德斋"匾额,塾师李墨斋常抚须讲学,声若洪钟;西侧"崇贤馆"的塾师周敬亭,则偏爱手持竹杖,摇头晃脑引经据典。二人皆自诩程朱正统,在当地颇有声名,往来学子常以能入其门为荣。
仲秋时节,金桂飘香。两位塾师约定举办会讲,方圆十里的学子纷至沓来,讲堂内坐满了十二三名年轻书生。晨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在青砖地上,李墨斋身着藏青长袍,站在三尺讲台上,神色肃穆:"诸君当明辨天理人欲,存天理,灭人欲,方为治学根本!"周敬亭立刻抚掌附和,手中竹杖点得地面咚咚作响:"正是此理!圣贤之道,贵在知行合一!"两人你来我往,从《论语》谈到《孟子》,从性善论辩到天命观,言辞激烈处,连窗外的麻雀都惊得扑棱棱飞走。
突然,一阵怪风卷过庭院,将檐角铜铃撞得叮当作响。一张泛黄的纸片打着旋儿,从李墨斋的袖中滑落,在众人面前翩然起舞。离得近的学生眼疾手快,弯腰拾起纸片,只见上面密密麻麻写着蝇头小楷:"那寡妇田契己松动,明日可邀族长施压..."字迹竟是出自两位正在高谈阔论的塾师之手!
讲堂瞬间陷入死寂。李墨斋脸色骤变,伸手欲夺;周敬亭竹杖当啷落地,额角渗出冷汗。学子们面面相觑,不敢相信眼前所见——方才还满口仁义道德的师长,竟在暗中谋划侵吞寡妇田产!
此事很快传遍乡里。原来,邻村有位年轻寡妇,守着亡夫留下的三亩薄田艰难度日。两位塾师见她无依无靠,竟暗中勾结,妄图以"宗族大义"为名巧取豪夺。那封密信意外曝光后,在村民的声讨下,族长不得不出面制止,寡妇的田产得以保全。
入夜,月光如水。有人路过荒废的城隍庙,恍惚听见李周二人的哭嚎:"饶命!小人知罪..."次日清晨,人们发现两人病倒在床,胡言乱语中总念叨着青面獠牙的判官。而那寡妇的田头,却在一夜之间开满了洁白的野菊,在晨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着善有善报的天理。
(http://www.u9xsw.com/book/dgaage-7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u9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