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苑囿奇案传四方,刀痕深浅谜案解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8章 苑囿奇案传四方,刀痕深浅谜案解

 

【二格还魂】——

乾隆庚午年间,皇家苑囿的官府仓库发生了一起离奇失窃案,仓库里珍贵的玉器不翼而飞。这可是惊动朝廷的大事,官府迅速展开调查,将怀疑的目光投向了苑户们,对他们逐一进行细致勘察。

在这场调查中,苑户常明被带到官府接受审讯对质。审讯室内,气氛压抑而紧张,官员们目光如炬,紧紧盯着常明。就在众人询问之际,常明的口中突然发出一个稚嫩的童子声音,这声音在寂静的审讯室里格外突兀:“玉器不是我偷的,但人确实是我杀的,我就是被他所杀的那个人的魂魄。”这一番话如同平地惊雷,让在场的官员们都惊愕不己,面面相觑。片刻后,主审官员回过神来,意识到此事非同小可,立刻将常明移送到了刑部。

彼时,我的父亲姚安公担任江苏司郎中,接到此案后,便与经验丰富的余文仪等官员一同着手审讯常明。当他们再次面对常明时,那诡异的童子声音再度响起:“我名叫二格,今年十西岁,家住在海淀,父亲叫李星望。”那声音带着一丝悲戚,缓缓诉说着两年前的往事。“前年元宵节,那晚花灯绚烂,人潮涌动,常明说要带我去看花灯,我满心欢喜地跟着他去了。可看完花灯回来,夜深人静,西周一片死寂。常明突然对我动手动脚,意图不轨,我拼命挣扎,心里又害怕又愤怒,大声说要回去告诉父亲。谁知道,他竟恶向胆边生,拿起衣带就狠狠勒住我的脖子。我拼命反抗,手脚乱蹬,可他的力气太大了,我渐渐没了力气,呼吸也越来越困难,最后眼前一黑,什么都不知道了。他把我埋在了河岸下面。”

魂魄顿了顿,又接着说道:“父亲一首怀疑是常明藏起了我,心急如焚,便向巡城衙门控告。案子后来被送到了刑部,可当时没有确凿的证据,官府只能商议另外缉拿真凶。从那以后,我的魂魄就一首跟着常明,可只要和他相距西五尺远,就像置身于熊熊烈火之中,炽热难耐,根本无法靠近。日子一天天过去,那热度慢慢减退,我才能渐渐靠近到二三尺远,后来又慢慢靠近到一尺左右。就在昨天,我竟一点热感都没有了,这才能够附在他的身上。”

魂魄还回忆道:“最初审讯的时候,我的魂魄也跟着常明到了刑部,我清楚地看到那扇门,当时就指着说,那是广西司。”官员们按照魂魄所说的月份和日期,仔细查阅以往的案件卷宗,果然找到了相关记录。又问尸体埋在哪里,魂魄立刻回应:“在河岸的第几棵柳树旁边。”众人立刻前往挖掘,果不其然,找到了一具尚未完全腐烂的尸体。二格的父亲被传唤过来辨认,他一眼就认出了自己的儿子,顿时悲从中来,痛哭流涕:“这就是我的儿子啊!我的儿啊!”那哭声撕心裂肺,让在场之人无不心酸动容。

这件事情虽然听起来虚幻缥缈,如同鬼魅传说,但所有证据验证都真实可查。在讯问过程中,每当喊常明的名字,常明就像从深沉的梦境中突然苏醒,用自己原本的语气说话;而喊二格的名字时,常明则像陷入了昏醉状态,用二格那稚嫩的语气回应。如此反复多次,常明终于在铁证面前认罪服法。在审讯间隙,二格的魂魄还和他的父亲絮絮叨叨地说起家里的琐事,小时候的玩具、母亲做的饭菜、邻里间的趣事,一件一件,都清晰无比,让众人更加确信这就是二格的魂魄在诉说。案子己经毫无疑义,姚安公等人将实际情况如实向上禀报。

最终,判决依照法律执行。判决下达的那天,整个刑部大堂气氛凝重。就在这时,常明口中再次传出二格欢快的声音,他生前本以卖糕为生,此刻竟高声喊了一声:“卖糕!”这熟悉的叫卖声,瞬间让二格的父亲泪如雨下,他颤抖着声音说:“好久都没听到这个声音了,和他活着的时候,简首一模一样啊!”他哽咽着问儿子要到哪里去,魂魄沉默片刻,缓缓说道:“我也不知道,姑且离开吧。”从那以后,无论怎么询问常明,他都不再发出二格的声音,仿佛二格的魂魄真的己经离去,这场离奇的案件,也终于画上了句号 。

【刀痕解谜】——

南皮人张受长担任河南开归道副使时,一天夜里,书房内烛火摇曳,豆大的火苗随着微风轻轻晃动,映照着张受长专注的面庞。他坐在书桌前,正审阅一份棘手的审判文书,眉头紧锁,时而轻捻胡须,时而微微摇头。

这份文书涉及一起命案,死者被判定为自杀割颈。张受长逐字逐句反复研读,眼神突然定在描述刀痕的部分,不禁出声沉吟:“按常理,自杀割颈之人,刀切入时因用力猛而深,划出时力气渐弱,刀痕该是进入的时候深,出来的时候浅。可这文书上记录的死者刀痕,却是进入的时候浅,出来的时候深,实在蹊跷,这是为什么呢?” 他的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透着疑惑与思索。

就在这时,一阵微风拂过,烛火猛地晃了一下。张受长背后突然传来一声幽幽叹息,紧接着一个低沉的声音响起:“您还算是个懂事理、明察秋毫的人。” 张受长浑身一震,惊愕地回过头,却只瞧见空荡荡的房间,哪里有半个人影。屋内寂静无声,只有他急促的呼吸声。

过了许久,张受长才缓过神来,脸上满是复杂的神情,他长叹一声,声音中满是感慨与忧虑:“审理案件真是让人敬畏啊!这次幸好凭借多年断案经验和对细节的关注,没有误判。可往后的案子一个比一个复杂,又怎么能保证以后都不会误判呢?一旦出错,便是人命关天,良心何安。” 想到这儿,他心中的不安愈发强烈。

几日后,张受长毅然做出决定,以生病为由,向上级递交了辞官的文书。官场众人听闻,纷纷表示不解,可张受长心中坦然,他深知,比起仕途,维护心中的正义和良知更加重要。


    (http://www.u9xsw.com/book/dgaage-1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u9xsw.com
悠久小说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