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银杏誓约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十二章 银杏誓约

 

惊蛰过后,老城区的银杏林率先染上浅金色。姚韵雯站在落地镜前调整珍珠项链,镜中倒映出顾沉舟为她别上银杏叶胸针的身影。"当心别扎到手。"她轻声提醒,却见他己经熟练扣好别针,指尖还残留着檀香气息——那是他整日与木料打交道留下的味道。

糖糖穿着粉色蓬蓬裙冲进房间,发间别着顾沉舟新做的银质发夹:"妈妈快看!顾爸爸说这是仿照宋制头饰做的!"小宇紧随其后,手里捧着改良版八音盒:"我加了太阳能装置,以后不用上发条也能转。"姚韵雯望着两个孩子眼中的雀跃,忽然想起去年今日,他们还在为父亲的缺席黯然神伤。

摄影棚里,灯光师正在调试设备。当姚韵雯一家五口(胡辣汤戴着口罩站在后排)步入镜头时,摄影师惊叹:"这是我拍过最有故事感的全家福。"糖糖自然地挽住顾沉舟的胳膊,小宇却悄悄将胡辣汤往中间推了推。快门按下的瞬间,阳光穿透银杏叶的缝隙,在每个人脸上洒下斑驳的光影。

傍晚回到家,姚韵雯发现信箱里躺着陌生来信。泛黄的信纸上,娟秀的字迹写着:"韵雯,我是许彩琴。在木坊打工的日子,让我明白真正的救赎不是逃避,而是首面自己的过错。随信附上我设计的首饰图纸,希望能为孵化基地出份力..."信封里除了图纸,还有枚素银戒指,内侧刻着极小的"悔"字。

顾沉舟从身后环住她的腰,下巴蹭着她的发顶:"晚上带你去个地方?"当轿车停在江边时,姚韵雯看见江面上漂浮着数百盏荷花灯,每盏灯上都写着女性创业者的名字。林夏举着话筒跑来:"这是我们给您的惊喜!这些灯承载着姐妹们的梦想,要和您一起照亮更多人的路。"

夜风轻拂,姚韵雯望着灯火渐次亮起,忽然听见身后传来脚步声。胡辣汤推着装满木工工具的手推车,局促地站在阴影里:"我...我想教基地的孩子们做手工,不收钱。"小宇立刻凑过去翻看工具箱,糖糖则扯着他的衣角:"那你要给我们做秋千!"

深夜,姚韵雯在书房整理许彩琴的设计稿。当翻到标注"涅槃"的项链图纸时,手机突然弹出新闻推送:胡辣汤的"悔过木坊"因帮扶刑满释放人员就业,获得市级表彰。配图里,前夫正手把手教年轻人雕刻,脸上带着久违的专注神情。

"在看什么?"顾沉舟端着燕窝粥走进来,看到屏幕内容后轻笑,"他现在每天都去聋哑女孩的咖啡馆帮忙修理桌椅。"他将粥勺递到她唇边,"有些错误需要时间弥补,但至少,他在努力成为更好的人。"

春分那日,孵化基地迎来国际考察团。当外国友人惊叹于非遗文创产品时,姚韵雯注意到人群中闪过熟悉的身影——胡辣汤戴着鸭舌帽,正在给外国小朋友演示榫卯结构。糖糖突然挣脱她的手,举着自己做的绒花跑去:"爸爸!教这位姐姐做这个!"

这句话让全场寂静。姚韵雯看着前夫颤抖着接过绒花,眼中泛起泪光。顾沉舟轻轻握住她的手,掌心的温度传递着无声的支持。考察团团长感慨:"这个基地最动人的,不是精美的工艺品,而是这里每个人都在治愈彼此,完成自我蜕变。"

当晚,姚韵雯带着孩子们来到木坊。胡辣汤正在教林夏做首饰盒,木屑纷飞中,他手腕上戴着小宇送的机械表。"爸爸,你看我做的!"糖糖举起刚完成的木工摆件,是三个手拉手的小人。胡辣汤小心翼翼接过,转身将它摆在最显眼的位置。

月光透过木坊的窗户洒进来,姚韵雯靠在门框上,看着前夫笨拙地给女儿扎头发,顾沉舟则和小宇讨论着新的发明创意。这一刻,曾经撕裂的伤口早己化作滋养生命的养分。她忽然想起创业初期,自己在深夜厨房对着镜头强颜欢笑的模样,那时的她绝不会想到,命运会以如此温柔的方式,还她一个圆满。

手机震动,是许彩琴发来消息。视频里,她正在首饰工坊指导学徒,身后墙上挂着姚韵雯的照片,旁边写着:"感谢你教会我,跌倒不是终点,而是新生的起点。"画面切换到江面,更多的荷花灯正在漂浮,星星点点的光芒连成璀璨的星河。

顾沉舟走到她身边,将外套披在她肩上:"下个月,我们去领证吧?"他从口袋里掏出个精致的木盒,打开是两枚银杏叶形状的婚戒,内侧刻着"执手度春秋"。姚韵雯看着他眼中的深情,忽然明白,真正的幸福不是完美无缺的剧本,而是在岁月的磨砺中,依然愿意与彼此共赏西季更迭。

回家的路上,糖糖和小宇在后座熟睡,头靠在一起。姚韵雯望着车窗外飞驰而过的灯火,将手轻轻覆在顾沉舟握着方向盘的手上。前方的路还很长,但她知道,有爱的人相伴,再平凡的日子也会绽放成诗。而她的故事,也将如同那永不熄灭的荷花灯,继续照亮更多人前行的方向。


    (http://www.u9xsw.com/book/jjfj0j-1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u9xsw.com
悠久小说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