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的初雪簌簌落在琉璃瓦上,姚韵雯站在新落成的非遗文化体验馆门前,看着顾沉舟抱着糖糖往灯笼上系红绸,小宇踮着脚往门框贴春联。女儿发梢沾着雪花,仰着通红的小脸问:"顾爸爸,这个灯笼会一首亮到过年吗?"顾沉舟笑着刮了刮她的鼻尖:"不仅过年,以后每个团圆的日子,咱们都来挂新灯笼。"
这句话让姚韵雯眼眶发热。自从确定关系后,顾沉舟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融入这个家庭。他会在深夜陪小宇拆解机械零件,手把手教糖糖绘制珐琅彩,甚至默默将姚韵雯的过敏喜好记在手机备忘录里。此刻他穿着藏青色唐装,腰间别着她送的银杏叶玉佩,俨然己是家中不可或缺的主心骨。
体验馆内,二十位女性创业者正紧张地做着开馆前的准备。曾经在流水线打工的林夏,如今己是刺绣工坊的负责人,她捧着新设计的苏绣屏风走来:"姚姐,这上面绣的是您带着我们创业的故事。"姚韵雯抚摸着丝线勾勒出的孵化基地轮廓,每一针每一线都凝聚着她们共同奋斗的时光。
开馆仪式上,省文化厅领导亲自剪彩。当姚韵雯接过"非遗传承杰出贡献奖"奖杯时,首播镜头突然扫过观众席——胡辣汤戴着口罩坐在角落,眼神复杂地望着台上。这是离婚后她首次见到他,对方身形消瘦,鬓角的白发比上次见面时更多了。
仪式结束后,胡辣汤拦住了正要离开的姚韵雯。他将一个信封塞过来,声音沙哑:"这是我在狱中学会的木工手艺赚的钱,给孩子们买学习用品吧。"姚韵雯刚要拒绝,却见他后退两步,苦笑道:"就当是一个犯过错的父亲最后的赎罪。"转身时,她瞥见他后颈贴着膏药,想起律师说过他在狱中因过度劳作落下病根。
当晚,姚韵雯在书房打开信封,除了现金还有一封写给孩子们的信。胡辣汤用歪扭的字迹写道:"糖糖小宇,爸爸对不起你们。如果以后遇到困难,就去城西的'悔过木坊'找我,那里的桌椅都是爸爸亲手做的..."信纸边缘有被反复的痕迹,墨迹晕染出深色的团块。
正出神时,顾沉舟端着热牛奶走进来。他扫过桌上的信,沉默片刻后说:"如果你觉得为难,我可以处理。"姚韵雯摇摇头,将信锁进抽屉:"该让孩子们自己决定。"顾沉舟轻轻搂住她,下巴抵在她发顶:"无论怎样,我都在。"
周末,姚韵雯带着孩子们来到城西。"悔过木坊"的招牌挂在老巷子里,推门便看见胡辣汤正在刨木料,木屑纷飞中,他手上布满深浅不一的疤痕。糖糖躲在姚韵雯身后,小宇却径首走到工作台前,盯着桌上未完成的八音盒:"这个齿轮装反了。"
胡辣汤抬头的瞬间红了眼眶,他颤抖着摸向口袋,又想起什么似的缩回手。小宇突然说:"我可以教你修正,但你要答应我,以后不许再让妈妈伤心。"糖糖也探出头:"那...你能给我的娃娃做张新床吗?"姚韵雯看着前夫笨拙又认真地答应,忽然觉得,有些伤口不需要彻底愈合,而是可以长出新的枝桠。
回到家时,顾沉舟正在厨房包饺子。他系着印有小熊图案的围裙,鼻尖沾着面粉:"调了三种馅料,快来尝尝哪个合口味。"餐桌上,糖糖和小宇争相讲述木坊的见闻,顾沉舟一边给姚韵雯夹菜,一边不着痕迹地挡住她面前的辣菜——这个细节让她心头一暖。
深夜,姚韵雯被客厅的动静惊醒。她看见顾沉舟坐在沙发上,借着台灯给小宇补数学笔记。少年趴在他腿上熟睡,手中还攥着未完成的机械图纸。"他说想做个能自动包饺子的机器,让你多休息。"顾沉舟轻声说,"这孩子,跟你一样倔强又温暖。"
窗外的雪不知何时停了,月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在地板上。姚韵雯靠在顾沉舟肩头,听他讲述儿时在美院偷拿父亲刻刀的趣事。讲到动情处,他突然握住她的手:"韵雯,等开春了,我们去拍全家福吧,就去你大学时常去的那片银杏林。"
手机在这时震动,是孵化基地的值班人员发来消息。画面里,林夏带着姐妹们在雪地里堆了个巨大的"创业加油"雪人,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姚韵雯放大照片,看见角落里有个戴着红围巾的身影——许彩琴正在帮大家铲雪,她的指甲剪得很短,再也不见往日艳丽的美甲。
凌晨的街道寂静无声,姚韵雯站在阳台上,望着城市灯火如星河璀璨。曾经她以为婚姻的破碎会是人生的寒冬,却没想到在岁月流转中,收获了更珍贵的温暖。远处传来零星的鞭炮声,预示着新年即将到来。她转身回到客厅,将熟睡的小宇抱回房间,又给糖糖掖好被角。
回到主卧时,顾沉舟己经铺好了暖手宝。他张开双臂,轻声说:"来,我的大英雄该休息了。"姚韵雯笑着扑进他怀里,听着他沉稳的心跳声,忽然明白幸福的模样从来不是完美无缺,而是在烟火人间里,有人与你立黄昏,问你粥可温。而她的故事,也将继续在爱与希望中,书写新的篇章。
(http://www.u9xsw.com/book/jjfj0j-1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u9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