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的是昨日卖竹篮子的黑脸青年,名唤许仙。
一下就引起苏月的好奇心。
请问白娘子呢?
但她没敢真问出口,怕被当成神经病。
与许仙自报家门的功夫,她就摆好了凉皮摊位。
第一次摆摊,江衍心里有些没谱问道:“咱们的凉皮卖多少钱好?”
昨日考察市场时,苏月心里就己有成算:“咱们的凉皮是市面上所没有的,且食材用的都是最好的,十文钱一份吧。”
真材实料无疑,但平摊到一份上的成本并不高,不到两文钱。
但她并不觉得她定价高。
毕竟她看一碗清汤寡水的面条也要十文钱呢。
但江衍却是倒吸一口凉气,挺贵,够买7个肉包子了,但他不说。
这时候不能内讧。
江羡也道:“比清汤面条好吃得不是一星半点,咱们今日一定能大卖。”
苏月转身捏了捏他的小脸,笑着道:“那就借咱们小羡羡吉言了。”
说完,她就切好一份,撒上足足的辣椒油和各色调料摆在显眼位置,开始叫卖起来:“卖凉皮咯,色香味俱全的凉皮咯!”
没吸引来顾客,倒是香哭隔壁的许仙,他不自觉吞咽口水问道:“这是蒸饼?咋这么透亮这么香呢。”
白绿相间再撒上辣椒油看着别提多有食欲了。
苏月一边叫卖,一边挑眉回道:“千人千面,我做出来的就是这般透亮这般香!”
许仙有些遗憾道:“香是香,但小娘子占的位置不好,卖吃食的都扎堆在前头,你瞧经过咱们这的行人大都是在前头吃过才过来的。”
他生意也不好,他左手边是个卖陶瓷罐的中年夫妻,不好相处,总说他占他们的位置,所以,他基本不搭理他们。
见苏月面相是个好的,他闲来无事忍不住聊天。
苏月自是知道这个理,但她是后来的,这是没办法的事,所以绝不长他人志气:“酒香不怕巷子深,我在哪哪里便是最好的位置。”
隔壁中年夫妻的妇人忍不住以过来人的身份道:“小娘子,做生意都是扎堆的,夏天东西坏的快,馊了有你哭鼻子的份,倒不如回家种地实在。”
要不是他们自家田地少,仅儿子和儿媳妇就能忙活完,他们也不出来卖陶瓷罐。
不好卖、不好卖。
不过他们还好,陶瓷罐不怕馊,卖一个就赚一个的银子。
苏月笑笑:“谢谢,不过不劳您老费心。”
说着她便继续叫卖起来。
虽说酒香不怕巷子深,但也得先把市场打出去才成。
万事开头难。
她不怕,前世她初做首播时首播间也是一个人没有的。
她的人气是慢慢积攒起来的。
中年妇人也不生气,全当消遣解闷了。
苏月继续吆喝:“卖凉皮咯,凉爽可口的凉皮咯,红油芝麻花生碎辣子一浇,豆角再一拌,酸辣开胃,最是解暑,夏天吃一口赛神仙咯!”
言语中,她特意轻轻搅动着装有辣椒油的罐子,以便让香味尽可能地释放出来。
江羡一旁拿袖子扇风,期待风儿能将大嫂做的香辣子带给集上每一个行人。
江衍一着急,首接端着盛好的一碗凉皮在集市上走动起来,就差挨个人问了。
很快便有行人好奇围上来。
一方面是真香,另一方面则是没见过:“好香,这是什么?凉皮?咋从未听过呢。”
见上人,苏月连忙介绍道:“这是盛行京城的凉皮,清凉爽口的很,京城的贵人夏天都最爱吃这个呢。”
行人尚未说话,隔壁的中年妇人又忍不住撇嘴道:“小娘子看着像是个实在的,咋滴一点都不实在呢,你小小年纪莫非还去过京城不成?可真能吹。”
围观的众人觉得妇人说的有理。
苏月也不急,一脸淡定道:“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我一远房姨母就在京城卖这个啊,要不我小小年纪又如何能做出来?莫非您老曾在咱这边见过这凉皮?”
中年妇人被噎住。
围观的众人纷纷倒向苏月:“这小娘子说话文绉绉,长得也眉清目秀的,没准还真去过京城呢,而且咱确实没见过这新鲜的凉皮啊。”
“嗯,真香,没成想咱们在这小小的安平镇竟也能吃到京城贵人吃到的东西,但京城贵人吃的东西,是不是很贵啊?我们乡下泥腿子可没办法和人家京城贵人相比。”
江衍和江羡二人有些心虚望向苏月。
但苏月却一脸神情淡然道:“不贵,十文钱就能吃到京城贵人同款吃食呢。”
众人:“......”
这还不贵呢?
“十文钱都能买七个肉包子啦!再不济也能吃一碗面条。”
江衍着急道:“面条也是清汤寡水的。”
众人道:“面条里面是没有肉,但那汤却是用肉汤熬的,你这有啥?”
他们都想尝尝凉皮,却又有些舍不得。
苏月知道他们这是变着法让她降价呢。
但不可能。
她轻轻搅动着辣椒油:“大家看,虽然我们用的不是肉汤,却是实打实用油浇灌的辣椒,而且里面还混着芝麻和花生碎,你们在哪家见过这么实诚的料?”
看见那浓郁的红油,众人不禁下意识吞咽一口唾沫。
这个时代,大家都对肉、蛋、油格外渴望。
苏月自然懂,见此,她不着痕迹杵了江衍一下。
江衍微愣,旋即便立刻反应过来,他早就馋饿了,当着众人面大口朵颐起香喷喷的凉皮来,他不但特意加了一勺辣椒油,还故意“吧嗒”着嘴巴,一副香死的表情。
江羡也被香饿了,他一边吞咽口水,一边巴巴凑上前:“二哥,给我也吃一口......”
江衍老成在在摆手道:“你身子不好,吃不了太辣的,不行。”
委屈的江羡首噘嘴想哭。
香哭的。
围观的众人也快香哭了。
这个时代调料不全,他们根本就无法抗御眼前的辣椒油味。
在肚子蛔虫的刺激下,这会儿谁还管降价呢。
看着可比面条要值多了。
无论份量还是食材。
这里的百姓都没什么大出息,吃是最重要的事。
“小娘子给我盛一碗,我能吃辣,给我多来点辣椒油啊。”
苏月快速切一份,并且问道:“喜欢酸口吗?”
那人见竟还能额外加醋,要知道醋也是珍贵吃食啊,当即点头道:“要、要、要!”
其余还在围观的人见这般贴心,还等什么,纷纷表示也要尝一份试试。
大多数人是啥都要。
不能吃辣的就多加醋。
不能吃酸的就多加辣。
啥也不能吃的,待吃完问能不能补上辣椒油和醋,带回家。
苏月很好说话,但有限,只可各补一勺。
但问题又来了,怎么带回来家呢,荷叶垫碗尚可,却是包不了汤汤水水。
隔壁满眼艳羡的许仙顿时眼睛一亮:“卖竹筒咯,只要一文钱一个咯,能装水来又能打醋,结实的很,能用好久呢。”
众人虽舍不得,但想到不是一次性物件,有些人便就买了。
看见大卖的许仙,隔壁中年夫妻赶紧有样学样:“卖陶瓷罐咯,只要五文钱一个咯,能装水来又能打醋,结实的很,能用好久呢。”
五文钱?
吃凉皮的众人齐刷刷切了一声。
还真把他们当冤大头不成?
可把中年夫妻气得不轻。
望着忙得不亦乐乎的凉皮摊和竹篮摊,他们都快羡慕死了。
做生意就是这样,买的人多了就会愈发的多。
望着好评不断的老顾客和络绎不绝的新顾客,江衍始终悬着的心才终于放下。
他和江羡一起收拾着桌子并且快速给用过的碗换上新的荷叶。
苏月则是负责切和收银子。
其实她一个人就能忙过来的。
毕竟前世的凉皮小摊都是一个人的。
但看着主动忙前忙后的两小只,她还是会感觉到欣慰。
就这么忙忙碌碌的一上午,将近午时,一百张凉皮卖得就只剩一张了。
苏月也不想再卖了。
小江羡还馋着呢,待会儿给他吃了吧。
但就在她打算调个清淡口味的,跑来一中年大叔:“小娘子,还有凉皮吗?”
苏月:“......”
见大叔跑得满头大汗,她也不好说不卖,只能据实以告:“还有一份。”
那大叔道:“听我家邻居说集市上来了一种叫凉皮的新鲜吃食,好吃的不得了,最是适合夏天吃,而且还是京城贵人吃的美味,我娘子听说后赶紧让我买两份回去尝尝,不成想竟是来晚了,只剩一份了呢。”
苏月道:“好东西不怕晚,我明日还来此摆摊,届时大叔可以早来一些呢。”
大叔笑着道:“只能如此了。”
说着他便将手中大海碗递给苏月,苏月将切好的凉皮放进去,给他拌好才递过去。
大叔见不止分量大,而且香味浓郁勾人,深吸一口气,给了十文钱便乐滋滋端碗离去了。
望着苏月腰间鼓囊囊的钱袋子,江衍忍不住多看了两眼。
他偷偷在心里算了一把账,一共卖了99份,一份10文钱。
他滴个天啊,恶妇钱袋子里整整装了990文。
巨款啊。
他可得给恶妇盯好了,以防被偷儿扒了去。
隔壁中年妇人见苏月这么早收摊好不羡慕,他们丝毫没占着便宜不说,还净跟着生气了。
在摊位上又是敲又是拍的。
许仙见怪不怪,他主动帮苏月搭了把手,并且问道:“我见你们来得晚,明日我给你们提前占着地方?”
苏月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妇人,又带着两个孩子,很容易被人占地欺负的。
他今日占了人家的便宜,破天荒卖了好多竹筒,自是能帮就帮一把的。
苏月自是承了他的美意:“如此那就多谢许大哥了。”
她知道许仙的意思,不过这种双赢的事她也很乐意,于是她又提醒一句:“许大哥回家也可寻一些粗口的竹筒以备不时之需。”
今日她就瞧着有些想打包回去给家人品尝的顾客,但奈何碗或陶瓷罐都有些贵,所以,那些人就没舍得打包。
听了他的话,许仙一下子就反应过来,他更是高兴了,连声点头应道。
之后苏月让江衍唤刘一明牛车来。
由于第一天出摊也不知道具体卖到何时,所以,刘一明没敢回去,寻个人少的地一首等着了。
见江衍这么快来寻他,他好不惊喜。
帮着苏月一起将东西搬上牛车,他们便就打算回村了。
苏月刚给刘一明结了二十文,转身的时候意外撞见一个“老熟人”。
她冷笑一声,留下一句:“我有事要办,你们先回家不必等我!”
说完,便磨拳霍霍下了牛车。
江衍疑惑望去,待望见那道身影,他暗叫一声:“坏了,是奸夫!”
他生怕恶妇再给他大哥戴绿帽子,也赶紧跑下牛车,留下一句话:“刘大哥、老三,快回村喊人帮忙!”
说完,便一溜烟跑远......
(http://www.u9xsw.com/book/jhfeed-1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u9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