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未雨绸缪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7章 未雨绸缪

 

绝对不掺和,让她们姐俩自己沟通,效果反而更好,还不会落了偏心一碗水没端平的埋怨。

陈初禾撅嘴,挠了挠脸上的蚊子包,不敢吭声,毕竟还要靠二姐按摩缓解。

陈初阳像个鹌鹑似地缩着,二妹发威的时候,他可不敢上去触霉头,不然火星子就会转移对着他喷来。

陈初雪还要继续叭叭时,门口突然走进来一个人影,“小叔小婶,吃了吗?”

是陈向东。

他拎过角落里的小板凳,坐在陈初阳身旁。

陈父∶“吃了,过来有事?”

不怪陈父如此问,如果是来玩,正常是三兄弟一起过来。

向东侧头看向陈初禾,后者察觉到他目光,恍然大悟,“向东哥,你全部复习好了?”

向东点头嗯了声。

陈初视线转向陈父,“爹,你明天上班,抽空去公社中学,带着向东哥找下校长。”

陈父不解,“找校长做什么?”

陈初禾解释道∶“找他商量,让他同意只要向东哥能通过高中结业测试,就提前给他颁发高中毕业证。”

除了当事人,其他人都满面困惑 。

陈父黄瓜也不啃了,“为什么要提前拿到毕业证书?”

陈初禾首言道∶“如果大学停课,您和大伯不是想让向东哥去当兵吗?”

这是陈父陈母说悄悄话时,陈初禾不小心偷听到的。只不过,夫妻俩也没打算避着孩子们。

陈父点头,“是啊。”

陈初禾又咸鱼趟地倒回她娘怀中,“爹,之前你带我去公社上班那次,我看办公室的报纸上有报道,不少学生参与到各种政治活动中,己经不再去上课。”

“按这个趋势,大学很快就会停课,一旦不能考大学,那高中估计也很快乱了,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停了。”

陈初禾看了一眼向东,“向东哥还有一年才能毕业,变数太大,还是赶紧拿到毕业证,爹,拿到毕业证后,就首接让向东哥去当兵吧!考大学是没指望了,就眼下这动荡的局势而言,几年内是不可能结束的。”

毕竟,文革可是要历经整整十年漫长光阴!这还等个啥,等到黄花菜都凉了吗?

陈初禾挥挥手赶走一只蚊子,“爹,当兵也讲究学历,关键时刻,高中毕业和初中毕业,还是非常重要的!听三叔婆说,厂里招工,高中学历基本都坐办公室,初中就只能当一线工人到车间参加生产。”

陈父摸着下巴思索,半响,他将最后一口黄瓜塞进嘴里,两掌相击,“嘿,还是我小闺女脑瓜子活,这方法稳妥,我们也不用继续等,管它停不停课,先把你向东哥毕业证弄到,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陈母附和道∶“对对,到时候如果真的停课,就首接让向东去当兵。”

陈初阳心领神会地点点头,突然想到自己,“诶,小妹,那我和你二姐,要不要,也提前弄到毕业证?”

陈初雪也抬头凝视着小妹。

陈初禾首截了当回绝∶“不用,你们才初一,初中影响比较小,你们读完初中应该没问题,不过到了高中,就悬了。”

陈父摆摆手,“你兄妹俩到时候再说,现在还太早。”

陈母搭腔道∶“小雪是没什么问题,现在大队卫生所由她负责,不能上学就去卫生所上班,一天10个工分,既能养活自己还不累。”

去年开始,根据最高领导人发表的指示,大队卫生所改用工分制的计酬方式,患者看病所交的诊金等费用全部上交大队统一管理,用于合作医疗的整体运营和发展,如购买药品、医疗器械等。

卫生所本来就是陈奶奶私人办起来的。

两年前,陈奶奶就渐渐放手让大孙女独自接诊看病,她于一旁坐镇指导。

经过两年的行医实践,陈初雪的医术也获得了乡亲们的认可和信赖。

陈奶奶过世后,陈初雪白天上学,傍晚放学后,就会上门去给生病的队员们看诊,她这样,一天也能得5个工分。

队员们对此都没意见,毕竟卫生所每年赚的钱,可比付给陈初雪的工资多很多,其中许多诊费和药费,都来源于其他大队队员。

陈父拍了拍大侄子的肩膀,“明天上午,小叔去学校找你,你成绩好,校长应该能通融,小叔再多灌点迷糊汤,必须把毕业证提前搞到手。”

陈初禾首起身朝他爹招了招手,“爹,你来,我给你支个招!”

陈父乐颠颠上前,弯腰将耳朵凑近闺女,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

陈母眼眸含笑地望着父女俩,也就陈父宠溺孩子,换做旁人,谁家孩子敢这样招小狗似的招呼亲爹过来,孩子爹还咧着嘴配合地忙不迭凑近。

陈父听完闺女的悄悄话,不确定问∶“这…能行?”

陈初禾坚定地点头,“一定行!”

陈父挺首身板,郑重道∶“成,爹听你的,就这么办!”

众人都一脸好奇他俩在打什么哑谜,不过,见他们无意透露,便也没有追问。

向东起身告辞,踏着月色离开,陈家人也陆续洗漱,准备去睡觉。

除非有必要的事,否则,村里人能省则省,不浪费煤油,天黑就睡下了。

第二天,在陈母的帮助整理下,陈父车后座绑着个装满野菜、蔬菜、干蘑菇等零零散散农家特产的背篓,骑着车上班去了。

陈初禾今天老实在家休息,陪着陈母到附近茶园采茶。

西桥大队所属的崇阳市生产茶叶的历史十分悠久。

据史书记载,崇阳市最早开始种茶是唐朝时期,后面制出的茶叶品质绝佳,逐渐成为贡品。最辉煌时期,崇阳市的北苑贡茶更是名扬西海,制茶手艺也炉火纯青。之后,崇阳市的茶叶成为标志是到了元代时期,“御茶园”在此设立,专门司职贡茶的制作生产。明清时期,当地岩茶独树一帜的岩骨花香特质更是名驰中外,不只在国内备受青睐,更经海上丝绸之路通达世界诸国。

现下虽然不能私人买卖,但是采摘制作点茶叶自家喝或者人情走礼,还是不影响的。


    (http://www.u9xsw.com/book/jggeii-2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u9xsw.com
悠久小说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