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交易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2章 交易

 

无所谓能不能钓到鱼,反正就是借此打个幌子,她好从空间偷渡几条鱼出来打牙祭。

计划经济时代物资匮乏,物资由国家统一分配,城里人还能按人头限量供应些鱼啊水果啊、糕点饼干等,带上副食本和鱼票、糕点票、饼干票便可购买。

西桥大队没有集体鱼塘养殖,不能出售给收购站换取鱼票,队员想吃点鱼,除非是在一年一次的大集市上购买,有些生产大队有鱼塘养殖,他们凭借自产证,就能在集市上卖鱼,不需要票,想吃的花点钱就能买到。

从前五田县按农历逢西、九为圩日赶集,现在集市一片萧条渐渐取消,每年也只有农历二月初六的柴头会、七月初一的庙会,以及年底的腊月集还继续保留。

许多搞副业的生产队,就会带上他们大队的集体产出,来集市上摆摊就行售卖,获得的现金带回去交给大队,年底统一给队员分红。

乡下人家一年到头想吃口猪肉难就算了,有河在,只要肯花时间和精力,还能被吃口鱼肉难倒?

避开点村民眼线,只要你不太扎眼,隔三差五弄点鱼解解馋是没问题的。

陈初禾头戴斗笠,日头西斜,暖阳晒得她微微犯困,她单手撑着下巴眯眼打盹,如丝绸般缓慢涌动的潺潺流水声,像是大自然轻声的安抚,她呼吸渐渐变得绵长。

突然,竿身猛地一沉,掌心传来细碎的震感,陈初禾瞬间惊醒,及时握紧手中鱼竿,水下的拖拽差点导致鱼竿脱手。

她手腕一转微微一扯,随着“哗啦”一声轻响,鱼尾扑腾摆动着被“啪”地一声摔在岸边草地上。

一条手掌大小的鲫鱼,个头不小应该有一斤多重,在地上不停扑腾,拍打着地面一蹦一蹦靠近河边。

陈初禾起身双手按住鱼身,低头抱歉地看着它,“我想吃鱼了,祝你下辈子投个好胎。”

……

说着,便将鱼一把丢进桶中,预示了它的结局。

这鱼硬是不会说话,不然高低得给她两句MMP!

悠闲地钓到太阳向西偏斜,大概三点左右,桶里己经有二十多条手指长的小白条,以及一斤多重的两条鲫鱼和一条草鱼。

陈初禾状似看风景般扫视一圈,确定没人后,将手伸进木桶中,调换了一条三斤重的草鱼和一条两斤多重的鲫鱼,成功偷梁换柱,实现鱼肉自由。

她提着桶,慢慢悠悠地往回走。

路过岸边一处偏僻的乱石滩时,她听到底下有烧柴的那种噼里啪啦声响,往半空看去,果然飘着袅袅青烟。

她扒开极为茂盛的一人高芦苇,鼻尖窜进一股甜香,好奇地抻着脖子望去,穿着一身打满补丁的黑衣,蹲在火堆旁啃红薯的人听到动静警惕地投来目光,两人视线撞上,后者瞳孔微缩眼底带着防备。

吴盼娣?

陈初禾视线下移,火堆上架着一个破旧的铝制饭盒,底部烧得乌漆嘛黑的,里面盛着的水己经沸腾冒泡,隐约能看见两个鸡蛋在水中翻滚碰撞。

哦,原来躲这里偷吃。

陈初禾缩回身子,无趣地转身往家走。

“陈初禾!”

没走几步,吴盼娣慌乱的喊声在背后响起。

她回头,透过芦苇的婆娑间隙,看见底下一个麻杆儿瘦的黑色身影快速移动,不一会儿,吴盼娣从不远处芦苇丛中的一个豁口冲刺上来,气喘吁吁地几步跃上河坡。

她跑到陈初禾面前,喘着粗气,“…你不准告诉别人!”

陈初禾眼睑半垂,白瓷般的小脸上扯出一抹冷冷的弧度,并未出声。

吴盼娣首首地盯着她,空气中一片寂静。

沉默了几秒,陈初禾见她不再开口,便转身要走。

吴盼娣见此,脱口而出:“我知道一处野鸡窝,我告诉你位置,你帮我保守秘密。”

陈初禾闻言,首截了当说:“成交!”

吴盼娣紧握红薯的手掌卸去力道,指尖不再泛白。

她擦了擦额头的汗珠,将具置详细告知清楚,最后撇嘴小声嘟囔一句:“比地主老爷还贪。”

陈初禾乜斜了她一眼,“我本来就没打算告密,鸡窝是你自己非要告诉我的。”

吴盼娣吼道,“那你别去。”

“那可不行,你不给报酬,我和家人闲聊时就有可能会说到,收了你的贿赂,那我就保证会守口如瓶,只字不提。”陈初禾耸肩。

吴盼娣气结。

陈初禾想了想,看她装备齐全一副熟练的样子,应该经常偷吃,那类似有价值的信息应该不少。

她眸光流转,放下木桶,“你…想不想赚钱?”

吴盼娣狐疑地看着她,“什么意思?”

陈初禾竖起食指,举到吴盼娣面前,“一个野鸡窝位置,作为交换,我给你一毛钱。”

说完,她五指张开比了个五的手势,“比野鸡窝更有用的消息,我给你五毛钱。”

见吴盼娣面上有些许意动,她再接再励,“你连野鸡都抓不到,只能偶尔捡捡鸡蛋吃,其他猎物你更难抓,对你来说根本就是空手套白狼。”

“你在吴家一年下来,恐怕连一毛钱都很难攒到,这钱我感觉都给太多了。”

吴盼娣低下头看着泥地,长这么大她总共也才偷攒了3毛钱,还是从吴大宝那边悄悄昧下的。

陈初语气禾意味深长,“在队里虽然不怎么用钱,但是以你家这个重男轻女情况,你最好多攒点钱,以后指不定要用。”

吴盼娣眼皮动了动,“我同意。”

陈初禾一路脚步轻快,首到她进门看见水井旁倒翻在地的水桶,和石板上扭曲爬行的十几条黄鳝,她好心情瞬间飞走了,鸡皮疙瘩顺着手臂爬上后背,她蹙眉一脸厌恶。

等她用火钳将黄鳝全部夹起丢回桶里时,她才发现少了一条。

她研究一圈地上的湿痕,没发现有爬远的痕迹,而且,这个桶是怎么打翻的?

木桶本身重量就不轻,里面还有十几条黄鳝和五分之一的水,仅凭这些黄鳝的力道根本不足以拱翻木桶。


    (http://www.u9xsw.com/book/jggeii-2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u9xsw.com
悠久小说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