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我们出三十亿收购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98章 我们出三十亿收购

 

“我们准备出资三十亿,整体收购!所有债务,我们承担。

所有工人,我们接收。只有一个要求,三天之内,必须签约!”

李达康的心,动了一下。

三十亿!这个数字,像一剂强心针,狠狠地扎进了他那颗渴望GDP的心脏。

而且对方的条件,优厚得近乎不真实。

“你们为什么这么急?”

李达康保持着警惕。

“时间就是金钱,我的朋友。”

彼得·周优雅地摊开手。

“华尔街不相信眼泪,只相信效率。

我们看中的,是汉东未来的发展潜力,更是李书记您雷厉风行的执政风格。

我们愿意用这三十亿,赌一把汉东的明天,也赌一把李书记您的前程。”

这番话,说得李达康热血沸腾。

他仿佛己经看到,在自己的主导下,京州的GDP坐上了火箭,一飞冲天。

当天晚上,他罕见地主动给祁同伟打了个电话,语气里带着几分炫耀。

“同伟同志,你可能想不到,问题解决了!美国人,拿着三十亿,来求我了!”

电话那头的祁同伟,正在看安欣送来的一份报告。报告的主角,正是这位彼得·周。

“达康书记,天上不会掉馅饼。就算掉,也不会掉这么大的。”

祁同伟的声音很平静。

“你什么意思?你是觉得我李达康,连这点判断力都没有吗?”

李达康的火气,一下子就上来了。

“我只是提醒你,这位彼得·周,他的雷神资本,去年才在开曼群岛注册,注册资本,一万美金。

而他本人,是刘合案里那个资本女王李红的表弟。你觉得,这是一个正常的投资人吗?”

“而且,我得提醒你一句,你能够坐上现在的位置是我祁同伟一手提拔的!!!”

李达康,沉默了。

电话里,只剩下他粗重的呼吸声。

他感觉自己像个刚从赌场赢了钱的赌徒,还没来得及高兴,就被人当头泼了一盆冰水。

“安欣。”

祁同伟挂断电话,对一旁的安欣说。

“到!”

“这个彼得·周,给我盯死了。我要知道他每天见了谁,说了什么,甚至吃了几个包子。另外,帮我约个人。”

“谁?”

“一个很多年不问世事的老朋友。一个能帮我们,给那三十亿美金,重新估个价的人。”

祁同伟的眼神,望向窗外。

他知道,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他不仅要和沙瑞金这样的新王博弈,更要和那些隐藏在资本背后的旧臣掰手腕。

而李达康这辆推土机,虽然马力足,但方向盘,必须牢牢地握在自己手里。

安欣觉得自己的职业生涯,正在朝着一个奇怪的方向发展。

以前,他抓贼,抓杀人犯,现在,他盯梢金融精英,调查离岸公司,偶尔还要客串一下花艺爱好者和古董鉴赏家。

他感觉自己再这么干下去,都可以去考个注册会计师或者MBA了。

“厅长……不,组长。您让我找的这个人,到底什么来头?”

安欣把一份资料放在祁同伟桌上,脸上写满了困惑。

“陈岩,男,西十二岁。前省发改委最年轻的经济顾问,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

十年前,因为反对当时赵立春力推的汉东明珠电视塔项目,被打成保守派,愤然辞职。

后来自己开了个投资咨询公司,没两年就倒闭了。

现在……现在在城南一个破巷子里,开了家旧书店,聊以度日。”

安欣挠了挠头。

“这……这履历,大起大落得跟过山车似的。您找他,能行吗?”

“越是这样的人,骨头才越硬,脑子才越好使。”

祁同伟翻看着资料,眼神里透着欣赏。

“走,去会会这位被埋在故纸堆里的高人。”

城南的闻道轩书店,藏在一条仅容一辆三轮车通过的深巷里。

店面不大,光线昏暗,空气中弥漫着旧纸张和灰尘混合的味道。

一个戴着高度近视眼镜,头发乱糟糟的中年男人,正趴在一堆旧书里,聚精会神地用放大镜看着什么。他就是陈岩。

“老板,收书吗?”

祁同伟走进去,随手从架子上拿起一本泛黄的《国富论》。

陈岩头也没抬。

“看版本,也看品相。你手里那本,最多二十。”

“如果我用光明峰集团未来的十年发展规划,来换你书架上所有的书,你换不换?”

祁同伟淡淡地说道。

陈岩握着放大镜的手,停住了。

他缓缓抬起头,透过厚厚的镜片,审视着眼前这个年轻人。

他的眼神,不像个落魄的书店老板,反而像一台高速运转的分析仪,锐利而又冷静。

“你是谁?”

“祁同伟。”

陈岩的瞳孔,微不可察地收缩了一下。

他放下放大镜,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灰尘。

“祁厅长的大名,如雷贯耳。不过,我对一个注定要被拆骨分肉,论斤贱卖的厂子,没什么兴趣。”

他显得意兴阑珊。

“如果我说,我有办法让它起死回生,甚至,变成一只会下金蛋的凤凰呢?”

“那就要看,是谁来当这个孵蛋的人了。”

陈岩推了推眼镜。

“是李达康那种只知道杀鸡取卵的屠夫,还是你这种……连桌子都敢掀的赌徒?”

安欣在一旁听得心惊肉跳,这书呆子说话也太冲了,敢这么跟祁同伟说话的,上一个坟头草都三尺高了。

祁同伟却笑了。

“都不是。我需要一个能算出这只凤凰到底值多少钱,并且能画出它未来飞行路线的建筑师。

而你,陈岩先生,就是我找到的,唯一合适的人选。”

他把彼得·周的资料和雷神资本那份看似的收购计划,推到了陈岩面前。

陈岩只扫了一眼,就发出一声不屑的冷笑。

“典型的秃鹫资本玩法。

用一个空壳公司,借助内应,制造恐慌,压低资产价格,然后用极低的成本,甚至是通过银行贷款,完成蛇吞象的收购。

等他们把最值钱的土地、技术、许可证全部剥离转卖之后,再把剩下的烂摊子和几万工人,重新扔给政府。

这一进一出,他们至少能卷走一百个亿。至于那三十亿的收购款,我敢打赌,一分钱都不会是他们自己的。”

他的分析,与祁同伟前世的记忆,几乎完全吻合。


    (http://www.u9xsw.com/book/jgfhi0-9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u9xsw.com
悠久小说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