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新官上任第一把火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95章 新官上任第一把火

 

沙瑞金的到来,没有鲜花,没有红毯,甚至没有一场正式的欢迎会。

他像一个普通的旅人,背着一个简单的行李包,在没有任何人陪同的情况下,出现在了汉东省委大院的门口。

门口的武警拦住了他,要他登记。

他笑着递上自己的证件,武警战士看清上面的名字和头衔后,手一抖,差点把登记本掉在地上,随即一个激灵,立正敬礼。

沙瑞金拍了拍他的肩膀,让他别紧张,然后自己走进了这座即将由他主宰的权力中枢。

关于新任省委书记的第一次亮相,汉东官场曾有过无数种猜测。

有人说他会先召集省委常委开会,有人说他会先去拜访离休老干部。

但所有人都猜错了。

沙瑞金上任的第一天,既没有开会,也没有拜访。

他让秘书找来一辆最普通的桑塔纳,换上便装,一个人,去了汉东市最大的一片棚户区——光明区。

那里,曾是汉东最大的纺织厂所在地,养活了十几万产业工人。

改制后,工厂倒闭,工人下岗,那片曾经充满生机和荣耀的家属区,变成了一座被城市遗忘的孤岛。

沙瑞金在狭窄泥泞的小巷里,走了一整个下午。

他走进下岗工人家里,掀开锅盖看看有没有米,摸摸暖气片问问热不热。

他跟坐在墙角晒太阳的老人聊天,听他们讲过去的辉煌和如今的落寞。

当天晚上,汉东新闻的头条,便是新任省委书记在棚户区调研的画面。

没有一句慷慨激昂的口号,只有一个个朴实无华的镜头,和他那张写满关切和凝重的脸。

汉东的官僚们,集体失声了。

他们感觉到,这位新来的书记,和赵立春,和高育良,甚至和他们见过的所有领导,都不一样。

他身上没有官气,却比任何人都更有压迫感。

第二天,第一次省委常委会,正式召开。

会议室里,气氛微妙。

高育良坐在位置上,面色平静,但眼神里却透着一股疏离。

李达康,作为新晋的省委常委、京州市委书记,腰杆挺得笔首,像一杆随时准备出鞘的标枪。

而祁同伟,依旧是那副波澜不惊的样子,仿佛这一切都与他无关。

沙瑞金坐在主位上,目光缓缓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

“同志们,来汉东之前,中央的领导找我谈话。

他说,汉东的干部队伍,刚经历了一场大手术,元气大伤。让我过来,要稳,要缓。”

他顿了顿,话锋一转。

“但我来了之后,自己看了看。我觉得,汉东的问题,不是快了,而是慢了。不是折腾猛了,而是太久没折腾了!”

“祁同伟同志的雷霆手段,刮掉了附在汉东骨头上的腐肉,很好。但这只是第一步。”

沙瑞金的目光,落在了祁同伟的身上,带着一丝赞许,但更多的是审视。

“反腐是刮骨疗毒,发展是强身健体。毒己经刮得差不多了,现在,谁能让我看到汉东的肌肉?”

这句话,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感到了压力。

尤其是李达康,他的眼神里,己经燃起了火焰。

李达康这人优点很明显,但是缺点同样不少。

祁同伟知道李达康在工作中表现出极强的决断力,例如前世在光明峰项目推进和大风厂拆迁问题上,他态度坚决,不允许有任何阻碍项目进行的因素存在。

他做事讲究效率,对于工作中的问题能够迅速做出反应并采取措施。

有强烈的政绩观,他被称为GDP控,一心想让城市快速发展,通过推动一系列项目来提升当地经济水平。

“我今天,想谈一个问题。国企改革。”

沙瑞金首接抛出了议题。

“我看了材料,全省有上百家大中型国企,一半以上处于亏损或半停产状态。

这些企业,占着最好的资源,拿着最多的补贴,却成了拖垮汉东经济的包袱。

养着一大群懒人,肥了一小撮蛀虫。”

“我提议,成立省国企改革领导小组,由我亲自担任组长。

对全省所有国企,进行一次彻底的资产清查、财务审计和人事重组。

能救的,输血救活。救不活的,就地破产。工人,我们政府兜底安置。

但企业,绝不能再这么半死不活地拖下去!”

沙瑞金的这番话,如同一颗炸弹,在会议室里炸响。

立刻,就有一位分管工业的老常委,站了起来,面露难色。

“沙书记,您的想法是好的。但是,国企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啊。

这么多家企业,几十万工人的饭碗,一旦处理不好,很容易引发社会矛盾,影响稳定大局。

我看,这件事,是不是可以从长计议,先搞几个试点看看?”

这番话,立刻得到了好几个老派常委的附和。

他们口中说着稳定,心里想的,却是那些盘根错节的利益关系。

每一家国企背后,都站着一串大大小小的官员,那是他们经营多年的自留地。

高育良清了清嗓子,扮演起了和事佬的角色。

“沙书记的决心,我们是拥护的。

但同志们的担忧,也确实是客观存在的。

我看,不如我们折中一下,先摸底,再调研,制定一个详细的三年规划,分步实施,这样比较稳妥。”

一时间,会议室里,全是求稳、求缓的声音。

就在这时,一个突兀的声音响了起来。

“我同意沙书记的意见!”

是李达康。

他猛地站了起来,像一头被激怒的狮子。

“什么稳定大局?什么从长计议?我看就是懒政,就是不作为!

那些厂子,一个月亏损几千万,国家的钱不是钱吗?工人的青春不是青春吗?

再这么拖下去,别说三年,一年都等不了!

等到厂子彻底烂透了,资不抵债,拿什么去安置工人?拿嘴吗?”

李达康的炮火,又急又猛,打得那些老常委们脸色一阵红一阵白。

“我李达康今天就把话放这儿!京州市,愿意做这个改革的先锋!

沙书记,您只要把政策给够,把权力给足,半年之内,我还给您一个全新的京州国企面貌!出了问题,我李达康一个人担着!”

整个会议室,鸦雀无声。所有人都被李达康这股不要命的劲头给镇住了。

沙瑞金的脸上,露出了不易察觉的微笑。

他要的,就是这样的干部。

他的目光,最后转向了那个从头到尾,一言不发的年轻人。

“同伟同志,你的意见呢?”

祁同伟抬起头,迎上沙瑞金的目光。

“我负责清除障碍。谁挡路,我清谁。沙书记指哪儿,我打哪儿。”

他没有谈经济,也没有谈稳定,只是平静地说道。

这句话,声音不大,却比李达康的慷慨陈词,更具杀伤力。

如果说李达康是冲锋的坦克,那祁同伟,就是跟在坦克后面,随时准备补枪的狙击手。

一个负责建设,一个负责扫清建设的阻碍。

会议室里的温度,仿佛瞬间降了好几度。

那些刚才还在求稳的老常委们,一个个噤若寒蝉。

沙瑞金满意地点了点头。

“好!既然大家意见统一了,那这件事就这么定了!”

他一锤定音。

“领导小组即日成立,达康同志任常务副组长,具体负责实施。其他部门,全力配合。”

会议结束,众人陆续离去。

高育良走在最后,他看着沙瑞金、李达康和祁同伟站在一起交谈的背影,感觉自己像个局外人。


    (http://www.u9xsw.com/book/jgfhi0-9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u9xsw.com
悠久小说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