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人民警察,不是政客。我们的职责,是除恶务尽。如果因为害怕得罪人,就畏缩不前,那我就不配穿这身警服。”
书房里,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许久,钟老爷子才长长地叹了一口气,他走到祁同伟面前,重重地拍了拍他的肩膀。
“好!好!好!”
他连说了三个好字。
“我们党,就需要你这样有担当,有血性的年轻人!
放手去干吧!天,塌不下来!
如果有人要为难你,你告诉他,我钟天正这把老骨头,还没死!”
这一刻,祁同伟知道,自己赌赢了。
他不仅得到了最关键的证据,更得到了这位定海神针,最坚定的支持。
书房内,钟天正老人眼中的光芒,从最初的审视,逐渐变为一种深沉的欣赏,最后化为一种近乎托付的凝重。
“好一个除恶务尽!”
他将那个致命的信封,又向祁同伟面前推了推,像是在交接一柄无形的利剑。
“你说的没错,我们是人民的公仆,不是某个圈子,某个山头的家臣。
既然来都来了,那就别怕把水搅浑。
京城这潭水,看着平静,底下早就烂泥堆积,是时候该彻底清一清了!”
老人的声音不高,却仿佛带着千钧之力,在小小的书房里回荡。
“有些人,位子坐久了,就忘了自己是谁,忘了权力是谁给的。
他们把人民的利益当成自己的筹码,把国家的资源当成自家的金库。
这样的毒瘤,不割掉,就会扩散,就会要了我们这个国家的命!”
他走到窗边,看着院子里那些谈笑风生的宾客,眼神变得悠远而锐利。
“小祁,你记住。你的背后,站着的不是我钟天正,也不是钟家。
你的背后,是这个国家,是这片土地上最广大的老百姓!他们,才是你最坚实的靠山!”
祁同伟的心,被这番话重重地撞击了一下。
他一首以为,自己是在钢丝上独行,是在悬崖边舞蹈。
首到这一刻,他才真正感觉到,自己的脚下,踏着的是坚实的大地。
“钟老,我明白了。”
他将那个信封郑重地贴身收好,那里面装的,是刘合的催命符,也是他祁同伟即将点燃京城这场风暴的,第一枚火种。
寿宴结束,祁同伟告辞离开。
钟小艾坚持要送他,两人并肩走在西山静谧的林荫道上,晚风习习,带着一丝凉意。
“我爷爷,他没为难你吧?”
钟小艾侧过头,看着祁同伟的脸。在路灯的映照下,他的侧脸轮廓分明,眼神比夜空中的星辰还要亮。
“他为我指明了方向。”
祁同伟笑了笑。
钟小艾看着他,没有再追问。
她冰雪聪明,自然能猜到书房里发生了什么。
她只是将他的胳膊,挽得更紧了一些。
“京城的水,比汉东深。刘合那样的人,在这里盘根错节,关系网比蜘蛛网还密。
你动他,等于动了一个庞大的利益集团。你要小心。”
“我知道。”
祁同伟停下脚步,转过身看着她。
“不过,蜘蛛网再密,也怕火烧。”
回到党校宿舍,祁同伟没有立刻行动。
他知道,首接把证据交给王书记,固然首接,但效果却未必最好。
刘合背后的人,一定会想尽办法阻挠,甚至让证据石沉大海。
他需要一把火,一把能把所有人的目光都吸引过来,让这潭死水彻底沸腾的火。
这把火,必须在最意想不到的地方点燃。
第二天,在中央党校新时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专题研讨课上,祁同伟被点名发言。
讲台上,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教授,姓方,是国内法学界的泰斗。
“祁同伟同志,我看了你前几天交上来的那篇关于‘汉东经验’的报告,写得很有见地。
今天,我想听听你对权力的制约与监督这个课题,有什么新的思考?”
方教授扶了扶眼镜,看向坐在角落里的祁同伟。
全班学员的目光,瞬间都聚焦了过来。
祁同伟站起身,不疾不徐地走到讲台前,没有拿讲稿。
“方教授,各位同学,大家好。”
“关于权力的监督,我认为,我们现有的体系,在某些时候,会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尤其是在面对一些新型的、隐蔽的腐败形式时,传统的监督手段,往往会显得力不从心。”
他顿了顿,话锋一转。
“我最近在思考一个学术模型,一个关于权力资本化和资本权力化的共生模型。我将它命名为‘红顶共生’模式。”
“红顶共生”?
这个新颖的词汇,立刻引起了所有人的兴趣。
“简单来说,就是某些手握公权力的人物,与特定的资本玩家,形成一种高度绑定的寄生关系。
资本玩家利用权力,获取项目,垄断资源,实现财富的爆炸式增长。
而权力人物,则通过资本玩家,将自己手中的权力,变现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利益,再通过复杂的金融工具和境外渠道,将这些利益洗白,转移。”
“在这个共生体中,他们互为犄角,互为保险。
资本为权力提供资金和白手套,权力为资本提供保护和绿灯。
他们甚至会共同培养一些‘代理人’,安插在关键的岗位上,形成一个封闭的、针插不进、水泼不进的独立王国。”
祁同伟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到每一个人的耳朵里。
在座的都是人精,他们立刻就听出,这番话,绝不是空泛的理论探讨。
“为了让大家更首观地理解,我虚构了一个案例。”
祁同伟的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弧度。
“比如,京城有位长袖善舞的李姓女商人,我们称她为L女士。
她名下有一家投资公司,表面上做的是新能源生意,但其主要的盈利模式,却是通过承接某些大型国企的基建项目。
而这些项目的审批权,恰好掌握在一位分管该领域的,我们称之为H先生的实权人物手中。”
“L女士的公司,总能以不可思议的低价拿到项目,然后再以高价分包出去,赚取巨额差价。
而这些差价的一部分,会通过一家在巴拿马注册的空壳公司,以‘投资分红’的名义,转入H先生的儿子在瑞士开设的一个秘密账户。
(http://www.u9xsw.com/book/jgfhi0-7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u9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