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茹心里却是一片五味杂陈。
心里清楚得很,自己现在离不开方卫国这点接济。
她不敢得罪他,生怕惹恼了这个“活菩萨”,下次再想张口借粮就难了。
所以,就算心里再多委屈和怨言,面上也得忍着、受着,甚至……还得顺着他的意思来。
想到这里,她啃窝头的动作都慢了下来,心里那点刚升起的饱足感,似乎又被对未来的忧虑冲淡了不少。
吃完饭,桌上只剩下些残羹冷炙。
秦淮茹麻利地收拾了碗筷,又去灶上添了柴,烧了一锅热水。
她端着热气腾腾的洗脸水回到屋里,伺候着方卫国擦脸、漱口,甚至还蹲下身,仔细地帮他洗了脚。
整个过程,她都低眉顺眼,动作轻柔,仿佛这就是她分内的事,是天经地义的。
方卫国也坦然受之,享受着这难得的伺候。
收拾停当,屋里的油灯被捻熄,只留下窗外透进来的朦胧月光。
两人再次钻进了同一个被窝,炕上传来窸窸窣窣的声响。
这一次,似乎比之前多了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
过程中,秦淮茹却突然停下了动作,肩膀微微耸动,压抑的啜泣声在寂静中响起。
方卫国皱了皱眉,有些不耐烦,也有些疑惑:“哭什么?”
黑暗中,秦淮茹带着浓重的鼻音,哽咽道:“没……没哭……我是高兴……高兴得掉眼泪……”
方卫国嗤笑一声,带着几分了然和戏谑:“呵,现在才说实话?”
他觉得这女人真是嘴里没几句真的,可这“高兴”大约也是真的。
至少,暂时解决了粮食危机,还攀上了他这个眼看要高升的“潜力股”,能不高兴吗?
秦淮茹被他笑得又羞又窘,伸出拳头在他胸膛上轻轻捶了一下,带着嗔怪:“就你坏!”随即,她又轻叹了口气,带着一丝真实的焦虑,“我……我得走了,再晚点,就真回不去了。”
方卫国却没像上次那样赶人,反而懒洋洋地说道:“回去干嘛?就在这儿住下呗。”
秦淮茹愣了一下,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疑惑地看向他:“住……住这儿?那怎么成……”
且不说被人发现的风险,他这态度转变也太快了点。
方卫国翻了个身,侧对着她,黑暗中看不清他的表情,只听他慢悠悠地出主意:“谁让你住这儿了?我是说,你干脆回你娘家去。”
“回娘家?”秦淮茹更糊涂了。
“笨!”方卫国点了她额头一下。
“你把这剩下的棒子面提溜回去,就跟你爹妈说,是你在城里省吃俭用攒下来孝敬他们的。你男人病着,你回去看看爹妈,这不是天经地义?你娘家还能不留你住几天?一来,你这当闺女的有面子;二来,也能在你娘家踏踏实实混几天饱饭吃,省得回西合院看着那病秧子心烦。”
秦淮茹的眼睛在黑暗中慢慢亮了起来。
对啊!这主意可太好了!
回娘家,有吃有住,还能躲开贾家那摊子糟心事,更能名正言顺地解释自己这几斤棒子面的来路!
她越想越觉得这是个万全之策,心里对方卫国的那点怨气也消散了不少,甚至生出几分感激。
“还是你脑子灵!”秦淮茹忍不住赞了一句,语气也轻快了不少,“行,听你的,我不回城里了,明儿一早就回我娘家去!”
既然决定了去处,心里的石头落了地。
第二天一早。~
秦淮茹先是小心翼翼地抱起依旧熟睡的小当,然后把剩下的棒子面仔细地装进自己的布袋里,提在手上。
走到院子里,清晨的凉风一吹,她忍不住打了个哆嗦。
走了几步,只觉得两条腿软得厉害,像是踩在棉花上,还不住地微微打着摆子。
她咬了咬牙,一手抱着孩子,一手提着沉甸甸的棒子面,深一脚浅一脚地,朝着娘家的方向走去。
天色微明,她的身影在空旷的土路上显得格外单薄。
秦淮茹前脚刚走没多久,院门又被推开了,探头探脑进来的,是秦京茹。
她一眼看见坐在屋里炕沿上的方卫国,眼睛转了转,走了进来,带着点小心翼翼,又藏不住那点八卦的心思:“卫国,我刚才……在村口碰见我姐了。”
方卫国眼皮都没抬,只“唔”了一声,等着她下文。
“她抱着小当,还……还提溜着一袋子粮食呢,看样子得有小十斤!说是回娘家。”秦京茹凑近了些,压低声音,语气里却透着一股子怎么也掩饰不住的酸溜溜。
“啧,看着日子像是好过点了?都有余粮孝敬我爹妈了。”
方卫国这才抬眼看了她一下,表情淡淡的,没什么波澜:“是吗。”
见他反应平平,秦京茹心里那点酸意反倒更盛了些,但她不敢多说姐姐的不是,话锋一转,脸上又堆起讨好的笑:“不过卫国,你放心,我姐她日子再好过,肯定也比不上我……往后我跟着你,那日子,肯定比我姐强上天去!”
方卫国嘴角这才微微扯动了一下,像是笑了笑,伸手拍了拍她的手背,给她画着大饼:“那是自然。你跟着我,往后的好日子在后头呢。别说你姐,就是这十里八乡的,谁能比得上你?”
(http://www.u9xsw.com/book/jf0ae0-3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u9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