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从长计议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96章 从长计议

 

平阳县的城门,在清晨的薄雾中,发出沉闷的吱呀声,缓缓向两侧洞开。

一辆不起眼的青布马车,不急不缓地驶入了城内。

车厢内,嬴政那份报告中“遇事瞻前顾后,优柔寡断”的皇子,此刻化名为赵武。

他努力挺首了脊背,神情间却透着一股难以掩饰的拘谨。

但那刻意做出的稳重,反而让他年轻的脸庞显得有几分不自然。

平阳县衙门口。

县丞钱明,一个面容精瘦,眼神中透着几分审视的中年文士,正带着县尉孙勇以及几名主簿,静静等候。

孙勇身材魁梧,肤色黝黑,与文弱的钱明形成了鲜明对比。

马车停稳。

赵武深吸一口气,这才小心翼翼地踩着脚凳下了车。

他一眼便看到了等候的众人,连忙快走几步,躬身行礼,姿态放得极低。

“晚生赵武,见过钱县丞,见过孙县尉,见过诸位大人。”

钱明与孙勇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异样。

这位新来的“士子”,未免太过谦卑了。

“赵大人不必多礼。”

钱明脸上堆起公式化的笑容,伸手虚扶。

“我等奉命在此等候,往后平阳县的政务,还需赵大人多多费心。”

赵武闻言,更是连连摆手。

“不敢当,不敢当。”

“晚生初来乍到,诸多事务尚不明了,还望诸位大人不吝赐教,多多指点才是。”

他对着每一位上前的吏员,都恭恭敬敬地拱手作揖,口称“请教”、“学习”。

那过分的谦逊,让这些在官场打滚多年的老吏,心中反而生出几分莫名的疏离。

县衙后堂。

钱明将一卷略显陈旧的案卷,轻轻放到了赵武面前的案几上。

“赵大人,此乃城中王家与李家的一桩田产纠纷。”

“此案拖延日久,牵扯到本地几户乡绅,前任县令也颇感棘手,未能妥善处置。”

钱明语气平缓,目光却不着痕迹地打量着赵武的神色。

他想看看,这位朝廷派来的“历练士子”,究竟有几分成色。

赵武闻言,神色立刻凝重起来,仿佛面前不是一桩寻常民事纠纷,而是千军万马。

他小心翼翼地拿起那卷宗,一字一句地仔细阅读,眉头越皱越紧。

整整一个时辰过去。

赵武这才抬起头,看向钱明,眼中满是慎重。

“钱大人,此案细节,可否再详述一二?”

接下来的三日。

赵武将自己关在签押房内,反复盘问此案的每一个细节。

从最初的田契归属,到双方的证人证言,再到平阳县本地处理此类纠纷的惯例风俗。

他甚至让书吏将《秦律》中所有相关的条文,都逐字逐句念给他听,生怕遗漏了任何一个字。

然而,三日之后,赵武依旧没有做出任何决断。

他只是反复强调。

“此事体大,关联甚广,需从长计议。”

“务求公正无私,断不可有丝毫偏颇,以免错判一人,寒了民心。”

钱明听着这番话,心中暗暗摇头。

赵武的“从长计议”,并不仅仅局限于这一桩田产纠纷。

县中其他大小事务,无论是秋粮入库的数目核查,还是市集上两个小贩因几文钱发生的口角争执。

到了他这里,都要被反复权衡,反复推敲。

他生怕自己的一言一行,会引来任何一丝疏漏,影响历练成绩。

如此一来,平阳县衙的公文流转速度,明显骤降。

许多本该当日办结的事务,都积压在了案头。

县丞钱明看着堆积如山的文牍,心中忧虑渐增。

他寻了个机会,旁敲侧击地对赵武说道。

“赵大人,有些民生琐事,虽看似细小,却也耽搁不得。”

“百姓们盼着呢。”

赵武闻言,眉头却微微一蹙。

他觉得钱明这是在催促他草率行事,不够稳妥。

他心中甚至隐隐升起一丝疑虑,怀疑这些本地官员是不是想看他的笑话,故意给他出难题。

于是,他反而更加谨慎起来,对钱明的提醒也只是含糊应付过去。

“钱大人放心,本官自有分寸。”

时值秋汛将至。

县内几处主要的灌溉沟渠,因年久失修,多有淤塞破损之处,急需拨款修缮。

县尉孙勇是个首性子,他深知此事拖延不得,数次向赵武请示。

“赵大人,这沟渠若不及时修整,一旦大雨连绵,恐怕会淹了城郊大片的良田。”

“府库之中尚有余钱,还请大人早日批复。”

赵武听着孙勇的急切话语,看着那申请修缮沟渠所需钱粮的数目,心中更是犹豫。

动用如此大笔钱粮,万一账目上出了什么差错,或是被人贪墨了去,他岂不是要担上天大的干系。

他迟迟不肯在调拨钱粮的文书上用印。

只是一味推脱。

“孙大人,此事重大,非同小可。”

“还需再仔细核实一番,看看有无更节省的法子,务求万无一失。”

平阳县地处山区边缘,山中常有小股流寇出没。

他们趁着官府力量薄弱之时,便会下山劫掠一些偏远的村落,抢夺粮食财物。

县尉孙勇对此深恶痛绝,早就想调集些民壮,配合衙役巡逻清剿。

他再次找到赵武,请求指示。

“赵大人,近来那些流寇又有些蠢蠢欲动。”

“末将恳请大人准许,让末将带人进山搜剿一番,以绝后患。”

赵武一听要“进山搜剿”,头摇得像拨浪鼓一般。

他担心若是主动出击,万一引起大规模的冲突,死伤了人,那他这个“擅开兵衅”的罪名可就跑不掉了。

他犹豫再三,最终还是否决了孙勇的提议。

“孙大人,穷寇莫追。”

“你只需加强城池与各村寨的戒备,安抚好受惊的民众便可。”

“切勿主动出击,以免打草惊蛇,反而不美。”

孙勇闻言,气得暗自咬牙,却也无可奈何,只能领命退下。

由于赵武凡事不敢拍板,事事都要“从长计议”。

平阳县衙的许多日常事务,渐渐陷入了停滞状态。

官员们也是无所适从,不知该如何是好。

一些本可以迅速解决的小矛盾、小纠纷,因为无人做主,也逐渐激化,变得难以收拾。

百姓之间,开始悄悄流传开来。

说新来的那位“赵大人”,虽然看着斯斯文文,却是个中看不中用的“书呆子”。

“办起事来,拖拖拉拉,一点也不爽利。”

“指望他,黄花菜都凉了。”


    (http://www.u9xsw.com/book/jegfab-9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u9xsw.com
悠久小说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