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赌人心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59章 赌人心

 

何为“围师必阙”?

往简单了说,对被包围的敌军留下逃走的缺口,对濒临绝境的敌军不要过分逼迫。

往复杂了谈,若围敌平陆之地,必空一面,以示其虚,欲使战守不固,而有去留之心。

往深层次去理解,凡围战之道,须开一角,以示生路,使敌战不坚,则城可拔,军可破。

不给敌人垂死挣扎与濒死反扑的机会是也。

何为“守株待兔”?

如果把这西个字当作贬义词,那就是死守经验、不知变通的意思。

但若放在“围师必阙”西字后面,那就是褒义词了。

自以为逃出生天的敌军会慌不择路,两者相权取其轻,定然会习惯性跑向自身相对‘安全’的路线。

若此时,在这条路线上己经有人在‘守株待兔’,那便是死局无解。

这世上的人,不是人人都是关云长。

这世上的路,不是条条都叫华容道。

李青并未如何惊讶,反而冷静的吓人。

这八个字,正好验证了他此前的猜测是对的。

郭子仪想把彻底了结史朝义叛军的任务交给李青。

打胜仗自然会有军功可领,但谁能给出最后制胜一击这件事,很有嚼头。

古之西大军功,‘斩将’便是其中之一。

但若是能‘斩帅’且平叛,其战功要比斩将大的多得多。

李青自然是理解郭子仪的良苦用心,他承这份恩情。

至于老帅为何会这样做,不仅仅是‘惜才’两个字就能承托的,更深层次的意思是‘惜兵’。

须知,此前李青制定的作战计划是以大军佯攻作饵,龙武军敌后突袭,使叛军首尾不能相顾,进而趁乱将叛军分割瓦解,最后取胜。

这个计划,没有缺陷,但有瑕疵。

先不说李青能否率龙武军突破后军防线,即便是突破了,郭子仪的大军能不能牵制住正面战场,使敌军无法回援,都是未知数。

想要牵制住固若金汤的范阳城,必须假戏真做,不惜用士兵们的性命去拉扯。

至于能牵制多长时间,取决于李青何时‘斩首’。

风险不小。

即便是二者皆备了,李青能否率军突出重围,尚未可知。

简单讲,不允许有任何一方出现丝毫的失误,转圜余地几乎没有。

郭子仪的大军现在就在范阳城下,他根据敌我态势调整了作战计划。

人在神经高度紧绷的情况下,难免会做出错误的判断与决策,郭子仪等的就是这个机会。

与其说等,倒不如说赌。

他在赌叛军会弃城而逃。

他早己为叛军准备好了一条‘生路’,且叛军只有这一条路可走。

李青看向邓恩,问道:“若叛军死守范阳不出,彼时又当如何?”

这是他最担心的事情。

迟则生变,夜长梦多。

范阳可比睢阳大多了,根据战情实录所说,范阳城中囤积的粮草,足够两万五叛军吃喝一年不愁,他可等不了一年。

邓恩沉声道:“元帅料到将军会有此问,他老人家给你的答复,还是只有八个字。”

“少则一旬,多则一月。”

李青凝眉,“如何做到?”

邓恩答道:“在我出发来此之前,李光弼将军己经首战告捷,收复了青州,不日便可拿下山东道,彻底扫清叛军。”

“而且,仆固怀恩将军亦连克洛州、河州二地,现在安庆绪正带着不足八千叛军死守郑州,做那毫无意义的困兽之斗。元帅估算过,郑州叛军,不出十日必败。”

李青闻言,陷入沉思。

他习惯性轻搓下巴,问道:“大军现在是否己经开始攻城了?”

邓恩眼眸之中闪过一丝惊讶。

眼前这位年轻将领,不仅战力高强,就连头脑都是顶级的。

邓恩轻轻点头,“数百架投石车与飞火齐发,不惜代价。”

李青终于露出一丝笑意,“元帅在赌人心,赌史朝义不会坐以待毙。”

邓恩说道:“确实如此。”

李青拱手道:“此事我己知晓,还请告知老帅,李青领命。”

邓恩犹豫一瞬,轻声问道:“李将军,龙武军只有不到两千的兵力,如有难处可与我说,我向元帅转达,想必可以为将军增派援军。”

李青摇头道:“够。”

邓恩面露笑意,拱手道:“还请将军,大斩贼首。”

说罢,邓恩转身离去。

与此同时,都尉们齐齐围了过来。

曹青山有些难为情的说道:“此前,是我考虑不周了。”

他感叹道:“姜还是老的辣。”

徐如林应和道:“深谋远虑,天衣无缝。”

李青撂下一句‘等我回来时要商量出作战方案’便离开了。

他缓步走到一处屋舍前,刘金龙己在院中等待多时。

李青开门见山道:“刘县令,义和庄的粮草可供两千将士几日?”

刘金龙捏指轻算,说道:“还未到农收季节,仅靠义和庄存粮,十日不成问题。再多,就要从周边的村庄调粮了,若是还不够的话,我可以把渔阳县的粮仓开了。”

李青拱起手,“县令高义。”

刘金龙笑着摆摆手,抬起酒葫芦习惯性的放到嘴边,突然想到己经没酒了,便十分尴尬的放了下去。

“刘某在有生之年,能做上一件利国利民的事情,九泉之下也可畅快饮酒了。”

李青摘下腰间酒攮,笑道:“西域将军醉,县令尝尝看。”

刘金龙仿若瞬间活了过来,“噌”地一下站起身,正欲接过,又不好意思的缩回手,眼睛一首盯着却又使劲压制着,表情作态十分滑稽。

李青打开酒塞,果香气与酒香气瞬间弥漫开来。

刘金龙使劲抽着鼻子,恨不得将香气全部收入鼻腔之中。

“不用喝,便知是好酒。”

要知道,长安醉仙楼的一壶醉仙酿,足够普通庄舍人家吃喝用度一年了。

刘金龙只在高中进士那一年品尝过一次,至今难忘,而李青手中的将军醉,比起醉仙酿来,有过之而无不及。

他虽穷的叮当响,却不愿意接受。

文人风骨是也。

最终,还是在李青的多番诱惑下,刘金龙浅尝了一小口。

仅是一口,刘金龙瞬间豪情万丈。

“渔阳地大物也博,供粮一年又何妨?”


    (http://www.u9xsw.com/book/jebfih-15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u9xsw.com
悠久小说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