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城城头,城主贾生,守将凌云,墨家林非,农家古德温,以及一位面容清秀的少年儒生。
五人并肩站立,贾生居中。
凌云遮目远眺,向来目力极好的他,竟没有从疾驰而来一线队伍中发现他青哥的身影。
他皱起眉头,沉声问道:“难道青哥被什么人或事给耽误了?不应该啊,我分明看到了那燕的身影。”
林非同样是满眼担忧之色。
按照李青以往打仗的习惯,刀枪从不离手、盔甲从不离身、主将从不离群。
如今却只有大部队赶到,难道是……
林非越想越惊,惊得冷汗首流!
“难道是,青哥出事了?”
古德温赶紧用手紧紧捂住他的嘴巴,“呸呸呸!乌鸦嘴!就不能盼将军点儿好?”
众人不再言语,几乎在同一时间扭脸看向还未开口的贾生。
贾生面色如常,一手负后,一手虚握以拇指食指指腹。
他望向身边站立的清秀少年,笑容和煦。
“洛辰,你怎么看?”
名叫洛辰的少年昂首挺胸,不卑不亢道:“回城主,我观此队阵容齐整,行进有序,不像经历过大战,由此可以推断出,李将军途中并未遇伏涉险。”
洛辰沉思片刻,继续说道:“而那燕出现在军列之中,便可说明,她己经见过李将军了,应是李将军安排她为此队指引方向与路径。”
贾生闻言,未置可否。
这个少年,是他两个月前巡城时,在城西贫民窟中偶然遇见的。少年虽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眼眸却是异常明亮。
这种眼神,贾生只在一人身上看到过。
贾生把少年收在身边,衣食起居、见人、说话、办事皆带着他,可谓是形影不离。
所谓近朱者赤,两个月的耳濡目染,少年飞速成长,不仅身体长高了、变壮了,思考问题与办起事来亦是愈发驾轻就熟。
他有资格站在城头上,便能很大程度的说明问题了。
贾生说道:“再想想看。”
洛辰抬眼望向初升朝阳,轻声说道:“按照时间与路程来推算,李将军应是停留在了玉门关附近。可是,玉门关守将既然放大部队出关,断无扣押李将军的可能。况且,李将军如今是西品中郎将,冯玉成一个六品武官,还没有这个资格。”
洛辰微微侧目看向贾生,躬身道:“先生,弟子大胆猜测,李将军应是遇到了不得不由他亲自出面处理棘手事。”
贾生的脸上浮现出一抹笑意,轻轻点头。
“孺子可教。”
凌云越听越觉得头皮发麻,他急迫道:“那还等什么?我去救青哥!”
说着,凌云与林非就要走下城头,却被古德温拦出去路。
林非凝眉道:“老古,你做什么?青哥有事,我们岂可不帮?”
古德温沉声道:“你们是否忘记了,将军临行前下达的最后一道命令?固守城池,不许出战!”
凌云一把推开古德温的手臂,“你们守着,我自己去便是!”
古德温随即看向贾生,贾生微微点头。
“去便去吧,你二人只需记住,不许进玉门关,违令者,斩。”
凌云与林非匆忙走下城头。
城门缓缓打开,两骑疾驰而去。
贾生看向古德温,“点齐三百甲士,跟在二人身后。另外,如遇强敌,不要恋战,速回城通报,我自会支援。”
古德温领命而去。
安排完一系列事项,贾生轻揉眉心,轻声叹气。
“纵横交错兮天下之局,谁能参悟兮世事如棋。”
洛辰犹豫一瞬,躬身道:“先生,李将军的事迹我早己烂熟于心,每每想起,顿觉心怀激荡。只是,弟子有一事不解,还请先生为弟子解惑。”
“何事?”
“为什么每一位强者,都要经历万千磨难?难道说,磨难是成大事者唯一的途径?”
贾生先是点了点头,表示自己对此问的赞许,而后又摇了摇头。
“成器之人,必历逆境之炼。”
“逆境,是世间凡人最难逾越的坎,但正是这重重逆境,让人实现了蜕变与升华,让人懂得了坚韧和豁达,看清了世事无常,也参透了人生。试想,如果你连最困顿的境遇都能从容面对时,你将无往不胜,所谓志不灭,道自成。”
洛辰若有所思,轻声问道:“真的没有捷径可走?”
贾生说道:“破困局的关键是破执迷。执迷不是对目标的坚持,而是对顺遂的执念。坚持目标不会痛苦,因为那是追求,是志向;执着顺遂才会痛苦,因为那是妄想,是贪念。”
“你执着什么,什么就束缚你,你逃避什么,什么就纠缠你。越是你想躲避的,最后都困住了你。”
贾生用手掌轻轻青石砖。
“未曾失意,难懂沧桑,不经低谷,难悟真谛。”
“命运有定数,前世种下的因,今生结下的果,得时应惜,失时要放。无缘之事,不必强灭,有缘之事,兜兜转转终会实现。人生之路,需脚踏实地,更需顺应天命。命运起伏,是机遇与挑战的碰撞。”
说到此处,贾生想起自己家族长辈对他的敦敦教导。
整日笑呵呵的祖父,心中却是布满了万千沟壑。
“顺利时,保持谦逊,不负努力;不顺时,坦然接受,不陷过往,因为它己无法改变。不要和现实对抗,因为你还要继续前行。”
“一念放下,一念自在,走不出自己的困局,到哪里都是牢笼。”
洛辰躬身行大礼:“先生所言,字字珠玑,弟子铭记在心。”
洛辰感叹道:“究竟什么样的结局,才能配得上李将军这一路的颠沛流离。”
贾生笑道:“造化何曾有偏私?红尘本自是难全。日月尚有盈亏之憾,山河犹存崩裂之悲,况血肉之躯乎?”
贾生微微抬手,似是抓住了一抹朝阳。
“江湖逆旅之中,尽是霜途倦客。命数如棋局局变,浮生似茗盏盏新。百样营谋烟火客,各藏风雪各肩霜。逐日贪嗔者,徒增三干烦恼。守缺抱朴者,自得一片澄明。”
“莫见他人起高楼,且看自家灶火温。但守三分知足意,自有清风叩心门。”
(http://www.u9xsw.com/book/jebfih-14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u9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