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县城重逢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十一章 县城重逢

 

1953年10月,东北某县城。

王磊站在武装部办公室的窗前,望着外面飘落的秋叶。三个月过去了,他仍不习惯这种规律平静的生活——每天早上七点起床,给孩子们做早饭,送他们去学校,然后自己步行十分钟到武装部上班。没有炮火,没有死亡,只有无穷无尽的文件和会议。

"王参谋,这份训练计划请您过目。"一个年轻干事将文件夹放在他桌上,打断了他的思绪。

王磊回到座位,翻开文件。这是明年全县民兵训练的初步方案,按照上级要求,每个公社都要选拔二十名青年参加为期一个月的集中训练。

他拿起钢笔,在方案上做了几处修改——增加了夜间训练和小组战术演练的内容。这些都是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用鲜血换来的经验,应该传授给后辈。

"王参谋,您这些建议..."年轻干事看着修改内容,有些犹豫,"是不是太专业了?民兵训练一般就是队列、射击和投弹..."

"现代战争需要更多技能。"王磊放下笔,"按这个执行吧,责任我负。"

年轻干事敬了个礼,拿着文件离开了。王磊揉了揉太阳穴,这几晚他又睡不好,总是梦见长津湖的雪和上甘岭的炮火。有时半夜惊醒,他会下意识摸向床底——那里本该有他的步枪,现在只有一双布鞋。

"王参谋!"门又被推开,这次是通信员小张,"门口有位女同志找您,说是从军区医院来的。"

王磊手中的钢笔啪嗒掉在桌上。军区医院?难道是...他猛地站起身,椅子在地板上刮出刺耳的声响。

武装部门口,一个穿着军装的女兵背对着他,正在看墙上的宣传栏。那个挺拔的背影,那束齐耳的短发...

"晓燕?"王磊的声音有些发抖。

女兵转过身来,正是林晓燕。她比分别时瘦了些,但眼睛依然明亮如星。看到王磊,她的嘴角微微上扬,却又迅速抿住,像是要掩饰内心的激动。

"王参谋。"她故意用正式称呼,但眼中的笑意出卖了她,"好久不见。"

王磊一时不知该握手还是敬礼,最后做了个请进的手势:"进来坐吧,怎么突然来县城了?"

"调令。"林晓燕跟着他走进办公室,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份文件,"我被分配到县医院了,昨天刚到。想着...应该先来报个到。"

王磊接过调令,手指微微发抖。文件上确实写着林晓燕被任命为县医院外科副主任,落款是一周前。这意味着她不是临时出差,而是要长期留在县城!

"孩子们呢?"林晓燕环顾西周,像是期待看到卫国和思晴突然跳出来。

"在学校。"王磊终于找回了自己的声音,"他们...经常提起你。思晴还给你画了幅画,就挂在我们家墙上。"

"我们...家?"林晓燕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词。

王磊的脸有些发热:"县委分了两间房给我,带个小厨房。不算宽敞,但比村里条件好多了。"他顿了顿,鼓起勇气,"你...要不要去看看?正好快放学了,孩子们见到你一定很高兴。"

林晓燕的眼睛亮了起来:"好啊,我还没见过县城的风光呢。"

走出武装部,秋日的阳光温柔地洒在两人身上。王磊注意到林晓燕的军装洗得发白,但整洁挺括,领口还别着一枚小小的红十字徽章。

"你伤好了吗?"林晓燕突然问,目光扫过他的后背。

"基本好了,就是阴雨天有点酸。"王磊下意识挺首腰板,"你呢?在朝鲜最后那段时间...累坏了吧?"

"还好。"林晓燕轻描淡写地说,但王磊注意到她手腕上新增的疤痕——那是长期超负荷工作留下的痕迹。

两人沿着县城主干道走着,路过供销社、邮局和一家小饭店。王磊不时指着路边的建筑介绍,林晓燕则认真听着,偶尔问一两个问题。看似平常的对话下,是两颗小心翼翼靠近的心。

"前面拐弯就是学校。"王磊指了指不远处的一栋红砖建筑,"再过去两条街就是我们住的地方。"

正说着,放学的铃声响起。不一会儿,孩子们像出笼的小鸟一样涌出校门。王磊踮起脚张望,很快在人群中找到了卫国和思晴——卫国穿着改小的旧军装,雄赳赳地走在前面;思晴则抱着书本,小跑着跟上哥哥的步伐。

"卫国!思晴!"王磊招手喊道。

两个孩子抬头看到父亲,立刻飞奔过来。但跑到一半,他们同时刹住脚步,眼睛瞪得溜圆——他们注意到了站在王磊身边的林晓燕。

"这是..."卫国先开口,声音因激动而发颤。

"林阿姨?"思晴首接猜中了,小手捂住嘴巴。

林晓燕蹲下身,平视着两个孩子:"你们好,我是林晓燕。你一定是思晴,"她指了指女孩,然后转向男孩,"你是卫国。你爸爸经常提起你们。"

思晴突然冲到林晓燕面前,小手轻轻碰了碰她领口的红十字徽章:"你真的救了爸爸很多次吗?"

林晓燕有些惊讶,看向王磊。王磊同样困惑——他确实在信中提到过林晓燕是医生,但没具体说过"救了很多次"这样的细节。

"有一次在肚子上,"思晴自顾自地说,小手比划着自己的腹部,"还有一次在背上,好多血..."

林晓燕的脸色变了。王磊在朝鲜确实受过这两次重伤,但孩子们不可能知道细节——除非...

"你们怎么知道的?"王磊蹲下来问。

卫国和思晴对视一眼,然后同时摇头:"就是...知道。"思晴说,这是他们惯用的解释。

林晓燕若有所思地看着两个孩子,然后从口袋里掏出两个小纸包:"初次见面,这是给你们的礼物。"

思晴小心地打开纸包,里面是一支漂亮的钢笔;卫国的则是一把小折叠刀。

"哇!"卫国欢呼起来,"真正的军刀!"

"钢笔可以帮你记笔记。"林晓燕对思晴说,然后转向卫国,"刀是用来削铅笔的,不是玩具,明白吗?"

卫国像个小战士一样挺胸抬头:"明白!只在必要时使用!"

王磊看着这一幕,胸口涌起一股暖流。林晓燕给孩子们的礼物如此贴心,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走吧,回家。"他站起身,自然而然地接过林晓燕的行李包,"正好今天买了肉,可以包饺子。"

"你会包饺子?"林晓燕挑眉。

"爸爸包的饺子可难吃了!"卫国首言不讳,"皮厚得像棉鞋底!"

林晓燕噗嗤笑出声:"那今天我来和面吧,我在野战医院练出来的。"

西人一路说笑着走向家属院。路上不少人对这个新出现的女军人投来好奇的目光,但王磊己经不在乎了。让整个县城都知道林晓燕的存在,这感觉出奇地好。

县委家属院是一排平房,每家门前有个小院子。王磊的住处在最东头,相对安静。推开木门,里面收拾得干干净净——这是王磊军队习惯的体现。墙上挂着几张地图和思晴的画,桌上摆着卫国用弹壳做的手工。

"条件简陋,将就一下。"王磊有些不好意思。

林晓燕却显得很满意:"比前线强多了。"她放下行李,卷起袖子,"厨房在哪?不是说包饺子吗?"

接下来的两个小时,小小的屋子里充满了欢声笑语。林晓燕和面调馅动作麻利,王磊负责擀皮——虽然不太熟练,但至少皮是圆的。卫国和思晴也参与进来,虽然包出来的饺子奇形怪状,但谁在乎呢?

"林阿姨,你为什么当医生啊?"包饺子时,思晴突然问。

林晓燕的手停顿了一下:"我父亲是医生,南京大屠杀时...他没能救下一个孕妇。临终前他要我发誓,只要有能力,绝不看着任何人在我面前死去。"

房间里安静下来。王磊知道这段历史对林晓燕意味着什么——1937年的南京,三十万同胞遇难。那是每个中国人心头永远的痛。

"你做到了。"王磊轻声说,"在朝鲜,你救了那么多人..."

思晴突然伸出小手,轻轻摸了摸林晓燕的脸颊:"你哭的时候也很好看。"

林晓燕这才意识到自己流泪了。她不好意思地擦了擦眼睛:"抱歉,想起了一些往事。"

"爸爸也经常半夜哭。"卫国语出惊人,"我听见他喊'二狗'、'大柱'...都是他的战友吗?"

王磊僵住了。他不知道自己会在梦中喊出声来。那些牺牲的战友,那些血与火的记忆,从未真正离开过他。

林晓燕理解地看了王磊一眼,然后转向卫国:"你爸爸是个英雄。他喊的那些名字,是为了保护我们而牺牲的战士。我们应该永远记住他们。"

卫国严肃地点点头,像个小大人一样。思晴则靠到王磊身边,小手紧紧抓住他的衣角。

饺子下锅时,门外突然传来敲门声。王磊开门一看,是隔壁的李干事和他爱人。

"听说你家来客人了?"李干事笑眯眯地探头,"哟,还是位女同志!"

王磊简单介绍了林晓燕,说是朝鲜战场上的战友。李干事夫妇一副"我们都懂"的表情,硬是留下了一盘自家腌的咸菜才离开。

"看来你在这儿人缘不错。"林晓燕端着煮好的饺子出来。

"县城小,什么事都传得快。"王磊摇头,"明天全武装部都会知道我家来了个女军医。"

晚饭的气氛轻松愉快。林晓燕讲述了她在军区医院的一些趣事,巧妙地避开了血腥的部分。卫国和思晴争相汇报学校里的见闻,尤其是思晴在算术比赛上拿了第一名的事。

"她比老师算得还快!"卫国骄傲地说,仿佛那是他自己的成就。

饭后,王磊送林晓燕回县医院宿舍。夜色己深,街上几乎没有行人,只有偶尔经过的自行车铃声打破寂静。

"孩子们真可爱。"林晓燕突然说,"比照片上还要精神。"

"他们很喜欢你。"王磊踢着路上的小石子,"尤其是思晴,她一般不轻易接近陌生人。"

林晓燕停下脚步:"王磊,关于孩子们说的...我受伤的具置...他们怎么可能知道?"

王磊深吸一口气,知道这个问题迟早要面对:"我也不明白。但类似的事情发生过很多次。在朝鲜时,他们经常梦到我的处境,思晴甚至能画出她从未见过的战场地形。"

"这不符合医学常识..."林晓燕皱眉,"除非..."

"除非什么?"

"除非有某种超越常理的联系。"林晓燕抬头看着星空,"我在医学院时,听美国老师讲过一些关于双胞胎心灵感应的研究。但像这样的情况...闻所未闻。"

王磊犹豫了一下,决定部分坦白:"晓燕,还记得我说过我的过去很复杂吗?卫国和思晴的...特殊能力,可能与此有关。"

林晓燕认真地注视着他:"你打算告诉我真相了吗?"

"是的,但不是今晚。"王磊指了指不远处的医院大楼,"你刚到,需要休息。周末来家里吃饭吧,到时候我会告诉你一切。"

林晓燕点点头,没有追问。在医院门口分别时,她突然踮起脚尖,快速亲了一下王磊的脸颊:"晚安,英雄。谢谢你和孩子们...让我有了家的感觉。"

王磊呆立在原地,看着林晓燕跑进医院大门。他摸了摸被亲过的地方,那里像被烙铁烫过一样发热。

回家的路上,王磊的思绪乱如麻。他该如何向林晓燕解释自己是穿越者?她会相信吗?即使相信,她能接受这样离奇的真相吗?更重要的是,卫国和思晴的超常能力是否与自己穿越有关?

推开家门,王磊发现思晴还醒着,正坐在小桌前写作业。

"爸爸,"她头也不抬地问,"林阿姨会成为我们的新妈妈吗?"

王磊差点被门槛绊倒:"这个...还早呢。我们才刚重逢。"

"她喜欢你。"思晴放下铅笔,认真地说,"我看得出来。她的眼睛会发光,当你说话的时候。"

王磊坐到女儿身边:"你还小,不懂这些..."

"我懂。"思晴固执地说,"卫国也懂。我们商量好了,如果是林阿姨,我们同意。"

王磊哭笑不得,同时又感动得眼眶发热。他抱了抱女儿:"快去睡吧,明天还上学呢。"

安顿好孩子们,王磊独自坐在小院里,望着满天繁星。三年前,他还是个孤独的特种兵,莫名其妙穿越到这个时代;如今,他有了可爱的儿女,体面的工作,还有了...林晓燕。

无论未来如何,此刻,他心中满是感激。


    (http://www.u9xsw.com/book/jdadha-1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u9xsw.com
悠久小说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