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如注,豆大的雨点砸在焦黑的祭坛残骸上,蒸腾起阵阵腥气。王玄策将两枚玉符碎片紧紧攥在手中,冰凉的触感却无法驱散他掌心的灼痛。破碎的法器残骸在泥水中泛着诡异的紫光,与玉符产生的共鸣仍在持续,引得大地不时震颤。
“将军!东南方升起浓雾!”苏烈的呼喊被呼啸的山风撕成碎片。众人循声望去,只见浓稠如墨的雾气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漫过山脊,所到之处,花草瞬间枯萎,岩石表面凝结出细密的冰晶。那雾气中还夹杂着若有若无的梵唱,仿佛千万人在低声呢喃,却又听不清字句。
王玄策心头警铃大作,立即下令:“全军结阵!弓箭手准备火箭!”话音未落,浓雾己如潮水般将他们吞没。视野在顷刻间缩小到不足三丈,潮湿的雾气钻进盔甲缝隙,带来刺骨的寒意。士兵们彼此只能依靠盔甲碰撞的声响确认方位,紧张的气氛在队伍中蔓延。
突然,一声凄厉的惨叫划破寂静。一名士兵惊恐地挥舞着长剑,朝着虚空乱砍:“别过来!别碰我!”他的声音中充满了恐惧,随后竟将剑刃对准自己的胸膛,猛地刺了进去。王玄策冲上前时,只看到那士兵圆睁的双目,眼中残留着极度的惊恐。
“这雾气有古怪!”苏烈握紧陌刀,刀刃上凝结的霜花簌簌掉落,“兄弟们捂住口鼻,不可轻信所见!”但他的提醒为时己晚,越来越多的士兵陷入癫狂。有人对着空气跪拜,口中念念有词;有人互相厮杀,鲜血染红了脚下的土地。
王玄策强忍着玉符带来的眩晕感,咬破舌尖,将精血涂在符纹上。玉符光芒骤亮,驱散了身前丈许的雾气,却照见令人毛骨悚然的一幕:浓雾中漂浮着无数惨白的手臂,每只手上都缠绕着符文锁链,正朝着唐军抓来。这些手臂的皮肤下血管暴起,呈现出诡异的紫黑色。
“用火!”王玄策大喝。弓箭手立即将火箭射向雾气,然而火焰在触及浓雾的瞬间,竟被吞噬殆尽,反而让雾气变得更加浓稠。苏烈挥舞陌刀劈开一只抓来的手臂,断口处喷出的不是鲜血,而是黑色的黏液,黏液滴落在地上,滋滋作响,腐蚀出一个个深坑。
混乱中,王玄策感觉腰间的玉符剧烈震动,一股神秘力量牵引着他的视线。透过迷雾,他隐约看到金面人端坐在一座悬浮的祭坛上,手中捧着残缺的法器,正在吟诵古老的咒语。祭坛西周环绕着十二尊石像,每尊石像都雕刻成怒目金刚的模样,手中持着不同的法器。
“原来这是‘迷魂八阵’!”随军的老吏突然开口,声音中充满了恐惧,“当年天竺妖僧曾用此阵屠灭整座城池!唯有找到阵眼,才能破解!”老吏的话音未落,一道符文锁链突然穿透他的咽喉,将他拖入浓雾深处。
王玄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镇定下来。他观察着雾气流动的方向,发现每当金面人吟诵咒语时,雾气就会形成特定的漩涡。“苏烈,你带二十人守住东侧!其他人随我寻找阵眼!”他高举玉符,在光芒的庇护下艰难前行。
行进途中,他们遭遇了更可怕的幻象。一名士兵看到了死去的母亲,哭喊着扑进雾气中,再也没有出来;另一名士兵则被无数恶鬼纠缠,首至力竭而亡。王玄策的意识也开始模糊,眼前不断闪现儿时的场景:父亲教他习剑、母亲为他缝补衣衫……但他强行咬破嘴唇,用疼痛保持清醒。
终于,在玉符光芒的指引下,他们发现了阵眼——一座刻满符文的青铜鼎。鼎中燃烧着幽蓝色的火焰,火焰上方漂浮着一颗跳动的心脏,心脏表面布满细密的符文,与金面人的法器如出一辙。
“毁掉它!”王玄策大喝一声,将玉符掷向青铜鼎。玉符与鼎中的火焰相撞,爆发出强烈的光芒。然而,金面人似乎察觉到了危机,他停止吟诵咒语,法器光芒暴涨,无数符文锁链朝着青铜鼎飞来,试图保护阵眼。
唐军士兵们挥舞兵器,奋力阻拦符文锁链。苏烈更是一马当先,陌刀连斩数条锁链,但更多的锁链如潮水般涌来。王玄策心急如焚,他知道一旦阵眼被毁,雾气就会消散,但金面人显然不会轻易放弃。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王玄策突然想起玉符碎片与法器共鸣的场景。他迅速捡起两枚碎片,拼合在一起,调动全身真气注入其中。玉符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光芒,形成一道光柱首冲云霄,与金面人的法器光芒正面相撞。
剧烈的能量波动中,青铜鼎轰然炸裂,那颗跳动的心脏也随之粉碎。浓雾开始迅速消散,露出金面人愤怒扭曲的面孔。他恶狠狠地盯着王玄策:“你以为破了阵法就能胜利?真正的灾难,才刚刚开始!”说罢,他化作一团黑雾,消失在天际。
当最后一丝雾气散去,唐军士兵们看着满地的尸体,劫后余生的喜悦与悲怆交织。王玄策握紧玉符,他知道,金面人的话绝非虚言。迦叶宗的阴谋如同深海中的巨兽,才刚刚露出一角,而前方等待他们的,将是更危险的挑战。
(http://www.u9xsw.com/book/jbgjbi-11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u9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