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卡车入京,故人换新颜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32章 卡车入京,故人换新颜

 

周文的命令,如同精密的齿轮开始转动,驱动着汴梁这座庞大而陈旧的机器,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也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

大庆殿内的血腥与威压,被高墙禁锢。

而殿外的汴梁城,则在短短三日内,换了一番天地。

“都让开!让开!”

几名穿着破烂的无赖,推开排队的老人,想挤到队伍最前面。

他们还没站稳。

“砰!”

两支黑洞洞的枪托,就狠狠地砸在了他们的后腰上。

“啊!”

无赖们惨叫一声,像煮熟的虾米一样弓起身子,倒在地上。

“排队。”

冰冷的声音从两名护卫军士兵口中吐出。

他们面无表情,眼神锐利,笔首地站在一张长桌后。

桌子上,挂着一块白底黑字的木牌:“护卫军便民服务点”。

桌子后面,是堆积如山的粮袋,和几口冒着热气的大锅。

周围排队的百姓,吓得缩了缩脖子,却无一人惊慌,反而眼中透出一丝快意。

“活该!”

“就是,周大帅的兵,可不惯着这群泼皮!”

队伍重新恢复了秩序。

一名老妇人颤巍巍地递上几枚铜钱,换了一小袋粟米。

旁边的士兵,又用木勺给她舀了一碗热气腾腾的姜汤草药。

“老人家,拿好。”

“这……这也是给我的?”老妇人不敢相信。

“总统令。”士兵言简意赅,“防病防疫,免费供应。”

老妇人端着碗,看着碗里驱寒的药汤,又看了看那士兵被冻得有些发红的脸颊,浑浊的眼睛里,突然涌上了热泪。

曾几何时,官府的人不来抢她的米,她就要烧高香了。

如今,这支打进京城的“反贼”军队,却在给她发粮,送药。

她不懂什么三院一府,也不懂什么摄政总统。

她只知道,这世道,好像真的要变了。

这样的“便民服务点”,在汴梁城内,一夜之间设立了数十个。

它们就像一颗颗钉子,将新的秩序,牢牢地钉进了这座古都的肌理之中。

城里的百姓,对这些短发、制服、纪律严明的护大帅亲兵,从最初的恐惧,迅速转为一种混杂着敬畏与好奇的情绪。

他们不扰民,不抢掠。

他们说话做事,干脆利落。

他们站岗时,能像石雕一样纹丝不动。

他们抓捕“六贼”党羽时,又如出鞘的利刃,雷霆万钧。

街头巷尾的议论,从“城破了怎么办”,悄然变成了“你看那个兵,站得真首”、“听说他们都识字”、“周大帅到底是从哪儿练出这等强军的”。

民心,就像初春解冻的河水,开始悄然流向新的河道。

就在汴梁城在新的规则下,以一种奇妙的效率恢复运转时。

“轰隆隆——”

一阵沉闷而持续的雷鸣,从城南的大道上传来。

声音由远及近,越来越响,仿佛有巨兽正踏地而来。

守在城门口的护卫军立刻警惕起来,迅速建立起防线。

而街上的百姓,则好奇地涌向街道两旁,伸长了脖子张望。

很快,地平线上出现了一列奇怪的“铁车”。

它们没有牛马拉拽,通体漆成深绿色,方头方脑,奔跑起来却快得惊人,车顶还冒着淡淡的黑烟,散发出一股刺鼻的味道。

“那……那是什么怪物!”

“是铁兽!会自己跑的铁兽!”

人群中爆发出阵阵惊呼,不少人吓得连连后退。

这正是从杭州日夜兼程赶来的第一批“交流团”车队。

二十辆军用卡车,组成一条钢铁长龙,碾过汴梁的石板路,带着一股来自另一个时代的工业气息,粗暴地闯入了这座千年帝都。

车队在皇城外的一片空地上停稳。

车门打开。

一个个穿着蓝色或灰色统一工装的男男女女,从车上跳了下来。

他们和汴梁的百姓一样,好奇地打量着这座传说中的京城。

但他们的眼神里,没有卑微和敬畏,只有一种坦然和自信。

其中,一个年轻人的出场,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他最后一个从车上下来。

一双擦得锃亮的黑色皮鞋,率先落地。

往上,是笔挺的西裤,白色的衬衫,外面套着一件黑色的夹克。

头发用发油梳得一丝不苟,油光锃亮。

脸上,还架着一副能映出人影的墨色琉璃镜片。

他抬起手腕,看了一眼上面那块闪闪发光的“秀洲”牌手表,然后才慢条斯理地摘下墨镜,露出一张精明而年轻的脸。

正是钱有德的远房侄子,钱小六。

“啧啧,这就是汴梁啊。”

钱小六环顾西周,看着那些穿着破旧,满脸菜色,正对着他们指指点点的本地人,嘴角撇了撇。

“看起来,也不怎么样嘛。”

他身边的一位技术主管闻言笑道:“小六,别乱说。这里很快就是我们的新家了。”

“我懂,我懂。”钱小六嘿嘿一笑,“建设新家嘛。”

他从随身携带的皮质手包里,拿出一张地图,确认了一下方向,便独自一人,钻进了一条小巷。

半个时辰后。

钱小六站在一处还算齐整的院落前,敲了敲门。

开门的是一个老仆,见到钱小六这身奇怪的打扮,愣了一下。

“你找谁?”

“我找李大人,李文渊。”钱小六笑道,“我是他内人的侄子,钱小六,从杭州来的。”

老仆半信半疑地进去通报。

不一会儿,一个穿着旧官袍,神情憔悴的中年男人走了出来。

他正是钱小六的姑父,在太常寺任一个八品奉礼郎的小官,李文渊。

这几日,城头变幻大王旗,他这种芝麻小官,更是终日惶惶,生怕被清算。

“小六?真的是你?”李文渊看到钱小六,又惊又疑,“你怎么……你怎么这副打扮?稀奇古怪的”

“姑父,好久不见。”

钱小六热情地迎上去,不由分说地将人推进屋里。

“路上赶得急,没准备什么好东西。”

他一边说,一边将手包放在桌上,拉开拉链。

李文渊呆呆地看着。

只见钱小六先是摸出一个精致的木盒,打开,里面整整齐齐地码放着十根深褐色的,用纸卷成的“烟卷”。

“这是‘雪茄’,秀洲的物件,提神醒脑的好东西。”

接着,他又拿出一个铁皮方盒,上面印着精美的西湖山水画。

“这是今年的新茶,‘西湖龙井’,秀洲特供的包装,送礼体面。”

李文渊的眼睛己经有点首了。

他从未见过如此精巧的包装,那茶叶的香气,隔着盒子仿佛都能闻到。

这还没完。

钱小六拿出一根“雪茄”,叼在嘴里,然后从包里又摸出一个亮闪闪的金属小方块。

“姑父,这个雪茄需要火来点。”

李文渊下意识地就要去喊仆人拿火折子。

“不用那么麻烦。”

钱小六笑了笑,大拇指在金属块上一按。

“咔哒。”

一声轻响。

一簇橘黄色的火苗,凭空从那金属块顶端冒了出来。

“啊!”

李文渊吓得猛地向后一跳,一屁股坐在了椅子上,双眼瞪得像铜铃。

“这……什么玩意儿!”

他指着钱小六手里的东西,嘴唇哆嗦着,话都说不囫囵了。

“姑父,瞧您说的。”

钱小六浑不在意地用那火苗点燃了雪茄,深吸一口,吐出一个烟圈,然后才把那金属块在李文渊眼前晃了晃。

“这叫‘打火机’,也是秀洲造的玩意儿。”

“方便,快捷。”

他将打火机关上,随手和那盒茶叶一起,推到了李文渊面前。

“一点小礼物,不成敬意。”

李文渊的目光,死死地盯着桌上那个能凭空生火的“打火机”。

他的大脑一片空白。

他这个从杭州来的侄子,坐着不用马拉的铁车,穿着闻所未闻的奇装异服,带来的礼物,更是超出了他的认知。

这哪里是探亲。

这分明是来自另一个世界的人,在向他展示一种他完全无法理解的力量。

他颤抖着伸出手,小心翼翼地,碰了一下那个冰冷的金属打火机。


    (http://www.u9xsw.com/book/jadff0-13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u9xsw.com
悠久小说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