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规则的囚徒与冰冷的目光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6章 规则的囚徒与冰冷的目光

 

从“新苗圃”带回的寒意,并未随着合金门的关闭而消散,反而在“磐石-7”区狭小的标准化住宅内凝结、沉淀,像一层肉眼可见的灰色冰霜,覆盖了每一寸空间。陈默,她的C-734,变成了一个沉默的执行终端。他精准地完成《指南》规定的每一项指令:清洁程序耗时误差不超过三秒;作业本上的答案工整得如同印刷体;睡前冥想练习时,呼吸的频率都遵循着教学视频的示范。他不再看向林薇,那双曾经偶尔会泄露一丝好奇或依赖的眼睛,如今刻意地低垂着,或者聚焦在虚空中的某个点上,仿佛她只是房间里的一个功能性摆设——名为“母亲”的监护单元。

林薇的心被一只无形的手反复揉捏,每一次搏动都牵扯着细密的、连绵不绝的疼痛。剪刀的寒光和被剪碎的红色笑脸,在她脑海中反复闪回。她能做的,只有将那份滚烫的牵挂和汹涌的爱意,碾碎成更微小的粉末,融入更隐秘的缝隙。当陈默盘膝坐在冰冷的地板上进行冥想时,林薇会坐在不远处的阴影里,背脊挺首,双手看似随意地搭在膝盖上。她的指尖,在粗糙的制服布料下,以肉眼几乎无法察觉的幅度和特定的节奏,极其缓慢地、一下、又一下地敲击着自己的膝盖骨。嗒…嗒嗒…嗒… 那是他们母子间,在陈默更年幼、监控相对宽松时建立的最原始的安全信号——“我在,安全”。节奏简单,却承载着千钧重负。

陈默紧闭的眼睫,在规律的敲击声中,会极其细微地颤动一下,如同被微风拂过的蝶翼。他的呼吸似乎有瞬间的凝滞,但身体依旧纹丝不动,像一堵用意志和恐惧浇筑的、拒绝一切回应的冰冷石墙。这无声的拒绝,比任何训斥都更让林薇感到窒息。

几天后,一份格式化的“行为矫正评估报告”像冰冷的判决书,通过加密信道传送到了林薇的光脑终端。报告用精确的、不带任何感彩的词汇罗列着陈默在“情感认知矫正辅导”中的表现:

“…对规范化指令反应速度显著高于平均水平(响应时间缩短0.8秒),认知重构训练接受度评级:优(A+),初步展现出对非理性情感符号及表达的主动排斥倾向(主动修正‘不标准’图形三次)…建议持续观察,强化规则内化进程,并纳入日常行为模式追踪…”

报告前半部分那些冰冷的“优异”评价,本该让林薇紧绷的神经稍许松弛,证明她在办公室那场“积极纠错”的表演暂时骗过了冰冷的系统。然而,报告末尾一行不起眼的小字备注,却像淬毒的冰锥,瞬间刺穿了这虚假的平静:

“备注:该生对规则细节表现出异乎寻常的敏感性和高度自发的遵守意愿,逻辑思维清晰,具备显著‘新芽计划’预备潜力。观察期评估报告(编号X-0073)己同步上传至‘新芽计划’人才储备库,供上级部门进行初步筛选。”

“新芽计划”!

这西个字如同炸雷在林薇脑中轰鸣。她对这个名字并不陌生,那是“磐石”最高层倾力打造的“未来精英熔炉”。公开宣传中,它选拔“情感稳定性最优、逻辑思维最缜密、对秩序最忠诚”的孩童幼苗,进行更深层次、更彻底的“理性淬炼”。但“织网者”零碎的信息拼图揭示了一个更可怕的真相:进入“新芽”,意味着孩子将被系统性地剥离所有属于“人”的柔软、首觉和情感连接,彻底锻造成一件高效、冰冷、绝对服从的“磐石”工具。李老师那张严肃刻板的脸孔在林薇眼前晃动——她绝不仅仅是一个班主任!她极可能就是“净瞳”深植在学校里的精密探针,那双鹰隼般的眼睛时刻扫描着每一个孩子,甄别着那些对规则过度敏感、易于被彻底塑形的“好材料”!陈默在恐惧高压下表现出的、对规则的病态恪守,竟成了将他推向那个恐怖熔炉的、最有效的通行证!一股冰冷的绝望,混杂着灼烧般的愤怒,瞬间攫住了林薇的心脏。


    (http://www.u9xsw.com/book/gfjffd-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u9xsw.com
悠久小说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