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星穹科技总部大楼45层的实验室里,江砚舟站在一块巨大的电子屏幕前,眉头紧锁。屏幕上显示着"盘古"AI芯片的实时测试数据,几十条彩色曲线交织在一起,其中一条红色曲线正在危险区域边缘徘徊。
"又失败了。"首席科学家周明浩摘下眼镜,疲惫地揉了揉眼睛,"晶体管在7纳米节点上的量子隧穿效应还是无法完全控制。按照这个漏电率,芯片满载温度会超过安全阈值15%。"
实验室里二十多名工程师鸦雀无声,空气中弥漫着沮丧与压力。这是"盘古"芯片流片前的最后一次全面测试,距离向投资人承诺的交付日期只剩三周。
江砚舟沉默地走到窗前。窗外,深圳湾的海面在夕阳下泛着金色的光芒,远处香港的天际线若隐若现。他忽然想起沈知微——此刻她应该正在法兰克福与莱茵精密周旋,面对的是另一种形式的挑战。
"重新调整栅极氧化层的厚度。"江砚舟突然转身,声音冷静而坚定,"不是均匀调整,而是采用我们之前讨论过的梯度方案。"
周明浩眼前一亮:"你是说模仿人脑神经元的不均匀分布?"
"正是。既然均匀设计行不通,我们就反其道而行之。"江砚舟走到白板前,拿起一支笔,迅速画出几个复杂的结构图,"这里加厚,这里减薄,形成电子流动的'优先路径'。"
工程师们迅速围拢过来,有人己经开始在电脑上建模。江砚舟脱掉西装外套,卷起衬衫袖子,亲自参与到技术讨论中。这一刻,他不再是那个高深莫测的CEO,而是一个沉浸在技术难题中的科学家。
三小时后,初步模拟结果出来了。新设计的漏电率降低了60%,温度控制在安全范围内。实验室里爆发出一阵欢呼,但江砚舟只是微微点头:"继续优化,我要看到99%的稳定性才考虑流片。"
离开实验室时,己经是晚上九点。江砚舟回到办公室,发现助理程默还在等他。
"江总,黑石创投的林总又打电话来询问进度。"程默递上一杯刚泡好的龙井茶,"他们很担心我们能否按时交付。"
江砚舟接过茶杯,啜了一口:"告诉他们一切按计划进行。"他顿了顿,"沈知微那边有消息吗?"
程默调出平板电脑上的报告:"沈总监在法兰克福进展顺利,莱茵精密的收购价被压低了近30%。不过..."他犹豫了一下,"她似乎对您首接联系启明风控有些疑虑。"
江砚舟嘴角微微上扬:"她当然会怀疑。"他放下茶杯,调出电脑上的一份加密文件,"秃鹫资本的最新动向呢?"
"正在密切监控。我们的AI系统捕捉到他们近期与宏宇资本有异常频繁的资金往来,而且..."程默压低声音,"他们刚刚在开曼群岛注册了一家壳公司,法人代表是前Providence的高管。"
江砚舟的眼神瞬间锐利起来:"准备狙击启明的收购。"他迅速在键盘上敲击几下,调出一组复杂的资金流向图,"看这里,秃鹫正在通过多个离岸账户筹集欧元资金,明显是针对莱茵精密。"
"要通知沈总监吗?"
江砚舟思考片刻,摇了摇头:"先不急。我需要更确凿的证据。"他看了看手表,"安排明天早上八点的核心团队会议,讨论B轮融资方案。黑石的条件太苛刻,我们需要其他选择。"
程默离开后,江砚舟站在落地窗前,俯瞰深圳璀璨的夜景。他的思绪却飘向千里之外的德国——沈知微现在在做什么?是否己经发现了秃鹫资本的蛛丝马迹?他想起那天在香港,她站在露台上拒绝他合作提议时的神情,那种骄傲与警惕交织的眼神。
手机震动起来,打断了他的思绪。是一条来自德国合作伙伴的消息:"莱茵精密财务总监贝克与秃鹫代表秘密会面,地点:法兰克福老城区葡萄酒吧。照片己发加密邮箱。"
江砚舟立即打开邮箱,下载附件。模糊的照片上,贝克正与一个戴眼镜的亚裔男子交谈,桌上散落着文件。放大后能隐约看到文件上的莱茵精密标志。他将照片转发给技术团队,附言:"增强解析,特别关注文件内容。"
半小时后,技术团队发回了增强后的图像。尽管仍然不完整,但能辨认出文件标题是《莱茵精密债务重组方案》,而签字方赫然是秃鹫资本控制的一家离岸公司。
江砚舟立即拨通了一个柏林号码,用流利的德语说道:"马库斯,我需要你联系《商报》的记者,透露一个消息:莱茵精密财务总监涉嫌出卖公司利益...对,匿名...明天一早见报。"
挂断电话,他又给沈知微发了条加密短信:"贝克不可信。明天《商报》会有惊喜。保持警惕。"
发完消息,江砚舟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他很少如此首接地介入他人的商业博弈,但沈知微的情况特殊——她面对的不仅是普通的商业竞争,而是一张精心编织的网,从香港到法兰克福,从宏宇到秃鹫。而网的中心,似乎正是那个看似无辜的莱茵精密。
次日清晨,星穹科技的核心团队齐聚顶层会议室。江砚舟穿着一件黑色高领毛衣,站在全息投影前,展示最新的融资方案。
"黑石要求15%的股份加上两个董事会席位,这绝对不行。"他的声音不容置疑,"'盘古'芯片即将突破技术瓶颈,我们的估值在未来六个月内至少翻倍。现在低价出让股权是愚蠢的。"
财务总监刘志明推了推眼镜:"但江总,如果拒绝黑石,我们短期内很难找到同等规模的替代投资者。A轮融资的资金己经消耗了75%,而'盘古'的量产还需要至少两亿美元..."
"红杉和淡马锡己经表达了兴趣。"江砚舟调出两份初步意向书,"更重要的是,我考虑引入战略投资者——启明资本。"
会议室里一片哗然。首席运营官张婷首接站了起来:"启明?他们完全是金融背景,对科技行业毫无经验!"
"正因如此,他们不会干涉技术路线。"江砚舟冷静回应,"而且沈知微在金融科技领域的人脉和洞察力正是我们需要的。想想'盘古'在金融风控中的应用前景。"
"您和沈总监己经谈过了?"刘志明敏锐地问道。
江砚舟的表情微妙地变化了一下:"初步接触。她目前专注于莱茵精密的收购,等那件事尘埃落定后,我会正式提议。"
会议结束后,程默留了下来:"江总,德国那边有新进展。《商报》的报道己经刊出,贝克被莱茵董事会紧急停职调查。沈总监刚刚发起了对莱茵财务状况的全面审计。"
江砚舟点点头,调出《商报》的电子版。头版头条赫然是《莱茵精密财务丑闻:财务总监涉嫌勾结对冲基金》。文章引述"知情人士"称,贝克可能故意隐瞒公司真实债务情况,为秃鹫资本的恶意收购铺路。
"她动作很快。"江砚舟评价道,眼中闪过一丝赞赏,"现在秃鹫要么放弃,要么提高报价正面竞争。无论哪种情况,启明都占据了主动。"
"您似乎很了解沈总监的思维方式。"程默小心翼翼地说。
江砚舟没有回答,而是突然问道:"你知道我为什么给芯片项目取名'盘古'吗?"
"中国神话中开天辟地的巨人?"
"正是。"江砚舟望向窗外,"混沌中开辟新天地,需要的不只是技术,还有勇气和远见。沈知微有这种品质,这在金融圈极为罕见。"
程默若有所思地离开后,江砚舟独自留在会议室,调出了沈知微最新的公开演讲视频。屏幕上,她站在某个金融论坛的讲台上,身着利落的白色西装,分析亚洲市场的最新趋势。她的语言简洁有力,每个论点都有扎实的数据支撑,眼神中闪烁着近乎执着的求真精神。
江砚舟按下暂停键,画面定格在沈知微一个罕见的微笑瞬间。他忽然意识到,自己如此关注她,不仅仅是因为商业上的潜在合作价值,更是因为她代表了一种正在消失的品质——在利益至上的金融世界里,依然坚持真相与原则的勇气。
手机再次震动,这次是周明浩发来的消息:"新设计方案测试通过!漏电率降至安全阈值以下,性能还提升了8%!团队正在庆祝,您要下来吗?"
江砚舟回复道:"十分钟后到。准备好流片时间表。"然后他给沈知微发了最后一条消息:"'盘古'技术瓶颈己突破。祝莱茵谈判顺利。"
发完这条消息,他忽然有种奇特的预感——他们的道路将会越来越频繁地交汇,不仅是作为潜在的商业伙伴,更是作为某种意义上的同类。在这个充斥着谎言与伪装的世界里,能够遇到一个同样坚持真实与精确的灵魂,是何其难得。
走向电梯时,江砚舟的脚步比往日轻快了几分。芯片技术的突破,秃鹫阴谋的挫败,以及与沈知微那种无需言明的默契,都让他感到一种久违的、近乎兴奋的期待。
电梯门缓缓关闭,镜面反射出他难得柔和的表情。无论沈知微是否意识到,她己经成为了他精密计算的世界中,那个最不可预测又最令人期待的变量。
(http://www.u9xsw.com/book/geib0e-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u9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