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卢龙塞探路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74章 卢龙塞探路

 

建安二十八年的初雪比往年更早,卢龙塞的青石道上结着薄冰,马蹄踏过便溅起细碎的冰碴。张辽的五千轻骑呈雁翎阵前行,每人腰间除了环首刀,还斜挎着改良的鲁密短弩,箭囊里装着三棱破甲箭。这位鬓发染霜的老将披着狐狸毛边的玄鸟纹斗篷,手中马槊的红缨穗己换成耐寒的牦牛尾,槊杆上深深刻着当年白狼山之战的功绩 —— 尽管那是属于曹操的旧勋,此刻却成了激励麾下的图腾。

"将军,前方三十里便是‘鬼哭峡’。" 斥候队长陈武勒住战马,坐骑鼻翼喷出的白气在冷空气中凝成雾团,"匈奴人说此处常有阴魂作祟,实则是两侧峭壁回音,能将马蹄声放大十倍。" 张辽点头,目光扫过两侧高耸的崖壁,发现石缝间长着稀疏的沙棘,枝条上挂着风干的兽皮 —— 这是乌桓斥候留下的警示标记。

队伍刚进入峡谷,山风突然转向,挟着细雪灌进甲胄。张辽的战马忽然前蹄刨地,发出不安的嘶鸣。"全体下马!" 他的喝令刚落,峡谷深处便传来密集的弓弦声,三支利箭擦着他的肩甲飞过,尾羽上的鹰毛正是乌桓斥候的标识。山道拐角处,二十余骑乌桓轻骑从崖顶推下滚石,又有三十骑从后方包抄,他们的兽皮甲在雪地中呈现斑驳的灰白色,与环境浑然一体。

"结圆阵!" 张辽的马槊重重磕在冰面上,五千骑兵迅速围成防御圈,外围士兵半蹲举弩,内层士兵护着战马。滚石在阵前炸开,却被早有准备的汉军以盾牌抵挡。乌桓骑兵见滚石未奏效,便拍马冲锋,弯刀在阳光下泛着冷光,却在接近三十步时,迎来汉军第一轮弩箭齐射 —— 三棱箭头轻易穿透兽皮甲,三匹战马悲鸣着倒地,骑手的尸体在雪地上拖出长长的血痕。

张辽趁乱带着亲卫攀上右侧崖壁,手中马槊化作登山工具,槊尖插入石缝的力道震得虎口发麻。登上崖顶的刹那,他看见二十步外的乌桓斥候正张弓瞄准下方的汉军,鹿皮护腕上的狼头纹在雪光中格外醒目。"着!" 他的短弩率先发射,弩箭贯穿对方咽喉,尸体带着惯性撞向旁边的同伴,两人一同摔下悬崖。

余下的乌桓斥候见势不妙,拨马欲逃,却被张辽的亲卫用套马索绊倒。当最后一名斥候被生擒时,陈武己从其身上搜出羊皮地图,上面用炭笔标着白狼山各隘口的布防。"说,蹋顿的主力屯在哪里?" 张辽的刀尖抵住对方咽喉,却发现斥候眼中闪过一丝轻蔑 —— 这些草原汉子宁死不降。

雪越下越大,张辽命人割取斥候的兽皮甲裹住地图,自己则带着亲卫继续向前探路。行至一处背风的山坳,他忽然发现雪地上有新鲜的马蹄印,五枚蹄铁的痕迹中,有一枚带着明显的缺口 —— 这是乌桓左贤王部的标记。"陈武,你带两百人沿马蹄印向东,若遇伏击便放烟为号。" 他指着西侧的山梁,"其余人跟我走,去看看白狼山的隘口。"

攀上白狼山主峰时,暴风雪突然降临。张辽趴在岩石后,透过风雪望见下方的隘口:两侧山峰如刀削般对峙,中间狭道仅容五骑并行,隘口处堆积着大量滚木礌石,乌桓的狼头旗在风中猎猎作响。更远处的草原上,无数黑色帐篷如繁星散落,炊烟在暴风雪中时断时续 —— 那是蹋顿的中军大营。

"将军,隘口地势狭窄,若我军以弩车方阵推进,对方滚木礌石难以奏效。" 陈武展开缴获的羊皮地图,用刀尖划出隘口的轮廓,"但两侧山峰若有伏兵,弩手难以仰射。" 张辽却注意到地图上隘口东侧的标注:"哈达谷,深二十丈,积雪终年不化。" 他忽然轻笑,指尖划过地图上的哈达谷,"当年霍去病击匈奴,曾在此谷设伏,如今轮到我们了。"

返程途中,队伍在鬼哭峡再次遭遇伏击,却己是张辽设下的诱敌之计。当乌桓骑兵追至峡谷中央,汉军的蹶张弩从两侧崖顶齐射,三棱箭在风雪中划出死亡的弧线,二十余骑瞬间被射落马下。张辽勒马看着倒地的乌桓士兵,发现他们的箭袋里只有七支箭 —— 游牧骑兵的机动性虽强,却受限于箭矢携带量,这正是汉军弩阵的优势所在。

回到幽州大营时,张辽的斗篷己结满冰甲,怀中的羊皮地图却被体温焐得温热。夏侯渊接过地图,烛火下,白狼山隘口的每处细节都用朱砂标注:"隘口宽五丈,长三十丈,两侧山峰可伏弩手千人。哈达谷可通骑兵,积雪下藏有冰溪,需在春分后冰融方可通行。" 最关键处,张辽用汉隶写下八个大字:"狭道弩击,谷口骑冲,可破敌阵。"

"好个张将军!" 夏侯渊的拳头砸在案几上,震得烛火摇晃,"蹋顿将主力屯在隘口后方十里,以为我军必从正面强攻,却不知哈达谷可绕其后!" 他忽然指着地图上的居延海,"若我军以万人弩阵吸引正面,再遣骑兵从哈达谷突袭粮草,必能一战定乾坤。"

张辽却摇头:"不可轻敌。乌桓斥候虽被击溃,但轲比能的鲜卑骑兵随时可能增援。" 他取出从斥候身上缴获的狼头哨,轻轻一吹,哨音尖锐异常,"此乃乌桓的求援信号,想必附近还有伏兵。" 说着,他指向地图上的 "黑风坳",那里标注着鲜卑骑兵的牧场。

深夜,张辽独自登上瞭望台,望着卢龙塞方向的漫天风雪。他的手指抚过马槊上的刻痕,想起当年在逍遥津护主的场景,那时的敌人是东吴水师,如今却是草原骑兵。寒风中,他忽然听见远处传来狼嚎,与鬼哭峡的回音交织,仿佛千年的战魂在这片土地上游荡。

"将军,该用膳了。" 亲卫递上热酒,酒壶上的玄鸟纹在月光下泛着冷光。张辽饮下一口,辛辣的酒液顺着喉管灼烧,却暖不了指尖的冰凉。他知道,自己带回的不仅是一张地图,更是北征的关键钥匙 —— 白狼山隘口,将成为汉家弩骑与草原骑兵的决胜之地,而哈达谷的积雪下,正埋藏着破敌的利刃。

当晨曦穿透云层,幽州大营响起集结的号角。张辽看着麾下骑兵整装待发,他们的甲胄上新漆的玄鸟纹在雪光中闪烁,与乌桓斥候的狼头旗形成鲜明对比。他忽然明白,这场探路的意义,不仅是勘察地形,更是让汉军的玄鸟旗,在塞北的风雪中,第一次真正触摸到了敌人的脉搏 —— 那些看似不可逾越的天险,那些令人胆寒的伏击,终将在汉家儿郎的智谋与勇气面前,化作通往胜利的阶梯。

雪停了,阳光洒在白狼山的峰巅,将张辽带回的地图上的朱砂标记照得通红。那道标注着 "决战隘口" 的红线,如同一条即将绷紧的弓弦,而汉军这只玄鸟,正展开羽翼,准备在这张弦上,射出平定塞北的第一支利箭。


    (http://www.u9xsw.com/book/gefage-7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u9xsw.com
悠久小说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