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火油破阵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5章 火油破阵

 

青龙八年小雪,石亭江面笼罩着铅灰色的云层,西北风卷着碎雪扑打在东吴楼船的雕花木栏上。周循站在旗舰 "赤壁号" 的望楼里,手按剑柄望着远处江面。父亲周瑜的画像在舱内高悬,腰间的吴钩剑正是当年赤壁之战的战利品,此刻却在掌心沁出冷汗 —— 情报说汉军携带了改良火攻器械,却没人能说清那究竟是何物。

严纲的楼船悄悄驶入石亭江弯道,船底的螺旋桨搅碎浮冰,发出细碎的咔嚓声。他掀开舱帘,三十具青铜猛火油柜整齐排列,泵体表面的散热纹还带着工坊的新铜气息。匠作司马张机正蹲在最前排油柜旁,用牛皮管测试压力:"都督,石棉引火芯己浸透磷粉,逆风点火成功率提升至七成。"

"七成便够了。" 严纲的手指划过油柜上的巴人图腾,想起三个月前在犍为工坊的场景 —— 百位匠师围着从西域带回的石油样本,用蜀地青铜锻造出首台加压泵。此刻他望着江面渐浓的雾气,忽然扬声下令:"升玄鸟旗,开舱晾油。"

东吴斥候发现汉军异动时,二十艘楼船的舱门正缓缓开启,深褐色的火油气味顺着西北风飘来。周循嗅着空气中的刺鼻气息,突然想起父亲临终前的警示:"若敌军能在逆风纵火,必是得了西域火油。" 他猛地转身:"快!传我将令,所有楼船湿布覆帆,水柜注满!"

但为时己晚。严纲的令旗划破冷空,八十名巴人勇士同时扳动油柜阀门。青铜泵发出沉闷的轰鸣,活塞往复间将火油加压至寻常容器三倍,深褐色油流如狂龙般冲出铜嘴,在防风栅的磷火中化作赤红色火蛇。逆风并未熄灭火焰,反而让燃烧的油滴被吹向高空,如陨石般砸向东吴楼船。

"烧起来了!" 东吴艨艟的呐喊声被火焰吞噬。火油粘在船帆上滋滋作响,浸过桐油的帆布瞬间成为燃料,连船身的防水漆都被引燃。更致命的是火油接触水面后仍不熄灭,江面漂起的燃烧油块顺着水流撞击其他船只,三十步内的五艘楼船相继起火,火焰顺着甲板缝隙渗入船舱,引爆了堆积的弩箭和甲胄。

周循看着旗舰右侧的 "玄武号" 在火海中倾斜,船首的玄武雕像被火舌舔舐得扭曲变形。他忽然看见汉军楼船中驶出轻便快船,船头架着小型火油柜,巴人勇士手持青铜喷管跃至船首,在距离敌船十步处喷射火油 —— 这是针对近距离混战的改良战术,喷管前端的喇叭状铜口能将火油雾化,燃烧面积扩大三倍。

"用拍竿!" 朱然在副舰上嘶吼,指挥楼船转动巨型拍竿砸向敌船。但巴渝水师的楼船吃水浅,灵活躲过拍竿后贴近敌船,火油喷射器首接对准楼船的木质结构。张机改良的旋转底座发挥作用,火油柜可 360 度调整角度,将燃烧的油流注入楼船的每一道缝隙。

石亭江的水面沸腾了。东吴楼船的密集阵型成为致命弱点,燃烧的船体相互碰撞,火借风势愈演愈烈。周循的旗舰被火油波及,船尾的舵轮卡死,他不得不换乘小艇,望着自己的舰队在火海中支离破碎。父亲当年在赤壁创造的神话,此刻却成为东吴水师的催命符 —— 同样是火攻,汉军却让逆风成为助力。

严纲站在旗舰顶层,看着压力表指针逼近红线。"第三队换班!" 他果断下令,早有准备的备用油柜被推入战位,过热的青铜泵被泼上江水降温。这种轮换战术来自稷下学宫的《器械轮换手册》,确保火攻持续不断,正如当年秦军的弩阵轮换,将武器效能发挥到极致。

当暮色降临,江面漂满东吴楼船的残骸,燃烧的火光映红了汉军将士的脸庞。严纲踩着发烫的甲板巡视,发现部分油柜的铜箍出现裂纹 —— 西域火油的腐蚀性超出预期。张机蹲在地上记录数据:"需在泵体内壁镀锡,石棉引火芯可掺入南中蜂胶增强耐燃性。" 这些实战反馈将通过司闻曹快马传回成都,成为下一批火油柜改良的依据。

败报传入建业时,孙权正在太初宫与陆逊对弈。棋子 "当啷" 掉落棋盘,他盯着战报上 "逆风火攻"" 三十步射程 "的字眼,忽然想起蜀使曾提及的" 稷下学宫器械坊 "。" 伯言,"他的声音带着不甘," 当年公瑾靠风胜敌,如今汉帝靠器胜我。"

陆逊望着棋盘上被围的 "吴" 字棋子,羽扇轻点地图上的牛渚矶:"陛下,汉军必趁势东进。可集中楼船固守采石矶,以狭道限制火油柜射程。" 但他心里清楚,这种被动防御不过是权宜之计 —— 当汉军能在任何风向发动火攻,长江天险的优势己被大大削弱。

石亭江的北岸,严纲的水师建立临时营地。巴人勇士们用吴军残骸搭建篝火,火油燃烧的青烟升入夜空。张机借着篝火光芒修改图纸,忽然听见身后传来脚步声 —— 严纲抱着一坛蜀酒坐下,将酒碗推给他:"当年我父在江州,总说巴人水性天下第一,如今看来,还需借点西域的火性。"

张机接过酒碗,望着江面未熄的火光:"都督可知,这火油柜的图纸,陛下曾在稷下学宫改了十七版?从加压泵的齿轮比例到引火芯的材质,每一处改良都刻着匠师的血手印。" 他指向远处的楼船,"吴军输的不是火攻,是整个工坊体系。"

深夜,严纲独自登上望楼,望着建业方向的灯火。江风依旧呼啸,却再无阻挡汉军的威力。他想起出征前嬴政的叮嘱:"此战非为焚船,为破东吴之胆。" 如今看来,当火油柜的火焰照亮石亭江,东吴水师的胆气,己然随燃烧的楼船一同沉入江底。

破晓时分,石亭江面的火油残迹被江水带走,却在江底留下无数青铜碎片 —— 那是东吴楼船的残骸,也是一个时代水战规则的墓碑。严纲的船队再次启航,船头的玄鸟雕像昂首向前,船尾拖曳的火油柜在晨光中闪烁,仿佛在宣告:属于汉军的水战时代,己随着这场逆风火攻,正式降临。

建业城的守将望着江面驶来的汉军舰队,忽然发现每艘楼船的弩塔旁都新增了青铜装置 —— 那是改良后的火油喷射器,在阳光下泛着冷冽的光。他们不知道,这种武器将在未来的采石矶之战中再次改写历史,而石亭江的这场胜利,不过是汉帝嬴政用技术撬开江东大门的第一锤。

江雾渐散,严纲站在旗舰甲板上,看着前方若隐若现的牛渚矶。他知道,石亭江之战的意义远超二十艘楼船的焚毁 —— 当蜀汉水师证明可以在任何气象条件下发动火攻,东吴赖以生存的 "风势战术" 便成了昨日黄花。而他手中的猛火油柜,正如当年秦弩撕裂六国甲胄,正在撕裂东吴的最后一道防线。


    (http://www.u9xsw.com/book/gefage-4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u9xsw.com
悠久小说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