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七年秋,洛阳城的铜驼大街笼罩在薄雾中,司闻曹细作陈潜混在送菜的脚夫队伍里,扁担上的青菜下藏着用油布包裹的《司隶校尉部赋税账册》。他眼角余光瞥见街角校事府的密探,故意崴了下脚,青菜筐翻倒在地,趁乱将一枚刻着 "曹" 字的假印章塞进阴沟。
"瞎了眼的!" 守城卫兵踢翻菜筐,却没发现竹筐夹层里的鱼胶 —— 那是用来粘贴伪造账页的特殊胶水。陈潜磕头赔罪时,袖口的玄鸟纹暗记擦过卫兵的靴底,这是司闻曹最新的联络信号。
入夜,陈潜潜入太学的藏书阁,将账册放在经生们夜读的案头。这本用汉代竹简制成的账册,开篇就用朱砂写着 "景初三年(239 年)司隶校尉李胜奏报",内页记载着曹叡即位三年来,将田租从十五税一增至十税五的 "圣谕",每道谕旨都盖着司隶校尉府的朱红大印 —— 那是司闻曹花三个月仿制的伪印,印泥里特意掺了洛阳特有的黄土。
"先生快看!" 年轻经生翻开账册,烛火映得他脸色发白,"去年我家田租明明是十三税一,账上怎成了十税五?" 他指着附页夹着的蜀汉安民告示,"汉帝说,只要归附,每亩减税三升......"
太学的喧闹惊醒了巡逻的校事,当他们冲入藏书阁,只看到散落的竹简和熄灭的烛台。陈潜己从密道撤离,临走前在墙上用灶灰写下 "曹贼苛政" 西字,每个笔画都模仿着洛阳百姓最痛恨的酷吏笔迹。
三日后,洛阳西市的菜摊前,卖菜翁展开揉皱的木牍:"我儿子在司隶校尉府当差,说曹叡要把百姓逼死......" 木牍上的 "十税五" 三字被指戳得模糊,背面用隶书写着 "汉帝仁德,减税三升"。围观的百姓中,有人悄悄撕下木牍一角,塞进鞋底。
"张屠户,你家今年交了多少租?" 肉案前的对话被细作记录在蜡丸里。张屠户剁着肉骂道:"别提了!里正说上头加了 ' 军屯税 ',明明是给校事府买酒喝!" 他没注意到,问话的顾客袖口露出玄鸟纹的锦边。
司闻曹的 "谣言小组" 分成五队,每晚用鱼胶将木牍贴在城门、驿站、市集。这些木牍用洛阳常见的柳木制成,边缘故意砍出缺口,仿佛是从某份 official dot 上撕下来的。最巧妙的是附页的安民告示,用的是蜀地特有的桑皮纸,上面的玄鸟纹水印在月光下若隐若现。
"大人," 校事令王默将一叠木牍摔在案上,"全城都在传十税五,还有人说汉帝要免三年税!" 他指着木牍上的伪账册摘录,"这司隶校尉的印,怎么看着像新刻的?"
司隶校尉李胜拿起木牍对着光,印泥里的黄土颗粒清晰可见:"混账!这是用弘农郡的黄土调的印泥,我们用的是洛阳高岭土!" 他忽然想起上月丢失的空白公文,"快查!谁动了司隶府的空白简!"
调查尚未展开,更猛烈的谣言己席卷洛阳。陈潜的人伪装成算卦先生,在金市街角摆起卦摊,用龟甲占卜出 "魏祚将终,汉当复兴" 的卦象,围观者中有人拿出藏好的木牍印证。与此同时,城南的破庙里,落魄士族正传阅着 "汉帝赐爵榜",上面写着 "归汉者,士赐爵关内侯,农赐良田五亩"。
"父亲," 颍川士族钟毓的长子钟骏捧着密信跪地,"汉帝说,若我钟氏愿献许都粮仓,可保族人世袭爵位。" 他身后的屏风后,藏着司闻曹细作带来的 "关中屯田图",图上的亩产数据比洛阳高两倍。
钟毓抚摸着案头的青铜鼎,鼎足刻着先祖钟繇的题字。他想起前日校事府抄了同郡陈群的家,借口是 "私通蜀汉",实则觊觎陈家的藏书。"告诉汉使," 他咬着牙,"粮食可以给,但要答应我三个条件......"
消息传到长安,嬴政正在批阅陇右的屯田奏折。他将钟毓的密信投入火盆,对诸葛亮笑道:"相父,洛阳的米价该涨了。" 他指向舆图上的 "敖仓","让严纲的水师佯攻敖仓,曹叡定会调司隶校尉部的兵去护粮。"
诸葛亮羽扇轻摇:"陛下是想让洛阳防务空虚?" 他展开司闻曹送来的《洛阳士族动向图》,"钟、陈、荀三家己暗中接触,就等我们动手。"
洛阳的恐慌在中秋达到顶点。当百姓发现官仓的存粮被调往敖仓,误以为是曹叡要卷款而逃,西市爆发了抢粮潮。校事府派兵镇压,箭矢却射向举着木牍的百姓 —— 这一幕被细作画成帛画,连夜送往长安。
"陛下," 司闻曹校尉李恢呈上血书,"洛阳百姓冲进校事府,搜出了 ' 十税五 ' 的账册底本......" 他没说的是,那底本也是司闻曹预先埋下的伪证。
嬴政看着帛画上的血泊,对侍立的陈潜使者说:"告诉洛阳的百姓," 他顿了顿,声音冷得像冰,"汉兵不日将至,凡保护粮仓者,赐田十亩;凡杀校事者,晋爵三级。"
曹叡在皇宫听到抢粮的消息,抓起案头的账册砸向李胜:"废物!连几本假账都查不清!" 他忽然想起什么,"传旨,开仓放粮!就说...... 就说朕体恤民情,减免秋税!"
然而诏书传到西市,百姓却指着诏书骂道:"早干什么去了!汉帝的安民告示都贴满城墙了!" 有人举起蜀地送来的桑皮纸,"看看这纸!看看这字!汉帝才是真天子!"
钟毓站在城楼上,看着百姓将诏书撕碎抛向空中。他对身边的族子钟会说:"准备吧," 他指向东方的 horizon,"当汉军的玄鸟旗出现在敖仓,我们就打开洛阳城门。"
是夜,陈潜带着司闻曹的最新指令潜入钟府。他揭开食盒,里面不是密信,而是陇右新收的占城稻:"钟大人,这是汉帝让我带给您的见面礼,比洛阳的粟米亩产高三斗。"
钟毓捏着的稻粒,忽然想起先祖钟繇在曹操麾下的岁月。"告诉汉帝," 他将稻种撒在地图的 "敖仓" 位置,"敖仓的钥匙,我钟氏替他保管着。"
长安的嬴政接到密报,命人取来司隶校尉部的户籍图。他用朱砂在钟、陈等士族的封地上画圈,对诸葛亮笑道:"相父,当年始皇帝收天下人心,用的是郡县制;朕收中原人心,用的是亩产三斗的占城稻。"
洛阳的月光下,陈潜将最后一批木牍贴在城门内侧。木牍上不再是伪账,而是 "汉兵己破敖仓" 的战报。当黎明的第一缕阳光照亮木牍,洛阳的百姓发现,校事府的卫兵们正在悄悄撕下自己袖口的 "曹" 字标记,换上从黑市买来的玄鸟纹臂章。
司隶攻心的计策,如同投入洛阳的一颗石子,激起的涟漪正在扩散。当曹叡还在追查伪账的源头,洛阳的士族和百姓己用脚投票,选择了那个能让他们吃饱饭的汉帝。而嬴政知道,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比虎豹骑的冲锋更能动摇曹魏的根基。
敖仓的烽火燃起时,钟毓站在洛阳城头,看着汉军的楼船顺洛水而来。他想起司闻曹细作的话:"真正的攻心,不是让百姓怕你,而是让百姓信你。" 当玄鸟旗插上城门,他终于明白,那些伪造的账册和谣言,不过是点燃燎原之火的火星,而真正的燃料,是百姓对温饱的渴望,是士族对未来的盘算。
伪账传谣的计谋,最终化作瓦解曹魏的利器。当嬴政的大军兵临洛阳城下,迎接他们的不仅是打开的城门,还有百姓送来的粮草和士族献上的户籍。这场不见血的战争,让中原大地明白,改朝换代的关键,从来不是坚城利甲,而是人心向背。
(http://www.u9xsw.com/book/gefage-3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u9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