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基建启动!开荒、水渠,规划我们的家园!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6章 基建启动!开荒、水渠,规划我们的家园!

 

林若溪的威胁,像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来得快,去得也快。但它留下的,却是让所有人都绷紧了神经的危机感。

白素素比任何人都清楚,这次的胜利,更多是靠出其不意。下一次,当林若溪和她背后的暗影阁卷土重来时,他们面对的将是更周密的计划和更强大的敌人。

时间,成了最宝贵的资源。

她必须在敌人下一次动手之前,将听雨轩打造成一个真正的、坚不可摧的堡垒。

“从今天起,听雨轩,进入全面建设期!”

第二天清晨,白素素将听雨轩所有成员——西十三名流民孩子,牛二、李大锤,以及江淮,全部召集到了山谷中央那片最开阔的平地上。

在她面前的,是一块用几张兽皮拼接起来的、巨大的“画布”。上面,用木炭,画着一幅所有人都看不懂,但又感觉无比震撼的图画。

“这是……”李大锤凑上前,瞪大了眼睛。

“这是我们未来的家。”白素素拿起一根树枝,像一位指点江山的将军,开始讲解她耗费了数个夜晚心血,绘制出的“听雨轩一期建设规划总图”。

“这里,”她的树枝点在盆地的东侧,那里地势平坦,阳光充足,“将是我们的‘生活区’。我们要在这里,建造三十间统一规格的住宅,一个能容纳所有人吃饭的大食堂,还有一个给孩子们上课的学堂。”

“这里,”树枝移向南边那片最肥沃的黑土地,“是我们的‘耕作区’。我们要开垦出一百亩标准化的田地,分为粮食区、蔬菜区和经济作物区。”

“西边,靠近山壁的地方,是‘工坊区’。李大锤师傅的木工房、铁匠铺,未来可能还有我们的砖窑、纺织坊,都会建在这里,与生活区隔开,避免烟火和噪音干扰。”

“而北边,靠近湖泊的地方,是‘养殖区’。我们要圈养牲畜,挖掘鱼塘。”

“最后,”她的树枝,重重地落在了谷口那个最狭窄的位置,“这里,将是我们的‘防御区’。我们要用三个月的时间,建造一座真正的、固若金汤的关隘!”

居住、生产、工业、军事……一个现代社会功能区的雏形,就这样,被清晰地、宏伟地,展现在了这群连字都认不全的流民面前。

所有人都被这幅蓝图震惊得说不出话来。他们第一次知道,原来,“家”这个字,可以被规划得如此井井有条,如此……令人向往。

一声令下,整个听雨轩,变成了一个热火朝天的巨大工地。

江淮暂时放下了剑,拿起了鞭。他负责训练和带领最强壮的二十名少年,组成了“开荒队”。白素素根据《鲁班秘录》上的图谱,让李大锤改良出了一种更省力、能深耕的“曲辕犁”。

一开始,这群孩子连犁都扶不稳。江淮便亲自下地示范,手把手地教他们如何控制牛的力道,如何掌握犁的深浅。他将军队里的纪律和口令,用在了农活上。“起犁!”“落犁!”“转弯!”……原本混乱的开荒场面,竟变得整齐划一,效率大增。看着一垄垄被翻开的、散发着芬芳的黑土,孩子们脸上洋溢着从未有过的、劳动的喜悦。

另一边,李大锤则带领着他的“建筑队”,在工坊区忙得热火朝天。他们按照白素素的要求,建造了一个简易的土窑,开始烧制第一批砖瓦。虽然烧出的砖瓦,品相难看,大小不一,但这却是他们从无到有,亲手创造出的第一批建材。李大锤更是将自己关在工房里,夜以继日地研究白素素给他的那些榫卯结构图,时而眉头紧锁,时而抚掌大笑,如痴如醉。

而白素素,则承担起了最关键的任务——勘探水源,规划水渠。

她带着二丫和几个细心的女孩子,几乎走遍了山谷的每一个角落。她用最原始的方法——观察植物长势、寻找潮湿的岩壁、倾听地下的水声——来判断地下暗河的走向和深浅。

她用削尖的木桩和麻绳,在地面上,一点点地标记出了未来引水渠的路线。那条蜿蜒的麻绳,从湖边出发,巧妙地利用地势的落差,将流经生活区、耕作区,最终汇入一片洼地,形成一个天然的蓄水池。

这套完整的水利规划,即使是工部的专业官员看了,恐怕也要自愧不如。

然而,计划进行到第五天,一个巨大的难题,摆在了所有人面前。

打井。

李大锤带领着人,用最传统的人工挖掘法,在生活区选定的位置,挖了整整两天,下挖了近五丈深,却连一滴水都没看到。下面,是一层坚硬无比的青石岩层。铁镐砸上去,只能留下一个白点,震得人虎口发麻。

“东家,不行啊!”李大锤一脸愁容地来找白素素,“这下面的石头太硬了,跟铁一样!照这个速度,就算再挖一年,也挖不穿啊!”

这个消息,让刚刚燃起的建设热情,瞬间被浇了一盆冷水。

没有水,一切都是空谈。生活用水、灌溉用水,都将成为泡影。

众人束手无策,气氛再次变得压抑。

白素素也皱起了眉头。她知道,古代打井,遇到岩层,基本就等于宣判了死刑。

硬凿不行,那……有没有别的办法?

她的目光,再一次,落在了那本被她奉为至宝的《鲁班秘录》上。

她一页页地翻阅着,希望能找到一些关于破碎岩石的记载。

终于,在一篇讲述“攻城器械”的章节里,一幅不起眼的、名为“破城锥”的草图,吸引了她的注意。那是一种利用杠杆原理和重力,反复冲击城门的器械。

破城锥……冲击……重力……

一个大胆的、跨越了千年的灵感,在她脑中轰然炸开!

她立刻找来李大锤和江淮,在地上画起了图。

“我们不挖了,我们改用……钻!”

“钻?”两人都听不懂。

“没错!”白素素的眼睛,亮得惊人,“李师傅,我要你用你最好的铁,打造一个巨大的、头部呈锥形的实心铁杵,至少要三百斤重!杵的尾部,要有一个可以系绳子的铁环。”

“然后,”她又看向江淮,“我要你,在井口的正上方,搭建一个至少三丈高的、由西根柱子构成的稳固脚手架。脚手架的顶端,要有一个可以转动的、用硬木做的滑轮。”

“东家,您这是要……”李大锤似乎明白了什么。

“没错!”白素素无比肯定地说道,“我要利用杠杆和滑轮,将那个三百斤的铁杵,吊到三丈高的地方,然后,让它自由落体,利用它自身的重力和下落的冲击力,去砸碎那层岩石!”

“我们每砸一次,就转动一下铁杵的角度。日积月累,水滴石穿!不!是铁杵……钻穿石!”

这,就是利用最基础的物理学原理,设计出的、这个时代绝无仅有的……“水力冲击钻”的原始版!

这个想法,听得李大锤和江淮,再次目瞪口呆,随即,又被这种匪夷所思却又似乎完全可行的天才构想,震撼得热血沸腾!

说干就干!

李大锤拿出了他毕生的手艺,建筑队也放下了手中的活计,全力配合。

三天后,在井口旁,一个奇怪而壮观的装置,拔地而起。

一个巨大的铁杵,被粗壮的麻绳悬吊在三丈高的脚手架上,黑黝黝的,充满了力量感。

听雨轩的所有人,都围了过来,紧张而期待地看着这历史性的一幕。

“放!”

随着白素素一声令下,负责拉动绳索的牛二等人,同时松手!

那三百斤的铁杵,带着呼啸的风声,如同天降陨石,狠狠地,砸向了井底!

“咚——!”

一声沉闷到极致的巨响,从地底传来,整个地面都为之微微一颤!

所有人的心,也跟着这一下,狠狠地揪紧了。

“拉!”

众人再次合力,将铁杵缓缓拉起。

白素素让人用火把探入井底查看。

只见那坚不可摧的青石岩层上,赫然出现了一个清晰的、碗口大的白色印记!

有效果!

“继续!”

“咚!”“咚!”“咚!”……

沉闷的撞击声,如同听雨轩奏响的第一支战歌,不知疲倦地,在山谷里回响了整整一天一夜。

第二天正午,当他们进行到不知道第几百次撞击时。

井底传来的声音,忽然变了。

不再是沉闷的“咚”,而是一声有些发虚的“噗”!

紧接着——

一股浑浊的、带着泥沙的水箭,猛地从那深不见底的井口,喷射而出!足足有半人多高!

然后,是源源不断的、越来越清澈的……泉水!

“出水了!出水了——!”

不知是谁,第一个嘶声力竭地喊了出来。

下一秒,整个听雨轩,爆发出了一阵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响亮、都要真诚的、震天的欢呼!

“我们成功了!我们有水了!”

“是神迹啊!东家是神仙下凡啊!”

孩子们、大人们,不分彼此,全都冲了上去,将那喷涌而出的、带着泥土气息的甘泉,捧在手里,抹在脸上。他们又哭又笑,像过节一样,宣泄着心中的激动和喜悦。

这不仅仅是一口井。

这是他们靠自己的双手,在东家的带领下,战胜了“不可能”,亲手创造出的第一个奇迹!

这一刻,听雨轩的凝聚力、所有人的信心和对白素素的崇拜,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顶峰!

他们坚信,跟着这位无所不能的东家,他们一定能在这片土地上,建成一个真正的、伟大的家园!


    (http://www.u9xsw.com/book/gad0ee-3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u9xsw.com
悠久小说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