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工钱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8章 工钱

 

果然,等其他人上工后,大队长就来喊顾岁白了。

其实也不难,师傅是个有经验的。

顾岁白就简单讲了一下自已的要求,划分大概的位置,睡觉的屋要有保暖的效果。

后面听师傅推荐把两间屋连着建,中间的墙换成火墙,保证整个冬天都非常暖和。

后面就是大队长和师傅的讨论。

“顾知青,师傅要求工钱是一天一块,你看能不能接受?”趁着师傅划位置时,顾北山找到站在一旁的顾岁白。

顾岁白没怎么犹豫就回答了,“行啊,没问题。”

顾北山松了口气,人是他找的,顾知青不接受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接受了就是对他无形中的肯定,自是高兴的。

顾北山觉得自已一辈子行事都是利落的,每办成一件都是他的勋章。

不为别的,就想在退下来后能在村口坐着给村里小孩讲故事的时候把自已做例子。

那样高兴。

顾岁白又有疑问了,“大队长,那村里人的工钱怎么算?”

这事他熟啊,顾北山一讲自已会的东西都是侃侃而谈,下意识抓腰间的烟杆,抓了个空,无所谓笑笑,“工钱都是一样的,管饭一天五毛,不管饭一天七毛,平时大家都是管饭的,但我一想,小顾知青你也没时间做饭,就给你打听了一下。”他想得可真周全。

顾岁白被他臭屁的语气逗笑了,一个可爱的小老头。

“是啊,我可没时间煮饭。”有时间也不煮。

“什么时候能动工啊?”

“别急啊,买砖还得等个七天这样,正好过阵子活少了,指定给你建得又快又好。”大队长一副年轻人得沉住气的表情。

顾岁白无奈,她确实恨不得明天就搬进去。

思考一番道,“大队长,你说的那个价钱是建村里的房子,我这个呢是砖瓦房,大家也不熟练,到时候还得辛苦大家,这样吧,给大家的钱算一天八毛,给师傅的钱提到一块二,您让他多受累,多指点一下大伙。您呢,就做个桥梁,连接一下这两边,这忙上忙下的您帮我多看着点,我给您算一天一块,您也别拒绝,您也知道,我不差这点钱,我哥是当兵的,每个月都会给我寄钱,我就想早点住进去。”

这知青就是有文化,好话坏话都说了,这一套一套的,一口一个您,顾北山被哄得开心,连忙拍着胸脯保证道,“行,那我也不跟你客气了,你放心,我肯定让他们给你做得又快又好。”真是可惜了,多好的女孩啊,白瞎江泽那小子长一张好脸了。

想到知青点的事,顾岁白趁这个时间请大队长给她找人搭个灶。

大队长一愣,“顾知青你要单独开火啊?”

转念一想,不分才奇怪呢,这么多知青有哪个人条件能赶上顾知青的,这一个吃点好的都不方便,顿时自已尴尬一笑。

顾岁白没有解释你意思,只是简单笑了下。

“成啊,村里后生都是能干的,都会这个。”就江泽做得最好。

可是还有一点不明白。

语气有点为难,“顾知青,做这个不难,但是得先有锅才好做,这随便搭的话怕到时候不合适。”

顾岁白笑得腼腆,“我有一个大铁锅。”

顾北山有点怀疑自已的耳朵,不确定,再听听。

“顾知青,你说……你带了锅?”

听着对方狐疑的语气,顾岁白笑容不变,“是啊,这不是怕这边不好卖吗?”

有锅就行,顾北山也不纠结了。

后面顾岁白就撤退了,大队长说天气太热了,让她回去休息。

但顾岁白总觉得是在嫌她碍事。

顾岁白乐得自在。

感觉这两天实在是太忙了,虽然感觉什么都没做成,可就是很累,所以换了药果断窝在屋里不出门了。

晚饭也是从空间里拿了现成的,一晚上就这样过去了。

这才是她想要的生活。

怕自已起不来,顾岁白定了个六点的闹钟。

早上上班是七点到中午十二点,下午两点到六点。

定早点还能赖会床。

上工的钟声有三声,顾岁白不知道哪声该出门,拿了铝制饭盒装了些饼干,这样比较符合她不开火的形象,又拿个大红花暖水瓶装了冰镇绿豆沙,帽子,手套。涂好防晒霜。

又想到大队长说今天要来建灶,忘记问是早上还是下午了。

想了想对方做什么都是说干就干,不像自已老是犯拖延,还要有点小钱,不然早饿死了。

拆了第三个包裹,里面都是非吃非布的东西,杂七杂八,五花八门。

从里面把铁锅拉了出来,废了些力气搬到屋外的墙边,想了想,有点馋鸡汤了。

弄一个也是弄,两个也是弄,为什么不再搭一个呢?

所以顾岁白愉快地把煲汤的砂锅跟大铁锅放到一起。

这么一忙活,就出汗了。

第一天上工还不知道路,顾岁白就在知青点门口大树下等。

知青点其他人本以为最多昨天晚上,再怎么样顾岁白也该过来一起吃饭了,毕竟谁都不会跟香肠过不去不是。

可居然没看见顾岁白过去,不死心地又等了等,昨晚吃得都比平时晚。

这次,大家总算意识到顾岁白不是一个好说话的人,做事还贼坚决,半点龌龊都存不了。

吃不到香肠大家心情自然不好,虽然不说,但心里免不了埋怨方梦和黄富贵。

陈冬倒是没什么感觉,他也不图顾岁白的东西,唯一不满的就是这里的饭好难吃,每次吃前都要做好心理准备,哄好自已才视死如归吃下去,每次都是一大口,也不敢多嚼,硬咽了下去。连续两天这样,又想到未来都是这样的生活,不禁悲从中来,难过得又啃了口菜团子。

更难受了。

“顾知青,怎么在这?”

“顾知青,早上好啊。”

……

吃了亏,现在和顾岁白没什么矛盾的知青都和顾岁白打了招呼,顾岁白只是淡淡应了声,不热情,甚至有些冷淡。

知青自诩是城里人,面子薄,见顾岁白这样讪讪一笑,知趣地不搭话了。

唯独刘桂花,顾岁白直接和刘桂花并排走了,两人说说笑笑,顾岁白又从谈话中知道了一些事。

比如非农忙时分比较好请假,但也是对人的,村里人大队长一般都会批。

知青不一样,知青能不能批都看大队长心情。

以及在哪可以换一些棉花。

像养小鸡该找谁诸如此类。

刘桂花想到什么讲什么,事无巨细。


    (http://www.u9xsw.com/book/fd00da-1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u9xsw.com
悠久小说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