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兵临柴桑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18章 兵临柴桑

 

一月七日,石阳。

大江两侧的城池依照天然地势而建,并非绝对的对称。比如桓范所部从皖口集结后乘舟渡船,而距离皖口最近的吴国城池石阳,还在皖口下游四十里左右的地方。

当然,吴国在皖口对岸是有哨所的。但魏军蓄谋已久,近万步卒乘舟从皖口中涌出直抵对岸,对岸的吴军刚刚来得及向四十里外的石阳城派驻信使,就被急渡向南的魏军摸上了岸边,强攻下了这一哨所。

太和年间少有这种战术,不过在曹丕时代的黄初年间,魏吴双方一度都流行过这种抽冷子派支军队渡江、或烧杀或劫掠,匆匆一番而后返回,便以此为功劳夸耀。曹睿登基后禁止这种没有多大意义的军事行动,禁止擅起边衅,故而吴国已经多年未见这种战术了。

若是寻常时间,大魏是不会派五千人规模的军队就这般乘船渡过长江的。

主要原因是敌情不明,不知道左近有敌国多少军队驻守,而且不知吴国水军多久能够赶来,若是被吴国水军舟船堵截,困在江南不得回返,那可就真是叫天不应、叫地不灵了。

但此番出军不同,多路策应之下,桓范所部的两万五千人就如同投掷出去的铁矛一般,他的任务就是渡江、向南、吸引敌军,犹是而已。

若说得再粗俗些,曹睿从襄阳、江夏、皖城向南派出三个诱饵,就等着孙权领兵去吞。只不过这些诱饵有些过于巨大,孙权也难以一口吞下。

故而曹睿将曾任中领军,自己极为信任的桓范用在此处。非桓范这等信重之人,非夏侯儒这种宗亲将领,不能担当此任。

孙权是在一月七日的午时到达石阳的。

待孙权到达石阳之时,此处小城中只有一个唤作周灵的千石司马驻在此处,听闻皇帝孙权亲至,周灵急忙开城来到码头旁跪迎。

孙权身着厚衣,在胡综的搀扶下走下船来,直直走到跪迎的周灵面前,冷冷问道:

“你是何人?”

“末将周灵,是裨将军丁承渊(丁奉)麾下千石司马。”周灵连声作答。

“抬起头来。”孙权再次出声。

周灵跪地抬头,但眼神依旧不敢与孙权对视。孙权辨认此人面孔后,点头道:“朕记得你的相貌。干统和丁奉呢?”

周灵小心答道:“在魏贼渡江后,石阳左近无船,丁将军又兵少,试攻了一次又败绩,一时拿魏贼无可奈何。只得待魏贼尽数渡江西进后,率本部三千人随在魏贼身后,一并沿江南岸向西、往柴桑的方向去了。”

“干统也去了?”孙权连声追问道。

“干将军乘舟到了石阳之后,问明情况,与丁将军合兵一处,同样尾随在魏贼身后。”

胡综在一旁小声说道:“陛下,已经过去了八、九日,臣揣测,魏贼前部应该已经到了柴桑了。”

“还用你说?”孙权气急败坏,转头就往自己座舟楼船的方向走去。

“陛下这是?”胡综在旁急忙问道。

“去柴桑!”孙权脚步虚浮的向前走去,嗓音却是极大。

胡综长叹一声。

当下的局面,显然是吴国最不愿意看到的一个场景。

与守在石阳的司马周灵说了匆匆几句,此处的局势便在孙权、胡综二人的心中霍然明晰了。石阳算得了什么?魏军盯的是柴桑!

当然,胡综的心中还有许多猜测。比如干统为什么舍船陆行,又或是丁奉是如何败的,还有这股魏军到底有多少人数,兵力如何……

从全局上来说,以孙权和是仪、胡综、徐详、全琮等人组成的吴国中枢,已经彻底被魏军弄得方寸大乱了。而在这等危难时刻,孙权也不得不解除了建业城中的禁足之令,以尚书令顾雍统辖建业守军,负责吴国都城的防御事宜。

说回桓范。

就在孙权、全琮领着先头部队到达石阳的时候,后续部队也只刚刚到了建业左近。没办法,大船的数量有限,从岸上向船只调拨军用物资和粮草的速度也有限,从建业花了两日调拨,行军移营绝非只是人走了这么简单。

此时的桓范,已经率军到达了柴桑城外。

对此处的吴军来说,这是一件非常令人惊恐的事情。

自从孙权在江东肇立基业之后,三十余年的时间里,柴桑这处沿江的城池从来未遭到过任何兵祸。就连此前曹丕三路伐吴、曹操南下赤壁的时候,都没有任何魏军打到过此处。

说起来,柴桑曾经也是吴国的屯兵重地。但是在此前数年的多次战事之中,由于上游武昌、下游芜湖濡须的战略地位更为紧要,最早驻扎在此处的将军全琮和他的部曲军队,也从柴桑移驻到了下游濡须对面的芜湖处。

而此处的柴桑城内,也只有区区一千军队驻守。

城内守将唤作戏诚,是吴国的一名千石司马。当戏诚在柴桑城头望见江面上逆流而上的魏军船只,以及从东面而来、耀武扬威的魏军骑兵,吓得面孔都有些发白了。

戏诚咽了咽口水,朝着身旁的佐吏问道:“我莫不是眼花了?魏军怎会出现在柴桑城外?”

一旁的中年佐吏看了看城外,又看了看自家司马,摊手道:“司马,这种情状属下也是平生仅见。外面这些骑兵该有多少啊?自东向西铺天盖地,着实骇人。”

戏诚定了定神,打量了一番,小声道:“至少三千?”

“应有三千以上了。”中年佐吏长叹了一声:“司马问魏军如何会在此处,属下也想问一问。大吴横行江上的战船去哪了,为何其他军队都没拦着他们,也没人给司马报信?”

“我怎么知道!”戏诚恼火郁闷至极,用力重重的捶在了城垛上。

桓范身在骑兵之中,朝着城头愈来愈近。

说到底,这还是吴国上下的沟通问题。

柴桑位于武昌和芜湖中间,自从全琮的军队去了芜湖,柴桑也就变成了吴国武昌郡一处沿江的寻常城池,魏军进攻之事,还用不着通报到此处。

加之武昌郡自然是归在武昌管辖下的,但此时武昌的太子孙登和右将军孙奂,已经知道了上游江陵处魏军的数量庞大,又从自己所处挤了五千兵力给上游诸葛瑾送去,同时还要应对江夏来敌,哪里还有精力顾及一个小小的柴桑呢?


    (http://www.u9xsw.com/book/edajee-73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u9xsw.com
悠久小说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