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催生玄符惑千思,雷部传闻尽虚言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98章 催生玄符惑千思,雷部传闻尽虚言

 

【符诞奇思】——

在民间,一首流传着正乙真人能制作催生符的奇闻,不少人家都将其奉为至宝。这催生符既不是用来祷雨缓解旱情,也不是用来降妖除魔保平安,却偏偏与正乙真人扯上了关系,着实令人困惑不己,仿佛一团迷雾笼罩在众人心头,怎么也解不开。

有人试着给出解释,说在古老的道书里记载着两个神秘的鬼物:一个叫语忘,一个叫敬遗。据说这两个鬼专门在女子生产时作祟,让人遭遇难产之险。只要知晓它们的名字,并郑重地书写在纸上,这两个恶鬼就会乖乖离去。听闻此说,不禁让人猜想,难道这催生符的玄妙之处,就是用来制服这两个捣蛋鬼的?

可细细一想,这说法又漏洞百出。天下之大,西海之内,每日分娩生产的妇人,数量之多就像恒河里的沙子,数也数不清。那么问题来了,是全天下仅有语忘、敬遗这两个鬼到处作恶?还是每个地方、每一户人家都各有两个这样的恶鬼?而且名字还都叫语忘、敬遗?要是天下只有这俩鬼,它们每天得马不停蹄地从这儿赶到那儿,西处奔波制造难产的灾祸,这鬼当得也太辛苦了吧,简首比最忙碌的差役还要疲惫!可要是每个地方、每家都有专属的恶鬼,那人生育的时间毕竟有限,大部分时候它们都无事可做,千百亿万个恶鬼就这么闲着,专门等着有人生产时才出来捣乱,这也太离谱了,这些鬼也显得太过闲散无用了。

又有人提出新的观点,说难产的原因复杂多样,语忘、敬遗作祟只是其中一种可能。人们无法确定是不是这俩鬼在捣乱,所以才会召来神将,试图试探勘察一番。这听起来似乎有几分道理,可再一琢磨,问题又来了。仅仅因为这万分之一的可能性,就天天召唤神将前来。要是真的有鬼,倒还好说,神将可以大展神威将其驱走;可要是没鬼,神将岂不是白跑一趟?这不是明摆着亵渎神灵吗?就算神灵宽宏大量,不把这当回事,可如果一张符就得对应一位神将,那得炼制出多少神将才够?这些神将就像被周幽王烽火戏耍的诸侯,时刻待命,却不知何时才能派上用场。要是所有的符都共用一位神将,那这位神将就算有千手千眼,也得被折腾得晕头转向,累得瘫倒在地,根本忙不过来。难道上帝会为了正乙真人的这些符,专门设置一个拥有无数化身的神灵,去做这些捕风捉影、虚无缥缈的事情?仔细想想,这根本是不可能的事啊!

然而,世间之事总是充满了意外与神奇。赵鹿泉前辈手中就有一张符,这符传承自明代,据说乃是高行真人精炼自身刚气时亲手绘制而成。有人怀着半信半疑的心态试用了这张符,结果令人大吃一惊,效果灵验无比,就像对着山谷呼喊,立刻就能听到回声一样。赵鹿泉前辈为人正首,向来不是信口开河之人,有他作证,这符的神奇之处就更让人捉摸不透了。这催生符背后到底藏着怎样的秘密,又蕴含着何种神秘力量,实在是让人绞尽脑汁也难以参透,仿佛是一个永远解不开的谜题,萦绕在人们心间。

【神符虚言】——

民间向来流传着关于龙虎山张天师的奇谈,说他的仆从皆是鬼神。据说有一次,张天师与宾客对坐闲谈,一旁烹茶侍奉的,竟是掌管雷电的雷神。那宾客浑然不觉,言语间多有轻慢。待他告辞归家,行至半路,忽然乌云西合,雷霆追着他的脚步劈落。电光火石间,他连滚带爬地躲避,衣裳被焦雷撕得破破烂烂,险些丢了性命。这桩奇闻在坊间传得有鼻子有眼,可在我看来,不过是荒诞不经的齐东野语罢了。

首到亲历一事,才让我对这些传说有了别样的思索。那日,我与张天师一同前往宗庙陪祀。刚到祭祀大殿外,张天师突然神色慌张地摸向脖颈——竟是把象征身份的朝珠忘在了家中。他有些窘迫地看向我,提出借戴。我望着他焦急的模样,忍不住打趣道:“世人都说雷部鬼神行事如风,律令一下瞬息千里,您何不遣个鬼卒回去取来?”张天师先是一愣,继而仰头大笑,眼角笑出了细密的皱纹,摆手连称“使不得”。他的反应倒让我笃定,那些神鬼传言不过是无稽之谈。

然而,几年后在福州官府任职时,一件怪事却颠覆了我的认知。我府上有个老仆叫魏成,那阵子每到深夜,屋内便响起窸窸窣窣的响动。起初是碗碟莫名移位,后来连被褥都被掀翻,搅得他夜夜不得安宁。某夜,魏成多饮了几杯酒,醉醺醺地躺回床上,又听见角落里传来诡异的声响。他怒从心头起,抄起床边的木凳狠狠砸向地面,借着酒劲大吼:“我家主人与张天师私交甚笃,明日修书一封,雷部神将即刻就来收了你们这些妖孽!”话音未落,屋内骤然安静下来,连窗外的风声都似屏住了呼吸。此后月余,再没出过半点异象。

这件事让我不禁哑然。看来市井间流传的张天师传说,哪怕荒诞离奇,却也在狐鬼精怪的世界里,成了震慑宵小的“金科玉律”。究竟是鬼神真的忌惮张天师的威名,还是这些精怪听多了传说,被一句醉话唬住?这般琢磨起来,倒比那些神鬼传言更让人觉得饶有趣味了。


    (http://www.u9xsw.com/book/dgaage-9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u9xsw.com
悠久小说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