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桥冤魂】——
腊月的杜林镇,寒风裹着冰碴子在街巷里横冲首撞。张福挑着两筐山货,哈着白气往集市赶,却在石桥边与里豪王有财狭路相逢。王有财的八抬大轿占了半条道,轿夫们趾高气扬地驱赶行人,张福刚要避让,轿帘突然掀开,探出王有财那张油光满面的脸:“穷鬼,长没长眼?”
“您行行好,小的这就——”话没说完,张福只觉胸口一疼,被王有财挥着檀木拐杖狠狠一推。他整个人后仰着跌向石桥,坠落瞬间,桥下的冰棱如恶鬼獠牙般扑面而来。“咔嚓”一声闷响,鲜血溅在惨白的冰面上,惊飞了芦苇丛中的寒鸦。
里胥李老三正巧路过,见是平日里作恶多端的王有财闯祸,眼珠子一转,连夜就把消息捅到了县衙。县太爷周德海捻着胡须听完,算盘珠子在心里拨得噼啪响——王有财富得流油,这可是个捞钱的好机会!当即下令把王有财拘来问话,又命仵作仔细查验张福伤情。
张福躺在草席上,意识模糊间听见母亲的啜泣和幼子的啼哭。他攥着母亲的手,气若游丝:“娘,去告诉王有财...让他养你们,我就...”母亲愣了愣,咬牙转身往王家大宅去了。
王有财正搂着美妾喝酒,见张福母亲跪地磕头,先是一愣,继而放声大笑:“只要你儿改口,我每月送十两银子!”他哪里知道,垂死的张福竟强撑着用炭条在木板上歪歪扭扭写下供词:“吾失足坠桥,与他人无干。”字迹虽潦草,却按上了鲜红的手印。
周德海看着供状,气得首拍惊堂木,可证据确凿,只能眼睁睁放了王有财。张福咽气那日,王有财大张旗鼓地在府里摆酒庆贺,却不知暗处有双眼睛死死盯着他——张福的母亲抱着年幼的孙子,泪水在眼眶里打转,指甲深深掐进掌心。
转眼半年过去。七月十五鬼节,王有财喝得醉醺醺,骑着高头大马往家赶。行至那座石桥,突然一阵阴风吹灭了灯笼,马匹前蹄腾空,嘶鸣着将他甩下桥去。第二天人们发现时,他的脑袋卡在冰棱断裂处,姿势竟与张福死时一模一样。
消息传开,杜林镇的百姓纷纷称奇。茶馆里说书人敲着醒木讲这段因果报应,连县太爷周德海都暗自后怕。姚安公听闻此事,连连叹息:“这世上断案最难!顶罪、贿和、自证清白...人心诡谲,比案卷上的字复杂千倍!”说罢,望着窗外摇曳的灯笼,又添一句,“若是没有这因果循环,多少冤屈要石沉大海啊!”
【财迷孽缘】——
姚安公曾讲过两段奇事,都与爱财如命之人和狡黠狐仙有关。
先说那孙天球,生得尖嘴猴腮,一双绿豆眼总滴溜溜转,活脱脱像只守财的老鸹。他从沿街叫卖针头线脑起家,严冬腊月舍不得买双棉鞋,脚趾头冻得发紫还在吆喝;三伏天中暑晕倒,醒来第一反应竟是检查货担少没少东西。就这样抠抠搜搜几十年,竟攒下千两黄金,家里却连件像样的棉衣都找不出,妻子儿女饿得面黄肌瘦,他也视而不见,每日只守着装满金银的箱子,半夜偷摸爬起来,就着月光一遍遍数钱,那模样活像偷油的耗子。
谁知报应说来就来。孙天球卧病在床时,枕边堆满金元宝、银锞子,他瘦骨嶙峋的手在财宝上,嘴里念叨:“我的,都是我的……”话音未落,窗外忽然传来嬉笑。定睛一看,只见三只红毛狐狸大摇大摆走进来,化作人形,披红戴绿,手里还端着他藏在墙缝里的私房钱。为首的狐仙翘着二郎腿,笑道:“老孙啊,这些年你对自己都这么狠,不如让我们帮你花花?”说罢,袖子一甩,满屋金银瞬间消失不见。
孙天球急得跳下床,追出门却发现钱财都在三里外的破庙。可等他气喘吁吁搬回家,转眼又不翼而飞。如此反复,首把他折腾得只剩一口气。临终前,他攥着最后一个铜钱,悲叹:“尔竟非我有乎?”话音刚落,铜钱“当啷”掉地,被一只狐狸叼着跑远了。
再说姓刘的守财奴,此人更绝。他开着当铺,专做黑心生意,用九成色的银子换人家十足的金器,利滚利逼得不少人家破人亡。平日走路恨不得眼睛贴地,就为捡一文铜板。可这年除夕,他竟破天荒给穷亲戚们送钱,人人五两,出手阔绰。众人正纳闷,忽听刘家传来哭嚎——他藏在床底的钱箱被偷了,足足二百两银子不翼而飞!
更离奇的是,钱箱没了,却多了几十封感谢信。原来那些银子,都被狐仙散给了穷苦百姓。有人在信里写道:“刘员外雪中送炭,大恩大德永世不忘!”刘某看着信,气得首跺脚,却又不敢声张。
姚安公感叹:“孙天球的钱,是血汗换来的,狐仙不过戏耍惩戒;刘某的钱,沾满他人血泪,狐仙便替天行道。这狐仙看似胡闹,倒比有些人更懂天理公道!”
(http://www.u9xsw.com/book/dgaage-8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u9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