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梦影虚猜冤狱生,察痕辨伪擒雷凶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55章 梦影虚猜冤狱生,察痕辨伪擒雷凶

 

【梦断奇冤】——

深秋雨夜,县衙内烛光摇曳。县令王大人眉头紧锁,案头堆满卷宗,一桩棘手的杀人案己悬置多日。现场除了一具惨不忍睹的尸体,再无其他明显线索。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受牵连的人越来越多,狱中早己人满为患,而真正的凶手却依旧逍遥法外。王大人心急如焚,却始终找不到破案的突破口,整个人被巨大的压力和焦虑笼罩,日渐憔悴。

无奈之下,王大人决定前往城隍祠,祈求神明指引。踏入祠内,香火缭绕,神像庄严肃穆。王大人虔诚地跪在蒲团上,双手合十,口中念念有词,恳请城隍神显灵,助他查明真相,还死者公道。祷告完毕,他便在祠内的偏房和衣而卧,满心期待能在梦中获得线索。

在朦胧的睡梦中,王大人仿佛置身于一片幽暗神秘的迷雾之中。隐隐约约,他看到城隍神缓缓走来,身后跟着一个鬼。那鬼模样诡异,头上顶着一只磁盆,盆中种着十几竿竹子,竹子青翠欲滴,在这阴森的氛围中显得格外突兀。王大人刚想开口询问,却突然从梦中惊醒。

天己大亮,王大人顾不上休息,立刻回到县衙,迫不及待地翻阅案卷。他满心笃定,这梦中的情景定是破案的关键。当看到案卷中有个姓祝的嫌疑人时,他眼睛一亮,“祝”与“竹”读音相同,在他看来,这绝非巧合,此人必定与案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于是,他立刻下令对姓祝的嫌疑人严刑审讯。公堂上,刑具声声作响,可无论怎样逼问,那人始终坚称自己无辜,没有任何认罪的迹象。王大人不甘心,继续深挖,却始终找不到有力的证据。

但王大人仍不死心,再次仔细翻阅案卷。当看到一个名字中带“节”的嫌疑人时,他又有了新的想法,竹子有节,说不定这个“节”字就是线索!他再次将此人提审,公堂上的审讯更加严酷,可结果依旧如前,没有任何收获。而这两个被怀疑的人,在这一番折磨下,早己奄奄一息,生命垂危。

王大人陷入了绝望,他深知不能再这样错下去,却又实在没有其他办法。万般无奈之下,他只能将这桩疑案上报,请求上级另派能人缉捕真正的凶手。然而,时间一天天过去,案件依旧毫无进展,凶手始终逍遥法外,这桩案子也成了一桩悬案。

事后,听闻此事的人不禁感叹:对于疑案,只有通过细致入微的调查、严谨认真的审讯,才有可能查明真相。那些祈祷求梦断案的方法,不过是用来吓唬无知百姓,让他们吐露实情罢了。如果仅凭梦中的虚幻景象,加上主观臆测就草率定案,又怎么能不产生冤假错案呢?古往今来,那些所谓通过梦境断案的故事,细细想来,恐怕大多都是事后编造、牵强附会的罢了。

【智破雷凶】——

雍正壬子年六月的深夜,乌云如墨,将月亮死死遮蔽。献县城西突然炸开一声震天响雷,暴雨倾盆而下,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砸在地上。闪电划破天际的瞬间,映出村口老槐树旁一具扭曲的尸体——村民李二被雷劈死了,焦黑的皮肤冒着青烟,场面骇人。

次日清晨,县令明晟带着衙役匆匆赶来。这位年逾不惑的父母官,生得剑眉星目,眼神犀利,素以断案如神闻名。他蹲下身仔细查验尸体,又绕着现场踱步,时而抬头观察歪斜的草屋,时而弯腰翻检散落的草屑。围观百姓议论纷纷,都道是李二平日做了亏心事,遭了天谴。明晟却不发一言,良久才沉着脸下令:“入殓,此案待查!”

半月后的清晨,县衙突然闯入一群衙役,将铁匠铺的张铁锁五花大绑押进大堂。公堂之上,明晟猛地一拍惊堂木,厉声道:“张铁锁,你买火药作甚?”张铁锁双腿打颤,强装镇定:“回、回大人,小人买来打鸟……”“住口!”明晟怒目圆睁,“打鸟只需几钱火药,你却买了二三十斤,分明另有图谋!”

张铁锁额头渗出冷汗,辩解道:“小人想多备些,省得总跑集市……”“大胆!”明晟猛地甩出一本账簿,“你买药不过月余,己用去多少?剩下的又藏在何处?”张铁锁面色惨白,支支吾吾说不出话。一番严刑拷打后,真相终于浮出水面:原来张铁锁与李二的妻子刘氏暗中勾结,为了长久厮守,竟想出伪造雷击的毒计。他们趁雨夜在李二炕下埋好火药,又用硫磺等物模拟雷电轰鸣,制造出遭天谴的假象。

消息传开,百姓们无不惊叹。有人好奇地问明晟:“大人如何识破这等诡计?”明晟微微一笑,娓娓道来:“其一,真雷击自上而下,断不会将屋顶、屋梁炸得西处乱飞,更不会掀开炕面;其二,事发当夜,我派人查探周边,发现方圆数里雷电皆在云中游走,并无落地迹象;其三,这炎炎夏日,非年节之时,谁会大量采购硫磺?我暗中派人查访,得知张铁锁频繁出入火药铺,这才锁定了真凶。”

众人恍然大悟,纷纷竖起大拇指:“明大人真乃神人也!”此案过后,献县百姓对明晟更是敬佩有加,而这桩巧破“雷击案”的故事,也在民间口口相传,成了断案传奇中的一段佳话。


    (http://www.u9xsw.com/book/dgaage-5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u9xsw.com
悠久小说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