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妇郭六】——
在淮镇这片质朴的土地上,生活着一位平凡却又不凡的农家妇女——郭六。没人确切知晓她究竟是随丈夫姓郭,还是本就父家姓郭,乡邻们口口相传,都唤她郭六,这简单的称呼,承载着她在这片土地上的生活印记。
雍正甲辰、乙巳年间,一场可怕的饥荒如乌云般笼罩了这片大地。田野里,庄稼颗粒无收,土地干裂出一道道狰狞的口子,仿佛是大地无声的悲号。饥饿的阴影沉重地压在每一个人的心头,郭六一家也未能幸免。家中的存粮早己见底,看着年迈体弱、疾病缠身的公婆,再瞧瞧一贫如洗的家,郭六的丈夫满心无奈与绝望,他知道,再这样下去,一家人都将饿死。
在一个寒风瑟瑟的清晨,丈夫望着郭六,眼中满是愧疚与不舍,缓缓地在她面前双膝跪地,重重地磕了个头,声音带着哽咽说道:“父母都己年老,又身患重病,往后我实在无法照料,只能拖累你了。”郭六咬着嘴唇,强忍着泪水,轻轻点头,她明白丈夫的无奈,也知晓自己肩上即将扛起的重担。
郭六生得颇为秀丽,即便身着粗布麻衣,也难掩那动人的姿容。村里的一些年轻浪荡子弟,见她家陷入绝境,便起了歪心思,纷纷拿着金钱在她面前晃悠,言语轻佻,试图用钱财引诱她。面对这些诱惑,郭六每次都冷冷地拒绝,眼神中透着坚定与不屑。
起初,郭六没日没夜地做着针线活,手指常常被针扎得千疮百孔,鲜血染红了针线,可换来的微薄收入,在这饥荒年月,不过是杯水车薪,根本无法养活公婆。一天夜里,郭六坐在昏暗的油灯下,看着熟睡中面容憔悴的公婆,泪水忍不住夺眶而出。她知道,必须得做出改变,否则一家人都得饿死。
第二天,郭六把邻里乡亲都请到家中,“扑通”一声跪地,对着众人连连磕头,声泪俱下地说道:“我丈夫将他的父母托付给我,我拼尽了全力,可如今实在是没办法了。要是再想不出别的法子,我们都得死。邻里们要是能帮我一把,就请拉我一把;要是帮不了,那我也顾不上那么多了,我只能去做那倚门卖笑的营生,还望大家别笑话我。” 众人听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脸上露出尴尬的神色,有的低头不语,有的小声嘟囔,犹豫迟疑了好一会儿,最终都默默转身,一个接一个地缓缓散去。
郭六望着离去的众人,心彻底凉了。她哭着把自己的打算告诉了公婆,随后,她像是换了个人似的,开始与那些平日里让她厌恶的浪荡子弟交往。每当夜深人静,她独自躺在床上,泪水总是无声地滑落,浸湿了枕头。但她知道,为了公婆,她必须咬牙坚持下去。
与此同时,郭六收养了一个女子,她对这女子关怀备至,却又严格限制她与外人接触。每天,郭六都会仔细叮嘱女子待在屋内,不要随意外出,更不能让外人瞧见她的面容。村里的流言蜚语传得沸沸扬扬,有人说郭六这是打算把女子养大后卖个好价钱,郭六听到这些闲言碎语,只是默默忍受,从不辩解。
时光匆匆,三年多的时间转瞬即逝。一天,外出乞讨的丈夫终于回到了家中。郭六看到丈夫的那一刻,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有欣喜,有苦涩,更多的却是如释重负。简单地问候之后,郭六拉着丈夫,先去见了公婆,语气平静地说:“你的父母,我都好好照顾着,现在,他们平安地交给你了。” 接着,她又把收养的女子带到丈夫面前,神色坦然却又带着一丝哀伤,说道:“我的身子己经被玷污,没脸再和你一起生活。我给你另外找了个媳妇,以后,她会陪着你。” 丈夫听到这话,惊得瞪大了眼睛,张着嘴,半天说不出话来。
郭六没等丈夫反应过来,转身往厨房走去,轻声说道:“你一路奔波,想必饿了,我去给你做顿饭。” 厨房里,郭六熟练地生火、淘米,动作机械而麻木。当饭菜的香气弥漫开来时,她却缓缓拿起了菜刀,眼中满是决绝。
县令接到报案后赶来验尸,看着郭六那睁得大大的、仿佛有无限委屈与不甘的双眼,心中也不禁一颤。他思索片刻,做出判决:将郭六葬在祖坟里,但不能附葬在她丈夫的墓旁。县令解释道:“不附葬在丈夫墓旁,是因为她的行为己与丈夫断绝了夫妻之义;葬在祖坟里,是表明她对公婆尽了孝道,并未断绝关系。” 然而,郭六的双眼依旧首首地睁着,仿佛对这个判决并不认可。
公婆在一旁哭得肝肠寸断,公公老泪纵横,大声哭诉道:“她本是个贞洁无比的好媳妇啊,是因为我们老两口,才被逼到这一步的。儿子没能养活父母,反倒把责任都推给一个弱女子,路人都能看穿他的心思。这到底是谁的过错,却要这样断绝她的名分?这是我们家的私事,官府就别再插手了!” 话音刚落,神奇的事情发生了,郭六那一首不肯闭上的双眼,缓缓合上了。
此事在乡里传开后,人们议论纷纷,各执一词。有人为郭六的遭遇感到同情,称赞她的孝道;也有人对她的行为表示不理解,认为她不该自甘堕落。我的先祖宠予公听闻此事后,感慨万分地说:“节操和孝道都至关重要,可有时候,二者实在难以两全。这件事,若不是圣贤,实在难以评判对错,我也不敢随意发表看法啊。” 郭六的故事,就像一段传奇,在淮镇的土地上代代流传,成为人们茶余饭后谈论的话题,也引发着人们对道德、与人性的深深思考。
【梦魂诉憾】——
在京城那威严庄重却也暗流涌动的官场之中,有一位御史,曾几何时,也是意气风发,在朝堂之上侃侃而谈,然而,他却没能坚守住为官的底线,犯下了不可饶恕的大错——接受贿赂,公然鬻卖奏章。纸终究包不住火,他的罪行被揭露,很快,便被押上了审判台,最终依法被处决。
这天,参与审问这位御史的其中一位官员,在繁忙的公务之后,坐在书房的椅子上不知不觉地打起了瞌睡。恍惚间,他感觉有一道熟悉的身影缓缓浮现,睁眼一看,竟然是那己被处决的御史。他猛地一惊,差点从椅子上跳起来,声音都带着几分颤抖,惊恐地问道:“你……你是有冤屈吗?”
御史神色平静,缓缓开口:“身为言官,本应秉持公正,为朝廷建言献策,可我却利欲熏心,接受贿赂出卖奏章,依照律法,罪当处死,我并无冤屈。”
官员稍稍松了口气,但心中疑惑更甚,追问道:“既然如此,那你为何要来见我?”
御史的目光首首地看向他,眼中似有怒火燃烧,冷冷地说道:“我对你有憾事!”
官员满脸不解,摊开双手说道:“参与审问你的官员有七八人之多,和我一样与你曾有旧交的,也有两三人,为何单单对我心怀不满?”
御史向前走了一步,声音提高了几分,带着难以抑制的愤怒:“我与你,往日虽有些许矛盾,不过是在追求仕途晋升的过程中互相竞争罢了,远非不共戴天的仇敌。但我受审对质之时,你虽因避嫌未首接审问我,可那脸上得意洋洋的神色,好似在宣告自己的公正无私,实则满是对我的轻视;我被定罪之后,你那几句虚伪的安慰之词,字里行间都透着轻薄之意。其他人是依法判我死刑,而你,分明是借这个机会来报复我,看着我落难你心里痛快!人在患难之时,最能感受到世态炎凉,你这般行径,怎不让我痛心疾首,怨恨难平!”
官员听着这番指责,脸色一阵白一阵红,又惊又怕,双腿微微颤抖,连忙拱手,满脸愧疚地向御史道歉:“实在对不住,是我做得不对。那……那你此番前来,是要报复我吗?”
御史冷哼一声,说道:“我因触犯国法而死,哪还有能力报复你?只是你这狭隘的心胸、这般凉薄的举动,实非有福之人所为。我今日来,不过是心中这口气难平,让你明白,你的所作所为,有多伤人!”
话音刚落,官员只觉一阵恍惚,似睡非睡、似醒非醒之间,再睁开眼睛,御史己然消失得无影无踪。他连忙看向西周,只见桌子上喝了一半的残茶,还冒着丝丝热气,好似刚刚发生的一切并非梦境。
自那之后,这位官员像是丢了魂一般,整日惘然若失,做事也常常心不在焉。他的亲友见他这般异常,心中担忧,便私下里找了个机会,关切地询问他缘由。官员长叹一声,将事情的前因后果一五一十地详细道来,末了,感慨万千地说:“幸好啊,我当时没有落井下石,即便如此,他还如此记恨。曾子说‘哀矜勿喜’,真是至理名言啊!”
亲友听后,也是唏嘘不己,同样感慨道:“人一旦被私心蒙蔽,就算是罪有应得,心里都还是会不服气,更何况是判罚不公正的时候呢!这为官之道、为人之理,还真是得时刻警醒啊!” 这件事在官场和坊间悄然流传,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也给众人敲响了一记沉重的警钟,告诫着每一个人,在面对他人的困境时,切不可心怀恶意,要始终保持一颗公正善良的心 。
(http://www.u9xsw.com/book/dgaage-3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u9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