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鬼音错认贵人来,绿笺幽韵鬼诗彰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1章 鬼音错认贵人来,绿笺幽韵鬼诗彰

 

【鬼误认贵人】——

在科举之路的漫长跋涉中,董文恪公彼时还未登科,为谋生计,在一处空宅中设馆授课。这空宅透着股说不出的陈旧与冷清,周边邻里私下里都流传着这里有怪异之事发生,可董公是个坚定的不信邪之人,心里首道是众人太过迷信和胆小。

夜幕如同一块巨大的黑色绸缎,严严实实地将世界包裹起来。董公坐在屋内,桌上的油灯散发着昏黄的光晕,在这静谧的夜里轻轻摇曳。他特意将灯芯挑得更亮些,打算彻夜等待,一探究竟,看看这所谓的怪异究竟是何物。

三更的梆子声刚刚敲过,一阵阴森刺骨的冷风“嗖”地刮了起来,那风声尖锐呼啸,好似鬼哭狼嚎。紧接着,庭院的门“嘎吱”一声缓缓打开,随后屋子的门也自行晃动着敞开,发出令人毛骨悚然的吱呀声。

就在这时,几个模糊的身影从黑暗中浮现出来,它们身形扭曲,似人却又非人,动作僵硬而诡异,杂乱无章地簇拥着走进屋内。这些怪异的家伙刚一瞧见端坐在屋内、一脸镇定的董公,瞬间就像被施了定身咒一般,僵在原地。片刻后,它们发出一连串惊恐的尖叫:“这屋子里有鬼!”声音尖锐刺耳,仿佛要划破这寂静的夜空。说罢,便慌不择路地转身,相互推搡着朝外面奔逃。

董公见此情景,非但没有丝毫畏惧,反而被激起了心中的斗志。他迅速抄起靠在墙边的木棍,大喝一声,朝着那些逃窜的身影追了出去。一边追,一边高声喊道:“哪里跑!”那些似人非人的东西一边狂奔,一边相互呼喊:“鬼追过来了,赶紧跑!”它们的声音中充满了恐惧与绝望。只见它们慌慌张张地跑到墙边,一个接着一个,手脚并用地拼命往上攀爬,动作狼狈不堪,有几个甚至因为太过着急,在翻墙时失足摔倒,但又立刻爬起来,继续逃窜,不一会儿就消失在了夜色之中。

事后,董公常常把这段经历当作趣闻讲给旁人听,每次说到此处,都忍不住自己笑起来,满脸疑惑地说道:“真是奇怪,我实在不明白,它们为什么会把我当成鬼呢?”

故城有个名叫贾汉恒的学子,当时正跟随董公潜心研读经书。有一天,师生二人又谈及此事,贾汉恒略作思索,而后恭敬地说道:“老师,学生想起《太平广记》中记载过这样一件事。说有野叉觊觎哥舒翰妾室的尸体,欲啖之而后快。当时哥舒翰恰好就在旁边熟睡,那些野叉相互商量道:‘有贵人在这里,这下可如何是好?’哥舒翰在睡梦中隐隐听到这话,心中暗自琢磨:‘既然它们称我为贵人,那即便攻击它们,想必也不会有什么危险。’于是当机立断,猛地起身,向那些野叉发起攻击,野叉们吓得西散奔逃。”

贾汉恒顿了顿,接着说道:“‘鬼’与‘贵’这两个字,读音极为相近。依学生之见,或许那些鬼怪本是称呼先生为贵人,只是先生当时身处紧张的情境之中,一时听错,才以为它们喊您是鬼呢。”

董公听后,微微一愣,随即嘴角上扬,脸上露出一抹欣然的笑意,轻轻点头道:“嗯,大概真是如此啊。”

【寻诗辨仙鬼】——

庚午年的秋天,秋意正浓,瑟瑟秋风裹挟着丝丝凉意,在大街小巷肆意穿梭。我闲来无事,踱步至城中热闹非凡的书市。这里人来人往,摊位上摆满了琳琅满目的书籍,书香气息弥漫在每一寸空气里。

我在各个摊位间仔细寻觅,渴望能邂逅一本心仪之书。就在一个略显偏僻的角落,我一眼便瞧见了一部《埤雅》。它静静地躺在那里,封面虽有些陈旧,却难掩岁月沉淀下来的韵味。我轻轻翻开,纸张间,发出细微的簌簌声。

正看得入神,突然,一张折叠得整整齐齐的绿纸笺从书页中滑落出来,像一只轻盈的蝴蝶,悠悠地飘落在地上。我俯身捡起,小心翼翼地展开。只见上面工工整整地写着一首诗:“愁烟低幂朱扉双,酸风微戛玉女窗。青磷隐隐出古壁,土花蚀断黄金釭。”“草根露下阴虫急,夜深悄映芙蓉立。湿萤一点过空塘,幽光照见残红泣。”诗句间弥漫着一股阴森、凄冷的气息,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幽暗、破败的荒宅之中。

诗的末尾题着:“靓云仙子降坛诗,张凝敬录。”我心中不禁泛起一丝疑惑,暗自思忖,这大概是通过扶乩这种神秘的方式记录下来的吧。扶乩,传说中能让神灵或鬼魂降临,借助乩笔传达旨意、留下诗文,向来充满了神秘色彩。

反复吟诵这诗句,我越品越觉得其中透着诡异。诗中描绘的景象,愁烟、酸风、青磷、残红,无一不散发着阴森森的鬼气。我不禁摇了摇头,心中断定,这绝非什么仙子的清新脱俗之作,分明就是一首满含幽怨的鬼诗。


    (http://www.u9xsw.com/book/dgaage-2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u9xsw.com
悠久小说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