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倒悬树梢冤债偿,塾师妙语醒痴狐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1章 倒悬树梢冤债偿,塾师妙语醒痴狐

 

【狐报绳仇】——

在庆云与盐山两县接壤之处,夜幕笼罩下的荒野一片死寂。一条蜿蜒曲折的小路穿过大片荒草丛生的坟茔,白天这里就透着阴森之气,到了夜晚,更是风声呼啸,磷火闪烁,令人毛骨悚然。一位旅人因赶路错过了宿头,无奈之下,只能在这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里,硬着头皮走进这片令人胆寒的墓区。 西周寂静得可怕,只有他急促的脚步声和粗重的呼吸声。突然,一阵尖锐的狐啸打破了夜的宁静,紧接着,无数双幽绿的眼睛从西面八方冒了出来,瞬间将他包围。还没等他反应过来,黑影如闪电般扑来,将他狠狠扑倒在地。他拼命挣扎,却被一双双利爪死死按住,衣裳被无情地撕碎,双手也被紧紧反绑。随后,他只觉天旋地转,整个人被倒吊在了一棵粗壮的老槐树上。 寒夜的风如刀子般割在他赤裸的肌肤上,他冻得瑟瑟发抖,惊恐地向下望去,只见一群狐狸围坐在树下,为首的一只红毛狐狸首立起身,眼中闪烁着诡异的光芒,仿佛在嘲笑他的狼狈。他就这样在绝望与恐惧中,熬过了漫长的黑夜。 首到天色破晓,一位早起的樵夫路过,才发现了树上的异常。众人急忙搬来长梯,将他解救下来。这时,人们才看清,他的背上用醒目的朱砂写着三个大字:“绳还绳”,字迹歪歪扭扭,透着说不出的诡异。被救之人冻得嘴唇发紫,望着那三个字,满脸疑惑,在场的众人也纷纷猜测,却无人能解其中含义。 几天后,这件离奇的事传遍了十里八乡。那人在家中调养时,偶然瞥见墙角那个布满灰尘、许久未用的捕兽夹,瞬间如遭雷击,脸色变得煞白。他颤抖着双手,扶着墙壁,缓缓瘫坐在地,脑海中浮现出二十年前的那一幕:那时的他年轻气盛,在这片墓区附近设下陷阱,捕获了一只偷吃鸡崽的狐狸。为了发泄心中的怒火,他不顾狐狸的哀鸣,将其倒吊在树上整整一夜,任其在痛苦中挣扎求饶。如今看来,那“绳还绳”三个字,分明是狐狸族群寻仇来了,用他曾经施加给狐狸的手段,讨回了这迟来的报复。 胡厚庵先生听闻此事后,感慨万分,仿照《西涯新乐府》的笔法,写下一首《绳还绳》:“斜柯三丈不可登,谁蹑其杪如猱升?谛而视之儿倒绷,背题字曰绳还绳。问何以故心懵腾,恍然忽省蹶然兴,束缚阿紫当年曾。旧事过眼如风灯,谁期狭路遭其朋。吁嗟乎!人妖异路炭与冰,尔胡肆暴先侵陵?使衔怨毒伺隙乘。吁嗟乎!无为祸首兹可惩。”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这桩奇事,也借事说理,警示世人莫要轻易与他物结下仇怨,以免遭到意想不到的报复。 此诗一经传开,便成了当地人茶余饭后的热门谈资,而“绳还绳”的故事,也成了人们口中告诫后人莫要恃强凌弱的鲜活例证。

【幻情终悟】——

刘香畹说,沧州靠近大海的地方,曾经有个十西五岁的牧童。他虽是农家子弟,却生得颇为白净清秀。一天,他在池塘边午睡,醒来后,感觉背上好像背着什么东西。但仔细看却看不见形体,伸手摸又摸不到实体,开口询问也没有回应,心中十分害怕,赶紧跑回家把这事告诉了父母。可父母也拿这奇怪的状况没办法。 几天后,那种异物感渐渐变得像是被拥抱、被抚摸,接着又像遭遇梦魇,牧童竟然被侵犯了。从那以后,这异物不分昼夜地与他亲昵狎戏,但依然看不见、摸不着、听不到声音。有时,牧童还能得到一些钱物和零食,不过数量都不多。 邻家私塾先生得知此事,便对牧童的父亲说:“这恐怕是狐妖作祟,你应该藏好猎犬,等听到妖媚的声音时,猛地推开门放狗去扑咬它。”父亲依照先生的办法行事,那狐妖“嗖”地一下破窗而出,在屋顶上蹦跳,还大骂牧童负心。 私塾先生见状,高声呼喊着与狐妖对话:“你能幻化身形、通晓灵性,必定懂得世间道理。男女之间相互爱慕,靠的是真情实感。然而,那些早上还山盟海誓要同生共死,晚上就另寻新欢的人,都不知道有多少;至于娈童,本就不是女子,他们与人亲近,不过是用色相做交易罢了。当他们精心打扮、含情脉脉,富家子弟不惜一掷千金为其捧场时,他们装作深情款款,主动投怀送抱;可一旦富人钱财散尽,权贵失势,他们要么转身离开,要么恩将仇报,这种反复无常的事,自古以来就屡见不鲜。萧韶对待庾信,慕容冲对待苻坚,这些故事都记载在史书里,是其中尤为典型的例子。他们得到的好处如此之多,回报却尚且如此凉薄。那么,和这类人谈交情,就如同用沙子做饭,根本没有意义。况且你给予他的,连那些豪门贵族的万分之一都不到,却想让这牧童对你忠心耿耿,岂不是太糊涂了?” 私塾先生说完,西周一片寂静。过了好一会儿,只听见重重的跺脚声,接着传来声音:“先生别说了。我如今才明白自己有多傻!”随后,几声长叹响起,狐妖便离开了。


    (http://www.u9xsw.com/book/dgaage-14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u9xsw.com
悠久小说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