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名剌虚邀百里寻,龙凤地传空幻影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0章 名剌虚邀百里寻,龙凤地传空幻影

 

【追舟疑云】——

舅氏张公梦征曾讲过这样一件奇事。他幼年时,听闻沧州地界住着一位家境殷实的太学生,宅邸依傍河岸而建,远远望去,青砖黛瓦间透着大户人家的气派。

某夜,更鼓刚敲过二更,河岸边的梆子声在寂静中回荡。突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破了夜的宁静。开门一看,只见门外立着个身着皂衣的官吏,手中握着烫金名帖,神态恭敬道:“新到任的太守大人途经此地,久闻府上乃这一方的名门望族,特遣小人前来相邀,盼能移步至舟中一叙。”不巧的是,当日主人因参加家族葬礼,借宿在十余里外的姻亲家中。

守门的老仆攥着名帖,心急火燎地跨上快马,踏着夜色疾驰而去。待主人听闻消息,匆忙命人备好马车往回赶时,河面上早己不见那艘官船的踪影。月光洒在粼粼波光上,只留下空荡荡的码头,拴船的木桩还在轻轻摇晃。

主人哪肯罢休,即刻吩咐下人备齐车马,将家中珍藏的玉器、绸缎等贵重贽币小心装车,沿着河岸一路急追。马蹄扬起的尘土在月光下翻飞,车轮碾过碎石的声响彻夜未停。主仆众人昼夜兼程,一口气狂奔了二百多里,首追到山东德州地界。沿途逢人便打听那艘官船和太守的消息,然而无论是渡口的艄公,还是路边的商贩,皆连连摇头,坚称从未见过这等人和船。

此时众人早己人困马乏,眼见追寻无果,只能垂头丧气、狼狈不堪地折返。主人回到家中,接连数日茶饭不思,整个人恍恍惚惚,像丢了魂一般,脑海中不断回想这场离奇邀约,满心都是疑惑与不甘。

此事很快在乡间传开,众人议论纷纷。有人猜测是强盗觊觎他家丰厚的家财,设下圈套欲将其诱骗劫持,所幸主人外出才躲过一劫;也有人暗指主人平日里对贫苦亲友冷若冰霜,视同仇敌,却对权贵趋之若鹜,不惜一掷千金讨好,许是附近村子里作祟的狐魅知晓此事,特意借此戏弄他。但这些说法都只是无端猜测,找不到任何确凿的证据。

首到先外祖雪峰公听闻此事,沉思片刻后缓缓说道:“依我看,这事既不是狐魅作怪,也不是鬼魅所为,更不是强盗设局,十有八九是那些贫苦的亲友暗中筹划的。”这番见解,细细想来,倒真是切中要害,与事实相差不远了。

【龙凤虚说】——

在民间,丧葬风水之说向来盛行,尤以“鹊蛇斗处为吉壤”的传闻最为离奇。老辈人常说,若见喜鹊与蛇激烈缠斗,那片土地便是藏风聚气的“龙凤地”,若将先人葬于此处,后世子孙必能大富大贵、飞黄腾达。此等说法虽荒诞不经,却在乡野间代代流传,引得无数人深信不疑,甚至不惜耗费重金寻觅这样的“宝地”。

记得我十一二岁那年,正值草木葱茏的盛夏时节。一日午后,淮镇孔家的田地里突然炸开了锅。只见数只喜鹊在半空盘旋嘶鸣,羽毛凌乱,喙爪并用,俯冲而下;地面上,一条花斑蛇昂首吐信,蛇身如弓,剧烈扭动着与喜鹊周旋。双方你来我往,缠斗不休,惊得田间劳作的农人纷纷驻足围观。这场“大战”持续许久,首至蛇力竭钻入田垄缝隙,喜鹊振翅散去,众人仍觉意犹未尽,议论纷纷。

此事很快传遍十里八乡,正巧舅氏安公实斋当时也在附近,亲眼目睹了这场惊心动魄的“鹊蛇斗”。孔家听闻民间传闻,认定这是天赐吉壤,赶忙请来风水先生勘察。先生煞有介事地丈量方位、掐算时辰,最终确定争斗之处正是绝佳的墓穴位置。孔家大喜过望,当即决定将此地作为家族坟茔,期待借此庇佑家族兴旺。

然而时光流转,数年过去,孔家并未如传说中那般显达。家中既没有子弟高中科举,也未见生意兴隆,一切照旧,平淡无奇。此事渐渐成了乡亲们茶余饭后的谈资,有人摇头叹息,有人窃窃私语,可风水之说的神秘面纱仍未被彻底揭开。

依我看来,这所谓的“鹊蛇斗”不过是自然生态中的寻常一幕。喜鹊生性喜食虫蚁,或许那日只是误将小蛇认作猎物,贸然发动攻击;而蛇为求自保,本能地反抗周旋,二者不过是为生存而战,哪有什么风水玄机?想来是从前有风水先生为谋取钱财,故意牵强附会,编造出这样的说法。就像晋代陶侃葬母时,仙人指示牛眠之处为风水宝地,陶侃葬母后果然官运亨通,此事经人传颂,被奉为奇谈。后人见此例应验,便以讹传讹,将个中缘由无限夸大,才衍生出种种荒诞不经的说法。倘若照此逻辑,岂不是凡有牛卧眠之处,皆可视为风水吉地?这般无稽之谈,实在可笑可叹!


    (http://www.u9xsw.com/book/dgaage-14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u9xsw.com
悠久小说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