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岭南宋阀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22章 岭南宋阀

 

戌初的竹涧浸在靛青色的暮霭里,豆油灯芯 “噼啪” 炸开火星,将鲁妙子膝头的羊皮图纸映得忽明忽暗。

寇仲正趴在石案上用竹枝戳弄机关木鸟,木屑混着他袖口的糖葫芦渍落在案角,徐子陵则垂眸盯着自己掌心的剑茧,指腹反复着鲁妙子方才递来的半卷帛书 —— 墨色在月光下泛着青芒,正是传说中 “遁去的一” 剑意总纲。

“井中月刀谱重势不重招,” 鲁妙子忽然咳嗽着指向寇仲手中翻卷的黄绢,刀谱边角处还留着风干的茶渍,“当年我只是得到了这本刀法,但是我并不会,遁去的一也是一样。”

他枯枝般的手指划过绢上狂草,“你这混小子脉息如奔马,正合刀法’的刚猛,只是 ——”

“只是内力不足,等内力充盈之后,刀法将更具威力!”

寇仲突然咧嘴笑,黄绢在他指间卷成刀形,劈空时带起锐利的破风声响,“陵少你看,这第三式‘碎金’的刀路,和我们在辽东偷学的马贼刀法倒有三分像!”

徐子陵没抬头,帛书上 “天道五十,遁去其一” 八字在眼前晃成光影,他忽然想起竹露滴在石阶上的声响 —— 那日拜师时,张成峰指尖点在他太渊穴的触感,竟与这剑意总纲的气韵暗合。

指尖无意识划过案上积灰的机关图,他忽然开口:“鲁先生,这‘遁去的一’,可是说剑道留一线生机?”

鲁妙子浑浊的眼尾掠过微光,石榻吱呀作响:“小友悟性不错。当年我与邪王论道,他说刀是杀器,剑乃仁兵,唯有留那‘一’式不圆满,方能容天下生机。”

他望向倚在暗门边的祝玉妍,后者正用蚀骨簪挑弄灯芯,白羽衣在火光下泛着冷冽的银辉,“就像阴后当年留我半口气,才有今日机关术破局之机。”

祝玉妍指尖微顿,银簪 “当啷” 落在铜灯台上:“老匹夫倒是记仇,当年要不是你阻止我找石之轩报仇,我又怎会打伤你?”

她忽然转身,银丝缠上梁间木鸢,“不过现在倒是有趣 —— 你把压箱底的刀谱剑谱都拿出来了,莫不是怕自己死在去长安的路上?”

石室内温度骤降,寇仲的竹刀 “咔嗒” 落在地上。

鲁妙子却笑了,“阴后留给我的伤,张少侠己经帮我治好,我还想多活几年呢。”

他望向正在整理药箱的张成峰,后者腰间明光剑穗垂落如墨莲绽放,“再说了,这两个小子若想在宋阀地界站稳脚跟,没点压箱底的本事怎么行?”

张成峰忽然抬头,指尖还捏着半片晒干的竹沥:“宋缺号称‘天刀’,我也想领教领教他的厉害。”

他走向寇仲,指尖弹在对方手中的木刀上,清越的颤音惊飞窗外竹雀,“我在这柄松木刀封印了前三式刀势,你二人南下帮我送封信给宋阀,天刀见到信和木刀后,自然知道该怎么做。”

徐子陵忽然注意到木刀刀柄处刻着细小的云雷纹 —— 一脸探究的意味。

寇仲却掂着木刀转圈:“张大哥这是怕我们惹事?当年在扬州城,我们可没少用竹竿子揍纨绔!”

话未说完,后颈突然被徐子陵敲了一记。

“岭南不同于江北,” 张成峰声音沉下来,望向暗门外渐浓的夜色,“宋阀表面中立,实则在李阀与隋室间权衡。你们带的信里,我己写明让宋缺来长安一会 ——”

他忽然从袖中抽出两卷羊皮,“真正的关键,是这信里的内容。”

徐子陵接过羊皮时,闻到淡淡墨香混着硝石味。

寇仲凑过来,鼻尖几乎蹭到纸面:“哇!这上面画的是南海盐场的暗礁图?还有漓江渡口的水位标记?”

“宋缺虽为刀道宗师,却也是治世能臣,” 张成峰指尖划过图上朱笔圈注的 “合浦港”,“岭南缺铁,却富海盐与木材。陛下重开运河漕运,正需宋家的船队打通南海航线。”

他忽然转向徐子陵,“你持‘遁去的一’剑谱去见宋师道,切记 —— 剑不出鞘,只论剑意。”

竹露打在窗纸上沙沙作响,祝玉妍忽然轻笑:“倒是周全,连宋家大少的癖好都算到了。宋师道那家伙,最烦舞刀弄枪的莽汉,偏生对风雅剑论感兴趣。”

她指尖银丝缠住鲁妙子的轮椅机括,“不过你们最好快些 —— 三日后便是‘阴癸三煞’南下的日子,我可不想在竹涧陪你们喂蚊子。”

亥时初刻,竹林深处传来夜枭啼叫。

寇仲和徐子陵背着行囊站在石阶上,腰间分别别着鲁妙子手制的竹刀与木剑。张成峰站在廊下,衣摆被山风吹得猎猎作响,祝玉妍则倚在竹柱上,白羽衣化作一团模糊的银影。

“记住,过了南郡驿站就换民妆,” 张成峰将两枚刻着隋室暗纹的竹牌塞进两人掌心。

他忽然望向徐子陵,“早去早回,莫要耽搁。’”

徐子陵怔住,掌心的竹牌带着体温的余温 —— 他想起在洛阳见过的师妃暄,白衣如雪,眸中倒映着万家灯火。

寇仲却突然捶了下他肩膀:“呆子!别发呆了,等咱们到了岭南,我带你去吃荔枝膏水,比扬州的蜜饯还甜!”

竹涧深处传来机括轻响,鲁妙子的轮椅从暗门转出,膝头盖着张成峰的墨色外袍:“路上若遇暴雨,就按刀柄第三道竹节 ——” 他咳嗽着指向寇仲的木刀,“里面藏着防潮的火折子。还有徐子陵,你的剑鞘雕花是墨家‘止水纹’,可挡三流内家掌力。”

祝玉妍忽然不耐地甩袖:“婆婆妈妈的,再不走天就亮了!”

她指尖银丝骤然绷首,缠上两人行囊的背带,“我送你们出谷 —— 若被我发现偷懒买糖葫芦,就把你们吊在竹枝上喂夜鸦!”

话音未落,两道人影己被银丝拽得腾空而起,寇仲的惊呼声混着竹枝断裂声消失在茫茫竹海。

张成峰望着他们消失的方向,忽然听见鲁妙子低声道:“那孩子的刀谱,最后一页我多画了道暗纹。”

“是南海剑派的‘踏浪三叠’?”

张成峰转身,看见老人从袖中摸出半块刻着云雷纹的玉珏,“您是怕寇仲的‘惊涛式’太过刚猛,需得柔劲调和?”

鲁妙子将玉珏塞进他掌心:“当年我与傅采林论剑,他说‘刚不可久,柔不可守’,这道理,你比我更懂。”

他望向暗门内露出的半截宝库图纸,“还有那两个丫头 —— 秀珣和秀宁,她们的战马,终究要踏碎这乱世的。”

夜风挟着露气涌进竹屋,张成峰忽然听见远处传来寇仲的笑骂声:“徐子陵你抓稳啊!祝老妖婆的银丝比渔网还晃人!”

他忍不住轻笑,指尖着玉珏上的纹路 。

“该走了,” 祝玉妍的声音从头顶传来,她不知何时己站在竹梢,白羽衣在月光下泛着冷玉般的光泽,“鲁妙子的伤虽好,眼下 是时候回关中了。”

张成峰抬头,看见她发间蚀骨簪映着寒星,忽然想起西明山之战,她用银丝替他挡下李阀弓箭手的场景。

没有答话,他转身带着鲁妙子进了暗门,石阶下的潮气混着机关油蜡的气息扑面而来 —— 那是通往长安的方向,也是杨公宝库的所在。

子时的竹涧归于寂静,唯有露水滴落石阶的 “嗒嗒” 声,应和着远处山溪的流淌。

祝玉妍的银丝掠过最后一根竹枝,忽然听见张成峰在暗处低笑:“阴后今日格外热心,莫不是怕我死在打开宝库前,没人替你引出石之轩?”

黑暗中传来机关转动的轻响,祝玉妍指尖的银丝骤然绷紧,却听见老人的声音混着石屑落地声传来:“张少侠,你可知当年杨素在宝库最深处,留了件东西?”

鲁妙子的咳嗽声在甬道里回荡,“是幅地图,用邪王石粉末画的 ——”

话未说完,暗门 “轰” 地闭合,将竹露清响隔绝在另一个世界。

祝玉妍望着眼前的八卦石阵,忽然轻笑,蚀骨簪在掌心刻出淡淡血痕 —— 有些秘密,终究会随着宝库的开启,在这乱世溅起惊涛骇浪。

而她要的,不过是想让石之轩见识见识天魔大法的最高境界的威力。


    (http://www.u9xsw.com/book/ddgdbi-12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u9xsw.com
悠久小说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