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鸾歌新曲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十六章 鸾歌新曲

 

晨光初绽时,老鸦村洛河便从薄雾中苏醒。水面蒸腾的雾气如轻纱般缭绕,将远处黛青色的山峦晕染得若隐若现。河岸边歪脖子老柳树垂下嫩绿的枝条,叶尖上的露珠坠进河里,荡开圈圈涟漪,惊醒了水底沉睡的青苔。早起的村民挑着木桶来河边打水,木底鞋叩击青石板的“哒哒”声,与潺潺的水流声交织成乡村最质朴的晨曲。

正午时分,阳光穿透云层,将洛河染成流动的金带。河面波光粼粼,细碎的光点随着水波跳跃,偶尔有银白的鱼群穿梭其中,惊起一串晶莹的水花。河中央,几艘破旧的木船随波摇晃,船舷爬满翠绿的藤蔓,船篷用褪色的蓝布覆盖,在风中猎猎作响。撑船的老船夫戴着斗笠,手持竹篙轻轻点水,船桨划开河面的倒影,把岸边粉墙黛瓦的民居、摇曳的芦苇丛搅成斑斓的色块。

洛河最动人的景致藏在两岸的草木间。南岸是大片的野蔷薇,粉白的花朵攀附在土墙上,顺着藤蔓垂到水面,偶有花瓣被风拂落,打着旋儿飘进河里,引得成群的蝌蚪围着打转。北岸则生长着大片芦苇荡,修长的苇叶在风中沙沙作响,苇穗蓬松如棉,银白色的花絮在阳光下闪烁,恍若一片流动的云。芦苇深处,不时传来野鸭子的叫声,惊起几只白鹭,雪白的羽翼掠过水面,在波纹上投下转瞬即逝的影子。

暮色西合时,洛河换上了另一番模样。夕阳将天空染成蜜橘色,河面倒映着漫天云霞,宛如一幅燃烧的画卷。岸边的炊烟袅袅升起,与河面上的雾气融为一体,给整个村庄笼上一层朦胧的诗意。洗衣归来的妇人结伴而行,竹篮里的捣衣杵碰撞出清脆声响;孩童们光着脚丫在河滩上追逐,用柳枝搅动泥沙,挖出藏在石缝里的小螃蟹,惊呼声与欢笑声回荡在河谷。

夜幕降临,月光为洛河披上银纱。河面归于平静,倒映着满天星辰,偶有萤火虫提着绿灯笼飞过,在水面投下细碎的光斑。临河的老茶馆亮起点点灯火,竹椅木桌在门前摆开,劳作了一天的村民摇着蒲扇围坐,泡一壶粗茶,谈天说地。远处传来更夫打更的梆子声,“笃笃”的节奏与河水的流淌声应和,将时光拉得悠长。

雨季的洛河又是另一番风情。乌云压境时,豆大的雨点砸在河面上,激起万千水花;闪电划破天际的瞬间,照亮暴涨的河水,浑浊的浪头裹挟着枯枝黄叶奔腾而下。待雨过天晴,彩虹横跨河面,岸边的泥土散发着清新的气息,湿漉漉的狗尾巴草上挂满水珠,折射出七彩光芒。

千百年来,洛河就这样静静流淌,见证着老鸦村的春种秋收、寒来暑往。它用清澈的河水滋养着两岸生灵,用悠悠水波承载着村民的悲欢离合。每一道涟漪里,都藏着岁月的故事;每一缕河风中,都飘着抹不去的乡愁。

春分那日,老鸦村的洛河泛起粼粼金光,两岸垂柳抽出新芽,将河面染成一片朦胧的嫩绿。姚韵雯站在国际交流中心的露台上,望着河面上缓缓驶过的画舫——那是孵化基地新推出的非遗文化体验项目,船头立着苏绣屏风,船尾飘着扎染布幡,引得游客纷纷驻足拍照。

"姚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考察团到了。"助理小陈匆匆赶来,手中平板电脑显示着实时行程,"他们点名要参观咱们的'女性非遗传承计划'。"姚韵雯整理了下银杏叶刺绣的丝巾,正要下楼,手机突然响起糖糖焦急的声音:"妈妈!小宇的机器人比赛出问题了,评委说他的设计违规!"

顾沉舟恰好抱着木料从工作室出来,闻言立刻放下手中物件:"我陪你去。"两人驱车赶到比赛现场时,小宇正攥着图纸站在评委席前,眼眶通红却倔强地争辩:"我的灌溉系统用的是太阳能自循环技术,完全符合绿色能源主题!"糖糖站在一旁,气鼓鼓地对着评委跺脚:"你们根本不懂哥哥的发明有多厉害!"

姚韵雯快步上前,将颤抖的儿子搂进怀里。顾沉舟则接过图纸,目光扫过密密麻麻的公式,突然开口:"各位评委,这孩子在设计中加入了量子储能模块,虽然超出了常规赛制范围,但完全符合创新精神。"他转头看向小宇,眼中满是骄傲,"能想到把非遗榫卯结构融入机械框架,连我都没想到。"

经过激烈的辩论,评委会最终决定特设"未来科技之星"奖项。当小宇捧着奖杯走下台时,扑进姚韵雯怀里放声大哭:"我、我就是想做个能帮妈妈的发明..."糖糖踮脚擦掉哥哥的眼泪,从口袋里掏出颗糖果:"哥哥最棒了!这个给你!"顾沉舟笑着将两个孩子一起揽入怀中,夕阳透过玻璃窗洒在他们身上,镀上一层温暖的金边。

处理完比赛事宜回到老鸦村,考察团的行程己接近尾声。林夏正带着外国专家参观缂丝工坊,许彩琴用流利的英语讲解着首饰设计理念,胡辣汤则在木工坊教孩子们制作传统风筝。姚韵雯走进染坊时,正听见联合国官员惊叹:"将区块链技术与扎染工艺结合,这个创意太不可思议了!"

深夜,姚韵雯在书房核对项目报告,顾沉舟端着银耳羹推门而入,发间还沾着木屑。"木坊接了个大订单,"他坐在她身边,"故宫博物院要复刻一批明清家具,胡辣汤想让小宇参与榫卯结构的设计优化。"姚韵雯放下笔,靠在他肩头:"孩子们最近懂事得让人心疼,糖糖说长大了要当非遗传承人,小宇整天泡在实验室..."

话音未落,楼下突然传来异响。两人冲下楼,看见糖糖举着蜡烛,小宇拿着自制的警报器,正警惕地盯着储物间。"我们在抓小偷!"糖糖压低声音说,"刚才听见里面有动静!"顾沉舟轻轻推开房门,手电筒光束照亮角落——蜷缩着的竟是个衣衫褴褛的少女,怀里紧紧抱着个破旧的布包。

经过耐心安抚,少女终于开口。她叫阿宁,是从邻省逃出来的童养媳,在网上看到姚韵雯的故事后,徒步数百里来寻求帮助。姚韵雯给她煮了碗热汤,看着少女狼吞虎咽的模样,想起了曾经的自己。"别怕,"她握住阿宁颤抖的手,"这里就是你的新家。"

次日,阿宁在孵化基地安顿下来。林夏教她刺绣,许彩琴带她学习设计,小宇甚至帮她改装了简易的学习设备。糖糖把自己的公主裙送给她,还偷偷塞了包糖果:"以后我们就是姐妹啦!"看着阿宁逐渐展露笑容,姚韵雯在笔记本上写下新的计划——设立"雏凤庇护所",专门帮助受困女性。

项目启动那天,老鸦村热闹非凡。省妇联领导亲自揭牌,胡辣汤带着木坊学徒打造了庇护所的全部家具,小宇设计的智能安防系统正式启用,糖糖则带着小伙伴们表演了非遗戏曲。当姚韵雯宣布庇护所首个帮扶对象就是阿宁时,少女泣不成声,扑通跪地:"谢谢姚姐,我、我也要像你一样..."

深夜,姚韵雯在庇护所巡查。月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在熟睡的姑娘们身上。阿宁的床头摆着本崭新的笔记本,扉页写着:"我要成为会发光的人"。走出房间,顾沉舟正靠在银杏树下等她,手中捧着个精致的木盒。

"打开看看。"他的声音带着期待。盒子里是枚银杏叶形状的胸针,叶脉间镶嵌着细碎的钻石,在月光下闪烁如星。"每个钻石代表一个被帮助的女孩,"顾沉舟将胸针别在她衣襟,"以后,我们要让这上面的星光越来越多。"

姚韵雯踮脚吻了吻他的脸颊,远处传来孩子们的梦呓声,轻柔而安宁。洛河的水波拍打着河岸,与工坊里若有若无的机杼声、木槌声交织成曲。她知道,这场关于爱与救赎的故事,永远不会落幕,而他们,将继续携手前行,在岁月的长河里,奏响更动人的乐章。


    (http://www.u9xsw.com/book/jjfj0j-1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u9xsw.com
悠久小说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