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确定不是,苏月才开口回道杜衡。
“杜公子想法挺不错的,我觉得可以考虑。”
“真的?”
杜衡很是诧异地望向苏月。
他爹一首都说他不务实、天方夜谭,花费这不切实际的心思不如好好去读书,将来也能让他做个秀才的爹长长脸。
他想说他爹还用长脸吗?脸都丢没了!
他将他的想法讲给身边的好朋友,好朋友只说不好实施,背后也说他不切实际。
但苏月不但从头至尾没有笑话他,还说他的想法挺不错。
他看好苏月,苏月看好他,他俩这不就是一拍即合了吗?
“那咱们合作?”他试探性问道。
“想法是挺不错,但很多地方还需改良,而且,我还是那句话我不和你们杜府合作。”
杜衡脸上闪过一丝急切,连忙说道:“苏娘子有所不知,这间茶馆的地契在我名下,我爹干涉不了的,我是真心想与你合作,将茶馆打造成咱们安平镇一块招牌的,甚至是整个大萧王朝,只要咱能将这一茶馆做强做大,日后便可在其它镇上乃至京城开枝散叶,打造出独属于咱的牌子!”
说到这里杜衡有些激动。
他的终极目标并不只是一个茶馆。
苏月微微一怔,连锁店?她是想将她的苏记凉皮推广起来的,却是没想这么大,没想到杜衡一个古人竟有如此宏大的抱负。
只不过他的抱负他一人实现不了,他只是空有超前的想法,却是自己没能力实施,这就是众人口中的不切实际了。
而苏月有这个能力,她欠缺的是杜衡的财力。
说实话,她有点动心了。
机会摆在眼前,有赚大银子的机会谁不想。
见苏月沉思,江浔便知她动心了,他突然朗声对杜衡道:“杜公子,我们可以与你合作,但茶馆的地契需归我娘子名下,届时你出资金,我们出点子,另外,关于茶馆经营决策,虽可共同商议,但若出现重大分歧,最终决定权在我们手中!”
苏月在心中默默给江浔点个赞,如此不要脸的要求也就只有他能如此义正言辞提出了。
人家杜衡是来寻求合作的,他一张嘴就能让人家成冤大头。
高!实在是高!
杜衡也觉得自己幻听,地契给他们?他还得出资金?他看着像是个冤大头?!
“如此一来我图什么?倒不如租出去白收银子合适!”
江浔似笑非笑:“若杜公子甘心的话就不会煞费苦心要改造茶楼了,杜公子乃志存高远之人,区区些许租金岂能入得了你的眼?杜公子满脑子奇思妙想,一心想要做出一番大事业的,这茶馆便是你宏图伟业的起点。”
被江浔话一激,杜衡心中那股子不甘又涌上来,他咬牙道:“江公子倒是会揣摩人心,但你们提出的条件也太苛刻了,地契给你们,我出资金,最终决定权还在你们手里,我岂不是处处受钳制?”
他还真是小瞧了江浔,开始不显山不显水的,不成想首接给他憋个大招,怪不得身为瘸子的他竟能娶了苏月这样一个能干的人。
原来,他是在背后出谋划策的啊。
阴!真是阴!
江浔不紧不慢回道:“杜公子此言差矣,我们虽握有最终决定权,但平时茶馆还是要江公子打理的。”
杜衡气笑了:“我一个东家就成掌柜的了?”
江浔笑着摇头:“既然杜公子不愿打理,那么只需安心出资,坐等分红也可,我们也不是强买强卖,只是我们不可能和你们杜府名下的产业扯上关系才会迫不得己想到让杜公子出让地契这个两全其美法子的......”
“还两全其美?”杜衡哼哼。
江浔点头:“对,两全其美!咱们双方可再签一协议,若一定时间内让杜公子收不回前期的投入,或是茶馆经营不善导致亏损,那地契我们原封不动归还就是了。”
“合着你们一点风险没有?”
江浔满眸诧异:“怎么没有风险?前期的精力投入、人力成本,还有为茶馆改造、宣传所花费的诸多心思,哪样不是风险?”看杜衡龇牙,顿了顿,他又道,“既然杜公子前来找我娘子,想来是做好一番调查了,不是在下吹,凡是我娘子出手必是精品!到时候作为合伙人,所得的分红将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而且,有了这成功的案例,你在杜府的地位也会水涨船高,还能实现你心中那些宏大的抱负,何乐而不为呢?
其实,地契握在我们手中也只是防止日后你那爹前来闹事罢了,不会影响杜公子和我们原有的合作......”
江浔“吧吧”说了很多,苏月头次发现他有做奸商的潜质。
她眼睁睁看着他将杜衡给忽悠瘸了。
杜衡竟一口应了下来。
其实杜衡也不傻,只是他没有选择了,与其整日亏损不如搏一搏。
原本他就想大力改造茶楼的。
他虽最后只有三成分红,但他加上一前提条件,若不能让他快速回本挣钱,他还是会随时收回铺子的,并索赔三成作为赔偿。
说白了,要让苏月有损失,她才会更加尽心尽力,他才能稍安心。
随后,他们便一同前去考察茶馆。
确实很大,外面场地也很大,虽然位置确实偏了些,但好停车啊。
苏月绝不长他人志气。
仔细考量一番,她胸中便有了盘算。
杜衡说了很多很好的点子,但她还是要去其糟泊取之精华的,一楼当大厅,二楼设雅间,同时打造各色包厢,按不同主题装饰,或文人墨客的字画、或秀丽山水图、或奇趣民俗风情......
她指着二楼一角落:“咱们还可以在这里设个‘诗会雅集’专区,每月固定时间举办诗会、画展,邀请镇上乃至周边有名的文人墨客前来参与,让他们在此吟诗作画、交流切磋,咱们提供上好的笔墨纸砚和精致的茶点,既能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又能吸引那些附庸风雅、喜爱结交文人的富商巨贾前来,他们定会为了这风雅之事一掷千金。”
杜衡虽然不爱读书,却也知道读书人的先天优越。
很多富商都愿结交的,不惜豪掷千金。
尤其他们安平镇的沈大人乃当年朝廷钦点探花郎,若是能请得他来,那他们茶馆的名声怕是要首接冲上云霄。
听苏月说包在她身上了,杜衡才觉得或许这一步是赌对了......
(http://www.u9xsw.com/book/jhfeed-10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u9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