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5 王夫人惹祸

字体:     护眼 关灯

085 王夫人惹祸

 

薛姨妈见迎春怯怯的模样,心里有些不喜——

当初真不该因为迎春的身份就贸然定下婚事,该多接触一段时间再说的,不然何至于娶了这么个性子懦弱撑不起家的媳妇回来?

撑不起家就算了,还整天和妾室混在一起,不见半点威严。

不知道的,还以为她也是小妾。

薛姨妈环视一周,视线在大葱一样首溜站着的姨娘身上滑过,眼里飞快闪过不满。

若往常,她必留下训斥一二。

可惜她如今忙得很。

薛姨妈随意留下两句话,又急吼吼带着丫鬟走了。

等她身影消失不见,迎春方长舒一口气,转头冲姨娘们笑了下:“大家快坐下,继续之前的活儿便是。”

-

功夫不负有心人。

一月后,薛家竟真的和一户权贵搭上了关系。

这人权势滔天,将北静郡王、冯家、贾家捆一块儿,都比不得他手中权势。

薛姨妈赶紧给宫里递了折子。

见到贵妃,她也第一时间将事情告诉贵妃。

不想,贵妃腾一下站了起来:“妈妈您不是在骗我吧?薛家怎会和忠顺王府扯上关系?”

“忠顺王爷不是和荣府有仇?”

“我记得您之前还同我提过,姨夫因忠顺王的关系,险些将表弟打了个半死。”

“这其中莫不是有诈吧?”

她之前没和母亲提过忠顺王府啊?

薛姨妈赶紧解释:“娘娘提的那几户人家倒是有权有势,却都不大待见咱们家。”

“你哥哥也就和他们做个酒肉朋友。”

“如郡王这样的身份,更连酒肉朋友也没混上。”

“你哥哥暗示几句,他们虽有意动,却仍说尊重娘娘,不敢接薛家女儿入府做小。”

“倒是忠顺王不知从哪儿打听到消息,特意遣了媒人上门说亲,说要正经聘咱家的女儿做妾。”

“这朝堂上的事我也不懂,就想先等一段时间,见过娘娘后再给王爷答复。不想,其他几房有人动心,竟私下联系上忠顺王府的人,悄悄送了位庶女入府。”

“等我知道时,事情己成定局。”

薛姨妈笑了笑,“忠顺王一向得皇上看重,京中除太上皇、皇上与忠敬亲王外,几乎无人敢惹。咱家与忠顺王搭上关系,岂不比搭上北静郡王更好?”

一个宗室亲王,一个异姓郡王。

哪个更有权势,岂不是一目了然?

宝钗却总觉得不对:“堂堂亲王,难道还缺美人?他怎可能特意命人上薛家求聘姨娘?这说不通啊!”

她没听过现代杀猪盘,却因精于算计而敏锐察觉到了不妥。

忠顺王……

宝钗起身,原地走了两圈:“不对,不对,真的不对……”

薛姨妈起身拉住她:“有什么不对,娘娘告诉我,我回去和他们说一声就是了。”

宝钗却摇头道:“我不知道!”

虽然不知道,她心脏却因这个消息不住地狂跳。

她努力平复后,找回自己的思绪:“人都己经进府了,你就算和他们说了又有什么用呢?”

薛姨妈一时不知如何是好了。

宝钗揉了揉眉心,心情烦躁难言。

好一会儿后,整理好心情的宝钗才有心安抚忧心忡忡的薛姨妈:“族里的姊妹对薛家事情了解不多,便是入府了也不妨事,还能给薛家搭上关系。”

“只是妈妈回去后记得提点家里的男人们,让他们和人结交时,千万记得管住嘴。”

哪个大户人家没干过违法乱罪的腌臜事?

只要别拿出去瞎嚷嚷就没事。

薛姨妈得了女儿准信,总算松了口气:“放心,我回去肯定提点他们。”

宝钗皱眉:“尤其是哥哥。”

“他最喜欢和人喝酒胡闹,醉酒了嘴上就没个把门,极容易被人套了话去。”

“母亲一定要约束好他!”

薛姨妈虽觉得为难,却还是点了点头。

宝钗这才安心下来。

-

薛家因贵妃发话,尚且留在京城的族人纷纷谨言慎行起来,哪怕是薛蟠这样的浪荡种子,也极少再和外人搅和,大部分时间都耗在了宁国府。

在他看来,参与宁府赌博的都是亲近之人,赌博又是所有人的错误把柄,自然无需在意。

不管他想得对不对吧,至少在行动。

可贾家……

贾敏买好宅子,并留出赎买丫鬟的银子后,心里积攒的郁气也因忙碌消散了不少。

她便回家了一趟。

她想回荣府看看贾母等人身边都有哪些得用之人,自己留出的银子是否够用。

谁知刚进门,就见府中气氛沉凝。

贾敏下意识皱眉,带着人去了荣庆堂。

而后就发现,贾母正端坐上首,身前两侧正站着王夫人与邢夫人两位嫂子。

最关键的是,她们身后还跪着一堆丫鬟。

贾敏扫了一眼,发现自己竟认识:

她回家次数多,与府中小辈见面的次数自然也多,对他们身边常跟着的丫鬟也有几分脸熟。

而宝玉房里的晴雯、惜春房里的入画赫然在列。

这还只是她叫得出名字的大丫鬟。

剩下几个,贾敏也隐约记得,似乎都是宝玉房里伺候的,一个个俏生生、水嫩嫩,比小官家的小姐瞧着都尊贵气派,如今跪在众人注视之下,便是害怕,也是一副我见犹怜之态。

贾敏眉心一跳:“这是怎么了?”

贾母见女儿上门,一时羞窘,原本积蓄的三分火气也变成了八分:“还不是你二嫂子干的好事!”

贾敏下意识看向王夫人。

王夫人仍是那副木雕泥塑的模样,端的是安静木讷,连骂她一句都嫌麻烦。

倒是对上贾敏视线后,她略有些难堪地移开了眼。

贾敏坐到贾敏下首,很快弄清了怎么回事——

原来竟是荣庆堂一个叫傻大姐的丫鬟,无意在偏僻角落捡到了个绣春囊,然后被邢夫人撞见,收缴后拿给了王夫人这个掌家人。

因贾琏妻在守寡,王夫人第一时间叫来了李纨。

如今的王夫人,对李纨的怨气比书中更大:

若非儿媳不争气,管家时辖制不住下面的嬷嬷、媳妇,这管家的活儿怎可能被老太太交到她手上?

若非如此,她怎可能将嫁妆填补进官中?

若非嫁妆损耗过大,她又怎会跑去放贷,进而被贾政发现后大吵一架,夫妻连面儿上和谐都无法维持?

但面对王夫人的质问,李纨矢口否认。

她口舌不如王熙凤伶俐,却因读过书,脑子更清醒更明白看清轻重缓急。

一番话后,李纨不但解除了自己的嫌疑,还将他们屋子里的姨娘、丫鬟们全摘了出来。

府里就这一个成了婚的年轻主子,不是她,这绣春囊自然只能往年轻丫鬟和那些成婚不久的下人小媳妇身上猜测。

王夫人本在李纨建议下,准备低调访查。

但她实在耳根软,邢夫人陪房王善保家的随意几句话,就勾得她改了主意:


    (http://www.u9xsw.com/book/jgji0h-8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u9xsw.com
悠久小说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