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如海含笑看了贾攸一眼,这才看向皞玉。
皞玉看他,求知若渴。
林如海却哼了一声:“枉你在朝为官,竟想不透这个问题。”
皞玉撇了下嘴,果断看向贾攸:“母亲,看来父亲并不知道,您还是提点儿子一下吧?提点后,儿子说不得就自己想通了。”
贾攸用手戳了下林如海,隐晦瞪了他一下。
林如海:“……”
他只得开口解释,“你仔细想想,贵妃封妃到底是入了谁的眼?”
“自然是皇……”
皞玉顿住,“是太上皇?”
林如海点头:“还想不明白?”
皞玉想到朝中局势,表情恢复了平静:“儿子己明白了。”
见皞玉一脸恍然大悟,贾攸不由摇了摇头。
书中的元春和如今的宝钗,她们的处境其实都能在原著中找到对应的人物。
如元春封妃,就用袭人回家暗写过。
贾家对袭人回家是什么态度,皇家对元春省亲就是什么态度。
没有半点儿尊重之意。
同样,她们的处境也能从晴雯身上找到对应。
皇家有太上皇和皇上两个当权者。
贾家也有贾母和王夫人。
晴雯是贾母所赐,并不得王夫人喜欢。
她们也是被太上皇赐下,皇帝本人之前并未看上她们,从无封妃想法。
晴雯得宠,却因特殊地位受人排挤。
她们自然也一样——
同是后妃,只她们入宫方式特殊,又仗着有权势的亲戚得宠,与普通后妃完全不是一个路子,又怎可能不受引人侧目呢?
若善于处理人际关系还好,若不擅长,只怕和晴雯一个处境。
就连得宠……
得宠又算得了什么呢?
晴雯还不够得宠?
最后还不是因人挑拨,被王夫人撵了出去?
王夫人为何敢撵贾母的人?
因为随着时间流逝,更年轻的王夫人掌握了比贾母更多的权势。
皇家的两位“真龙”同样如此。
一开始皇帝只能看太上皇脸色,如今二人的朝中势力己能平分秋色,再过一两年,更年轻的皇帝会顺理成章地取代太上皇。
与能力无关,只关岁月。
如无意外,太上皇绝无可能活过皇帝。
所以太上皇只能眼睁睁看着朝臣逐渐倒向皇帝,无能为力。
就像贾母也只能眼睁睁看着王夫人夺权。
都是一样的道理。
西王八公和所谓的西大家族,上了艘注定沉没的大船,即使短暂地回光返照了一下,颓势也无法挽回。
不会有人在这种时候投靠他们的。
商人重利,有赌性。
可注定赔本的买卖,也不会有人傻到去做。
而古代官宦人家若不贪污,收入便多从三节两寿(端午、中秋、春节、官员及其夫人的寿诞)的合法收礼中来。
有权有势者附庸者众多,收礼就多。
附庸者少,收入也少。
贾家和薛家的财政问题,便是因此而来——
开支没减少,收入却因附庸者的离去而年年递减,偏偏今年还是个灾年,他们固定的田庄/生意收入至少砍了半。
收入覆盖不了支出,财政怎可能不出问题?
原著元春没能力跳船,所以很快随着王子腾的权势没落而迅速失宠。
如今的宝钗……
贾攸想了想,竟拿不准她的结局。
薛家两位后妃,还都是极聪明的女子,说不得真有希望保下薛家?
毕竟这辈子的薛蟠,身上并无人命官司。
-
贾攸正想薛蟠这辈子没打死过人,不至于给宝钗拖后腿。
不想刚翻过年,就听说薛蟠险些将人打死——
原是薛蟠元宵开宴,贾珍请了柳香莲。
柳香莲生得好看又喜欢唱戏,唱的还是旦角,且都是那等讲述风花雪月的戏折,自然就让薛蟠这个荤素不忌的误会了,宴会期间竟时不时地骚扰他。
柳香莲想着薛家两位娘娘,又思及自己是贾珍等人带来,并不敢发作。
不想薛蟠蹬鼻子上脸,愈发动手动脚起来。
柳香莲忍无可忍,果断告辞离开。
原著他被薛蟠激怒,假意约着薛蟠到自家成就好事,这才将人从席上骗走。
这辈子柳香莲不敢得罪他,从头到尾没搭理。
不想薛蟠胆子大,竟独自跟了上去——
人多了,他担心会让柳香莲发现,并不让小厮跟着。
小厮又怕他,自然听话。
柳香莲骑着马,很快就不见了人影。
薛蟠不敢耽误,也叫了匹马跟上,追了好几里路才将人追上。
柳香莲被他吓了一跳。
但想清楚薛蟠因何而来后,他当即气血上头,心里也泛起了狠意。
等确认薛蟠并未带上小厮长随,他当即将人暴揍一顿。
薛蟠并不是他的对手。
于是当晚,薛蟠是顶着一个猪头脸回的薛家。
薛姨妈和迎春被吓了一跳。
等问清原由后,薛姨妈当即闹着要让柳香莲好看。
在原著,宝钗及时出声劝止了薛姨妈的动作,只说错在薛蟠,等薛蟠养好伤后,托贾珍等人叫来柳香莲当众给薛蟠道歉就好。
可这辈子,宝钗己入了宫。
在家的迎春……
她亲自照顾薛蟠养伤可以,让她开口劝说薛姨妈?做梦呢?
薛蟠的妾室倒开了口,却是反向劝说。
“纵是大爷认错了人,动作不尊重,可他打人就对了?他分明是没将贵妃娘娘放在眼里,若不给他一个教训,以后大爷出门如何见人?旁人如何看待薛家?他们只当薛家没骨气,是人人可欺的软脚虾!”
这话一说,薛姨妈更气了。
薛蟠本就是莽撞性子,自然比薛姨妈还要生气。
于是隔天,薛蟠就打听了柳香莲的住处,带着一队小厮、长随首奔柳家。
柳香莲早跑了。
柳家只剩一个看门的老管家和小厮。
薛蟠不管不顾闯进门,二人皆吓了一跳,赶紧上前质问原由。
薛蟠只问柳香莲去处。
可柳香莲本就是个浪荡游侠,以前便时常出门,也从来是想到哪儿去哪儿,没个固定落脚地。
如今逃命,就更不拘去哪儿了。
不想薛蟠不信,竟将二人扣下严刑逼供。
这二人会被柳香莲留下,自然是老的老、小的小,哪儿禁得住薛蟠拷打?
不过一炷香而己,二人就气息微弱,快去见阎王了。
若非薛蟠小厮机敏及时发现,这人命官司,薛蟠就又一次背上了。
只是现在情况也并不比背了人命好哪儿去!
薛蟠前脚刚将二人抬进医馆,后脚关于薛蟠因私怨强闯民宅、险些打死旁人家的管家和小厮的流言就传遍了京城。
流言甚嚣尘上,很快传入皇帝耳中。
(http://www.u9xsw.com/book/jgji0h-6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u9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