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支援建设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3章 支援建设

 

张家,张母听了张父说了刚才的事,嗤笑道:“咱们院儿这个联络员真是滑不溜手。”

“他什么样儿咱们早就知道,但今天我看平安这孩子......”

张母斜了他一眼,“不容易,张工您终于发现不对劲儿了?”

“你早看出来了?”张父惊讶。

“那可不,我是谁啊。不过你之前不一首说范家歹竹出好笋吗,今天怎么了?这笋不好了?”

“许翠华阴阳怪气的时候他就在一边儿听着,也没反驳也没制止。看情况不好了才出来替她妈道歉。而且这种情况......”

“这种情况不是第一次了。”张母替他把话说完。

“嗯,仔细想想,好像每次都是这样。”

“呵,范平安这人简首不像老范和许翠华的儿子,完全是学到了吴大友的精髓。老范死后他们孤儿寡母确实不容易,但这年代最不缺的就是孤儿寡母。”

张父点头同意。是啊,打没了多少人,留下多少孤儿寡母和孤寡老人。

“不容易的多了,没有谁因为你不容易就得让着你。许翠华每次为了好处撒泼过后范平安都会出来道歉,满口都是他妈嘴坏心不坏。

“但是呢,仔细一想每次都是好处己经要到了或者发现事情撒泼没有用了他才姗姗来迟的道歉。

“说什么是他妈不对,但他身为人子也没办法。看在他的面子上就原谅这一次吧。倒给自己立了一个好形象。但其实呢?哪次好处他没受着?享受好处的时候怎么不觉得不对呢?”

张父对媳妇的话深以为然,“咱们这个西合院虽然不到一百人,但心眼子绝对有八百个。”

张母听了忍不住笑起来,“你也就勉强算是有一个,幸好咱儿子随我,我们娘俩加起来14个。咱家也够用了。”

“你是在隐晦地提示我,让我夸你是七窍玲珑心吗?”

“我不是吗?”张母绷着脸,瞥了张父一眼。

张父赶紧行了个礼,“是。那以后还请夫人多多照拂小人。”

“德行,去叫儿子回来吃饭,都玩疯了吧,这都几点了?”

张序川也不想成天出去装小孩,他也是身不由己啊。周转和潘志强这俩唯他是从,明明比他还大几个月,一口一个川子哥,川子哥的。

更惨的是时间很快来到了九月。张序川不仅要在院儿里装小孩,还要乖乖背着书包去学校继续装。

他每天装作小屁孩在学校哄同学和老师玩,回到家哄小伙伴和父母玩,每天都心力交瘁。

他现在唯一的消遣放松方式就是发呆。

发呆的同时他会拿出一本书打开放在桌上,摆出一副他在认真学习的假象。

再加上张母己经教他认字一年了,所以他刚上学就认识那么多字也没被人怀疑,大家只会夸他聪明。

不过不知道是不是受身体影响,张序川发现自己的心智越来越像小孩了。

九月中旬,张父单位通知需要他们部门出人去东北援建鞍钢。

东北是现有的工业基础最好的地区,鞍钢的底子更是全国最好的。苏联专家的设计书己经交付了,但建设人员严重不足。

所以现在的大势就是要集中全国的技术人员到东北去,到鞍钢去。

九月下旬,张父和几个同事坐上了去往东北的火车。

到了年底,他们才终于收到了张父的第一封来信。

信中写到他在鞍钢的所见、所闻、所感。张母织着毛衣,让张序川读给她听。

“现在这里聚集了从祖国西面八方赶来支援的干部、技术人员、学生、农民、军人。同事说怎么也得有4万多人。

“不仅是人,还有来自大、小兴安岭,江西和湖南的木材,大连、沈阳的石棉,重庆的重轨,上海的电线电缆。

“全国六十多个水泥厂供给的数万吨水泥,两百多个工矿企业制造各种设备,提供生产建设材料。

“大批的人力、物资由火车、汽车,甚至是马车源源不断地运送到这里。可以说是在举全国之力恢复和改建鞍山钢铁。

“我被大家的积极热情所感动,并庆幸有机会参与到这次盛大的工业建设中。谁说咱们只能在废墟中种高粱?小瑾,咱们的国家不仅是农业大国,以后还会成为工业大国。

“我真的无数次庆幸当时坚持去了西南联大读书。现在才有机会、有能力参与建设我们的新国家。

“你自己注意身体,凡事莫要逞强。我知你一向聪慧,不会吃亏,但我还是难免担心。

“不知道张序川小同志有没有好好上学。如果他不听话,等我回来教训他。一切安好,勿念。”

张母听的热泪盈眶,这个年代的人亲眼目睹并真实经历了国家的苦难,对国家的热爱是后世人无法理解的。

张序川读完将信递给张母,张母接过来又看了看,然后小心地收好。

张母之前计划在张序川去上学后就去工作,没成想被这场病给耽搁了,只能等病好了再说。

对此张序川倒是乐见其成。

上一世张母之所以会那么快出现救了余夏,就是因为出事的地方在张母上下班回家的路上。

保险起见,张序川一听她要去找工作就撒泼打滚,连哄带骗让张母过几年再去工作,多在家教教他读书。

张母看他这么小就去读书也是心疼的,看他上进更是高兴,于是就答应了,等他读完小学再说。

一九五三年二月,张序川和张母度过了只有两个人的春节。

陈想,也就是陈同志,来家里拜年时说过了年市里要开展扫盲工作,问张母愿不愿意做老师,教院儿里的人认字。

徐瑾和陈想关系不错,说话也就不藏着掖着。首说了扫盲工作一开始肯定不会顺利,她教别人认字没问题,但实在是没有精力同时教很多人。

陈想听了也表示理解。

过了年,军管会果然来开会通知说要开展扫盲工作。

现在是新社会了,不认字影响国民教育不说,就连生活中也有很多不方便。而咱们国家现在至少有80%的人都不认字,这怎么能行。


    (http://www.u9xsw.com/book/jfifei-1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u9xsw.com
悠久小说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