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京郊农场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24章 京郊农场

 

从裁缝店出来后他又去了百货大楼和魏颖聊了几句。

魏颖她丈夫,肖厂长己经开始喝药了。她婆婆知道后也消停了,不过还是留在她们家里每天帮忙熬药。

老太太维护自己儿子的面子,对外说是医院给魏颖开的药。

听说他要离开后魏颖倒是没像西合院里的人那样不理解。

“也挺好。虽说三线苦了点,但你是去政府里做事,那里反而更容易出成绩。”

说完还感叹道:“还得是大学生啊,我那侄子初中毕业说什么都不想读了,可把我哥他们愁坏了。”

“不上学干什么?现在工作那么难找。”

“要不说呢,前儿我回家我哥拿着棍子追的他满胡同跑。最后我爸说要是真不想读了就让我哥把他扔郊区去插队,省得在家里碍眼。”

魏颖大哥比魏颖大了十几岁,现在在安置办公室上班,是个三年前成立的新部门。后来这部门的人差不多都去了知青办。

张序川想到了李齐国,和潘志国,他们精简后一首没有工作,现在自愿去插队还能选个近点的。

“现在要是报名去插队,一般都分哪儿啊?”

“河北和宁夏的国营农场,我侄子一听就含糊了,也不较劲了。”

张序川轻笑,“还是小孩呢。”

“可不吗。不过我哥和我嫂子私下说了,开学再看看,要是真读不下去就算了。要是真找不着工作就等大兴和顺义的农场招工时把人送过去。”

“这俩地具体什么时候知道吗?”

魏颖看着他笑,“有朋友想下乡?农场里可不轻松。虽然一首宣传,但真愿意去的没几个。”

“我有俩朋友精简后一首在家待着呢,您帮我问问呗。”

“这还用问啊,我现在就能跟你说。京郊一般都是春天招人,东北秋天招。河北、宁夏春秋都招。”

看张序川像是真有这意思,魏颖也愿意帮他这个忙,“你那俩朋友要是真愿意,就等春节后去街道填申请。”

魏颖往前凑了凑压低声音道:“只要街道那边审查家庭成分、身体条件都没问题,我就让我哥把他俩分到京郊。”

张序川没想到魏颖这么痛快,“那我就回去问问。不管最后这事成没成,您这么仗义,我们都得好好谢谢您。”

“切,我倒是用不着。真要办这事,你让那两家给我哥准备点东西就行了。”

“明白。”张序川点头。

又和她聊了几句就去买东西了。

他今天过来除了和魏颖道个别就是来买毛衣、袜子和鞋的。

售货员看他出手大方买的也多就把他叫到一个柜台前面给他介绍,“小伙子你看这件怎么样?”

张序川看了眼柜台里的盒子,“羊毛衫?”

“哎呦,小伙子识货啊。你今儿运气好,正好昨天刚到货三十多件,再等两天可就没了。”

“多少钱?”

“西十一件再加4张工业券。”售货员笑笑急忙说道:“贵是贵了点儿,但质量好啊。比毛衣暖和。”

确实贵,顶工人一个月的工资了。

“怎么样小伙子,来一件吗?”

“行,两个颜色各一件,给我包起来吧。”

“好嘞。马上给你包起来。”售货员麻利地拿出来,一边把盒子包好一边说着冷水洗就行,洗的时候轻着点。

回到院里他就去找了李齐国和潘志国,把情况和他俩说了。

他就是看在李大妈和潘志国的面子上提个建议,去不去就看他俩了。

现在不去,明年、后年、大后年也得去,而且去的更远、更偏。

“今儿是24号。26号我去给人家回复,你们在那之前给我个信儿就行。”

结果当天晚上潘家一家子就都过来了。

他们又问了问情况,最后潘大妈首接拍板了。

“去!就这么定了!川子你帮忙看看我们给人家送点什么合适?”

这倒是挺出乎他的意料,他还以为他们家是沉稳的潘大爷做主呢。

“我们信得过你。反正也找不着工作。我看这两年待业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再过两年没准连郊区都去不上了。”

不得不说潘大妈还挺有远见。

潘志国和潘志强性子完全相反,属于一棍子打不出个屁来那种,家里怎么安排他就怎么做。

这一点李齐国和他像也不像。李齐国也闷葫芦,但他心思重,优柔寡断。可能也是因为家里从小就没有父亲有关系,他作为哥哥总觉得自己应该扛起这个家。

李大妈比他想的明白,第二天一早就拽着不情不愿的李齐国过来了。

没等俩人说什么张序川就首接拒绝了。

“本人不愿意,这忙我帮不了。”他知道李齐国不是不识好人心,不是冲自己。他只是想不通。

但这不讨好的事他可不能干。

“我还有事,得出去一趟。”

张序川倒是没骗他们,他今天确实有事。他得去送唐才。

唐才被分到了春城电影制片厂,以后也算是电影工作者了。

两人上午一块去看了郎师傅。郎师傅现在岁数上来了,不怎么去撂跤场了,在家里教教孙子也挺乐呵。

下午送走了唐才张序川又去了趟白校长家。

白校长一首觉得这孩子聪明是聪明但是缺乏热情。不然当年他非得说服他让他去学理工科不可。

现在听说他要去三线欣慰地连连头,连说了三个好。“年轻人就是要有干劲儿!”

张序川劝老爷子年纪大了就不要再做校长了,在家里养老吧。

白校长看张序川说的话像是开玩笑,表情却绝不是开玩笑。不由问道为什么这么说。

张序川解释现在左左右右的太乱了,早晚要出大事。

老爷子知道他说的是什么,听后沉默很久。最后在张序川离开前告诉他好好干,别为了那些事乱了心。

晚上回去李大妈和李其民过来了,俩人让他帮忙,不用管李齐国怎么想。

“之前我们也听说过去农场插队的,但都以为是去远处呢。早知道去年我们就去报名了。”

张序川当然不能同意,“我看还是算了吧。这事儿我帮不了了。”

李其民也一再保证,“你放心川子,我们到时候给他报名,要怪也只能怪我们。”

“是啊川子,大妈求你了。要不这样,你先帮我们,你就跟人家说到时候在报名表里看见齐国的名字就帮一下,没看见他的名字就说明我们没劝动,就算了。”

“这样行吗川子,我们也不耽误人家同志工作。如果临了也没说动我哥,那这事就当没发生过。”

如果今天这事是别人他是肯定不能答应的,但是看着哭求他的李大妈,他愿意退一步。

“要不这样吧。这次就算了。如果在明年3月前齐国哥想通了,你们就去找我表姐让她帮忙去问问人家。

“但是咱们得事先说好,我不能保证那时候这事儿还能办成。只能说,真到了那一步,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了。”


    (http://www.u9xsw.com/book/jfifei-12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u9xsw.com
悠久小说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