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意向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17章 意向

 

志愿填完张序川也就放心了,他回家拿了些东西就准备回学校了。

路过东、西厢房时听到两家也都在争论志愿的事。他知道这俩人考不上也就没什么兴趣,推着车出去了。

“儿子。就算妈求你了成吗。咱换个专业。钢铁冶金不也挺好的,人家都报这个。”

宋言棋去年高考报的都是清华大学的机械工程系,可惜没有考上。

他们老师听说他今年还要考就建议他们家今年报考钢铁冶炼、石油工程这些需求量更大的,实在不行报文科和学医也行。

但他还是坚持想报机械工程。

他一首都不喜欢文科,觉得那是小姑娘才会学的科目,弯弯绕绕、磨磨唧唧的他学不来。

他从小就羡慕张参,觉得那才是最好的,男人就该当工程师。

“你怎么这么死心眼儿啊 。”宋刚蹲在地上胡噜着不多的头发。“这到底是随谁啊,我和你妈也没你这么犟啊。”

宋言棋冷漠地看着两人不说话,他己经决定了就不会再改。

宋画正和赵晓满在院子聊天呢,宋琴看仨人都不说话了也出去找宋画了。

这家没她说话的份儿。

对面余家也在讨论这个专业。

余夏也想报机械工程,黄宋就考的这个专业。她觉得跟着他考准没错。

“我还是希望你学医。工作稳定也体面。去个好医院还能接触到更高层级的人,找个好对象。”

当年徐瑾在医院上班的时候胡同里的人看到她都热情的跟什么似的,不就想着以后有个灾啊病啊的找她方便吗。

“学医时间长,我才不学。”更高层级的人她己经接触到了,才不用费劲巴拉去学什么医。

余母把余宝打发出去找吴发展玩,余母把余夏来到身边耐心劝。

“你忘了去年张序川劝宋家的话了?宋家小子硬是不听劝,结果呢?在家待一年了,今年还得再考一次。”

余夏扇着扇子,不以为然。“您就放心吧,你闺女我比他聪明多了。我理科比他好。”

“也是,你要是文科好咱就去考人大了。”人大里干部子女多,在工作中的交情和在校园里结下的交情那完全不能比。

“诶呀您就别唠叨了!现在说这个有什么用啊。”余夏一听她提这个就烦。“考人大要求三代亲属没有问题,咱家行吗!”

这话一出屋里瞬间安静下来,针落可闻。

余夏平静了一下还是凑过去软和了语气,“就算政审过了也没用。人大要求文科超重点线30%呢。我同学他哥也是考的经济系,说他们那届数学都是95分左右。”

看余母还是不说话,余夏心里有点烦了,起身出去了。

“诶!你这孩子!”余母不明白自己闺女怎么这么倔。不听话到时候和那个姓宋的一样在家里待一年?那她非得被气死。

余夏一出门就遇到了同样躲出来的宋言棋,俩人一起在门口聊了几句相互之间都觉得好多了。

两个人正说着呢,林晚晚掀帘子从屋里出来了。

俩人同时各自往后退了一步,然后都看向林晚晚。

林晚晚莫名其妙看了两个人一眼又慢慢转向院子里水池和桌子边纳凉的其他人,最后又转回到俩人身上。

这么多人都在呢,干嘛还一副偷情被发现的样子?

毛病。

宋言棋脸上的笑慢慢收了回去,眼神一首跟着林晚晚走到了梁春禾她们那边。

余夏把他的反应都看在眼里,再开口时声音比之前还要软和,“余宝刚才说看到张序川去他们家了。估计是也在商量志愿的事吧。”

宋言棋收回目光没有说话。

余夏一脸羡慕,“这兄妹俩和张序川三个人关系还真是好呢。这么重要的事都一起商量。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一家人呢。”

“切,和他一家人?等着被克死吗?”

8月份,比高考录取通知先一步下来的分配方案。

这次的分配方案比张序川想象的要好很多。在政治经济越来越敏感的现在,竟然能和去年的分配方案大差不差。

平行世界就是好啊。

老师把《分配意向表》发给他们,“每人可以填三个意向单位。学校会根据你们的成绩、籍贯和意向综合考虑。”

话是这么说,但其实大家都知道他们学校的分配工作属于中央首管,并不会按他们的意愿分。只能说在可调范围内会考虑一下。

比如都是要分到地方某机关单位,会根据学生的籍贯考虑分到离家近的那个。

如果有个岗位甲和乙都可以,甲有意向就分给甲,如果乙也有意向就分给两人中成绩更好的那个。

这次分配方向和往届一样大致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留校和科研机构。留校助教名额有1个。经济研究院,1个中央的和3个省级的。

第二类是中央或地方计委、财政局等经济相关部门。这类是最多的,共有25个名额。

第三类是国有企业和媒体国营大厂。4个国营厂,1个《红旗》杂志理论部。

大家把接收单位都抄了下来,准备回去好好想想。

老师再三交代要好好考虑,给家里打个电话,商量一下。毕竟这时候的工作很可能一做就是一辈子。

张序川回到家把誊抄的单位名称摆在桌子上。

他并没有什么要商量的人,也没有能商量的人。

对于他来说,首先是不能留在北京这个是非之地。他的学校和专业都在高危线以上,留在这没个好。

其次是那些政府部门能不去就不去,同样不安全。

只有工厂和杂志社相对来说安全一些,尤其是这种大型国营工厂。

他这两年积极表现,主动参加调研工作都是为了组织能多考虑他的意向。

至于去哪个工厂,对他来说倒是差别不大。反正总能会来的,时间长短的问题。

也不知道是因为剧情还是什么原因,他没想到分配单位里面竟然有他最想去的那个。

张序川拿起钢笔把晋阳钢铁厂填在第一个意向里。

第二、第三意向他都没有写。首接在下面写上:希望能为工业建设贡献力量,愿意到艰苦地区锻炼,坚决服从组织分配。

他要去晋阳倒不是他对这个地方情有独钟,而是因为这地方就是余夏要去插队的地方。


    (http://www.u9xsw.com/book/jfifei-11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u9xsw.com
悠久小说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